摘 要:要形成積極向上的班風,努力拼搏的學風,班主任需要付出很大的心血。為此,結(jié)合多年的實踐,談了在班主任工作方面的認識和體會。
關(guān)鍵詞:言傳身教;嚴愛有加;家?;?/p>
結(jié)合我多年的實踐,下面談一談我在班主任工作方面的認識和體會。
一、言傳身教,潤物有聲
在小學生心里,老師是那樣的神圣,每一言每一行、每一舉每一動,孩子們都看在眼里,記在心里。他們總是把老師的話掛在嘴邊:“我們老師說……”“老師不允許我們……”所以,無論課堂還是課余,我總是以自己的人格力量感染學生,注意自己點點滴滴言行的影響。這一年來,我明顯地感覺到:我的言談舉止,既處于學生最嚴格的監(jiān)督之下,又處于時刻被學生效仿之中。所以,當我要求學生不遲到時,我自己首先做到了不遲到。盡管我住在縣城,每天必須6點多起床,風風火火乘坐公交車,7點半前要趕到學校進行早讀。預(yù)備鈴響了,我準時站在教室門口,等待上課。當我教育學生自覺遵守紀律時,我首先做到了遵守校紀班規(guī):不輕易請假;上課時間不接聽手機;上課時間不進辦公室拉家常。當我教育學生熱愛勞動時,我沒有指手畫腳、拈輕怕重,而是教給學生勞動的技巧、方法,和學生一起參與勞動的全過程;當我叮囑學生要節(jié)約時,我總是親力親為,進教室把燈關(guān)了,把開著的水龍頭關(guān)了……終于,我的潤物無聲變成了有聲,我感到無比的欣慰與自豪。
二、嚴愛有加,春風拂柳
班主任工作是一門藝術(shù),只有嚴愛有加,才可贏得學生的信賴,走進學生的心靈,才能在教書的同時育人。我深深體會到,只有給學生的愛是發(fā)自內(nèi)心的,才會讓學生感受到愛,體會到愛,他們才會學著去愛別人。我喜歡優(yōu)生,但不排斥學困生。我深深地懂得,學困生的自尊心是非常脆弱的。對他們,我總是像對待一朵玫瑰花上顫動欲滴的露珠一樣格外小心,做到了多談心、多家訪、多幫助、多鼓勵,并努力尋找和善于捕捉他們身上的閃光點趁勢表揚,促其發(fā)光。如,我班的吳澤華(化名)同學,五年級時就經(jīng)常曠課,老師也拿他無可奈何。了解了這一情況,我首先找其談話,從其家庭情況著手(單親家庭,父親去年因做工右手骨折,至今在家休養(yǎng)),對其進行動之以情、曉之以理的教育。偶爾他還會故伎重演,但我總能征得學校領(lǐng)導(dǎo)的支持,讓空課的科任老師、校長陪同下我到他家?guī)匦I险n。經(jīng)這我三番五次的教育,他的惰性少了,變得愛學習了,性格比以前也開朗多了。又如吳偉杰(化名)同學,總愛搞惡作劇,愛把自己的快樂建立在別人的痛苦之上。每每他做了壞事,我總是讓他換位思考:假如你是他,你有何感受?經(jīng)過多次的交流,偉杰同學發(fā)生了可喜的變化,變得懂事了。在教學中,我結(jié)合教材的難度和學生的實際水平,對不同層次學生設(shè)計了多種深度不一的教學方法,讓優(yōu)生的潛力得到發(fā)揮,讓學困生有所收獲,爭取立足中等生,扶持學困生,滿足優(yōu)生。
三、家?;?,匯聚合力
學校教育需要得到家庭的支持和配合。很多家長認為,孩子到學校就是讀書,升重點高中考重點大學,其他的概不參與。其實,學校教育不僅要讓孩子讀好書,更要讓孩子做好人。學生缺一節(jié)課可以補回來,但思想上有一個盲區(qū),恐怕要糾正過來不容易。因此,教師要及時與家長交流信息,了解學生在家庭中的表現(xiàn)及對待父母的態(tài)度等,以便有針對性地進行學生的思想工作。家長也要了解孩子在學校中的表現(xiàn),并且要知道學校是怎樣開展工作的。我班的朱志松(化名)同學,性格內(nèi)向,不太與同學、老師交流,學習靈活性欠佳,成績中下。上個學期召開家長會,他媽媽來了,我了解到,朱志松同學的父母都是老實巴交的農(nóng)民,有一個哥哥已外出打工。志松在家很懂事,每天回到家要做較多的家務(wù),星期天還要跟著爸媽到田間地頭干活。但是談到志松的學習,他媽媽顯得較為擔憂,在家作業(yè)做了呀,為什么成績卻不盡如人意?家長會結(jié)束后,我叫志松的媽媽留下來,共同商量對策。最后我們達成共識:一切為了孩子,為了孩子的一切。我發(fā)現(xiàn)志松的閃光點立即告訴家長,讓家長感到榮幸。如,志松今天的小測得了一百分,我發(fā)一個短信給家長,讓家長也表揚他,讓他重拾信心,更努力學習。我還在孩子心中樹立起父母的偉大和無私形象,父母每天背朝黃土背朝天地勞作,也就是為了你的學習和生活呀!如果不努力學習,將如何面對他們?志松懂事,怎能不知道父母的辛苦?經(jīng)過我的一番教育,志松把家里的那種任勞任怨帶到了學校,帶到了學習中去。從此,他好像變了一個人似的,學習自覺了,變得愛問問題了,也喜歡和同學探討學習上的內(nèi)容了。這一可喜變化,讓我知道了:教師是家長和孩子聯(lián)系的紐帶,是家長的朋友,是學生的知心人。作為班主任要多和家長聯(lián)系,才能使學校家庭教育更有時效性、針對性,目標要求更一致。
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絲毫沒有懈怠,也不敢懈怠,我深知后面的路還很長。在今后的教育工作中,我將立足實際,創(chuàng)造性地開展學校的教育教學工作,在這片田園里勤奮耕耘、積極探索,奉獻我無悔的青春。
參考文獻:
柴鳳蘭.愛:班主任之魂[J].學周刊,2011(26).
作者簡介:陳志亮,男,1971年9月出生,師范畢業(yè),小學數(shù)學高級教師,現(xiàn)就職于廣東省梅州市平遠縣東石中心小學,研究方向:小學數(shù)學教學。
?誗編輯 韓 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