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國云,侯大志
(1.中國人民解放軍92608部隊 上海 200083;2.海軍裝備技術(shù)研究所 上海 200083)
信息傳輸類裝備的效能,主要體現(xiàn)在裝備之間的通信鏈路效能的高低上,本文著重研究通信鏈路的效能評估模型(論文中的所指的鏈路,是裝備與裝備之間不經(jīng)跳轉(zhuǎn)的直接連接)。主要使用灰色聚類分析法對通信鏈路的效能進行評估。
灰色理論作為不確定理論的分支,在“少數(shù)據(jù)建?!狈矫婢哂歇毺氐膬?yōu)勢。使用灰色聚類模型對評估對象進行效能評估,主要包括建立層次遞階指標體系、建立對應(yīng)指標體系的灰色聚類分析模型、使用模糊評價法獲得最終評估結(jié)果3個步驟。
在對聚類對象進行分析之前,首先要建立層次遞階的指標體系模型,一般三級指標層次遞階模型如圖1所示,運用AHP方法確定各指標權(quán)重,假設(shè)B1,B2,…Bn相對于上級指標A 的權(quán)重向量 b=(b1,b2,…bn),對應(yīng)于 B 層指標 Bi的 C 層指標權(quán)重為 ci=(c1,c2,cci), 下標表示對應(yīng)于指標的 C 層指標的數(shù)量。
使用灰色聚類分析模型計算被評估對象的綜合效能值,需要經(jīng)過以下6個步驟。
圖1 三級指標層次遞階模型Fig.1 The hierarchical model of three level indexes
1.2.1 確定評價值矩陣
對指標體系中的定量值,經(jīng)過處理后可以直接代入,對于一些比較模糊或需要主觀進行判斷的指標,一般由多位專家根據(jù)標準給出定值。設(shè)有P個專家,即t=1,2,…,p;由上述的指標體系可知有n個一級指標,m個二級指標;專家對評估對象的三級指標(底層觀測指標)進行打分,設(shè)第t個專家對受評對象的評分為 dijt(i=1,2…,m;j=k1,k2,…ki;t=1,2,…,p),例如d123表示的就是第四位專家對評估指標體系中第二類中第3個指標的評價值。則受評對象的評價值矩陣D為:
1.2.2 確定評價灰類及白化權(quán)函數(shù)
設(shè)評價灰類的等級數(shù)有g(shù)個,即評價灰類e=1,2,…g。視具體評估對象確定評價灰類的等級數(shù)、灰類的灰數(shù)及灰類的白化權(quán)函數(shù)。白化權(quán)函數(shù)主要有四類,典型白化權(quán)函數(shù)、下限測度白化權(quán)函數(shù)、適中測度白化權(quán)函數(shù)和上限測度白化權(quán)函數(shù),分別表示為如下:
1.2.3 計算灰類的評價系數(shù)
對于三級評價指標,根據(jù)白化權(quán)函數(shù)fe(dijk)和評估對象評價值dijk,計算評估對象屬于評價灰類e的灰色評價系數(shù)ηije如下:
1.2.4 計算灰色評價權(quán)得到灰色評價權(quán)矩陣
專家就三級評價指標對評估對象主張灰類的灰色e評價權(quán)rije為:
綜合各灰類的評估對象s對于三級評價指標的灰色評價權(quán)向量 rij:
綜合二級指標Bi對應(yīng)的所有三級指標的灰色評價權(quán)rije,得到評估對象第Bi大類指標對于各評價灰類的灰色評價權(quán)矩陣Ri:
1.2.5 計算二級指標Bi的灰色綜合評價向量Li及灰色評價權(quán)矩陣
對評估對象,根據(jù)對應(yīng)于B層要素Bi的C層的相對權(quán)重向量為 ci=(c1,c2,…,cbi)和指標 Bi對于各評價灰類的灰色評價權(quán)矩陣進行綜合評價,得到評估對象的二級指標Bi的灰色綜合評價向量Li:
可以得到二級指標的灰色評價權(quán)矩陣
1.2.6 計算聚類結(jié)果
在得到三級指標的灰色評價權(quán)矩陣之后,根據(jù)一級指標Bi(i=1,2,…,n)的權(quán)重向量 b=(b1,b2,…,bn)和評估對象的灰色評價權(quán)矩陣Z做綜合聚類,得到評估對象的聚類結(jié)果X:
以各評價灰類的閾值為其等級值,計算各評估對象的綜合評價值。如灰類1的閾值為d1,灰類2的閾值為d2,… ,灰類g的閾值為dg,則各評價灰類的等級值向量為 F=(d1,d2,…dg)。于是評估對象的綜合評價值E為:
E為無量綱數(shù)值,對于不同的評估對象可以進行無差別比較。
在海戰(zhàn)場信息作戰(zhàn)過程中,通信鏈路必須滿足戰(zhàn)場感知網(wǎng)對于獲取信息的要求,指揮控制網(wǎng)對于作戰(zhàn)決策與命令傳達的要求,以及火力打擊網(wǎng)對于射擊信息獲取的要求,因此其作戰(zhàn)效能指標的定義應(yīng)綜合考慮情報偵察、作戰(zhàn)指揮、武器控制和通信保障4個方面的能力,可以將其應(yīng)具備的能力概括為6點:基礎(chǔ)通信能力、業(yè)務(wù)保障能力、安全保密能力、抗毀生存能力、對抗能力和機動協(xié)同能力。
各項能力使用相關(guān)性能指標來表示,構(gòu)建層次遞階指標體系如圖2所示。
圖2 通信鏈路效能指標體系Fig.2 The indexes system of communication link’s effectiveness
使用AHP法確定指標體系的權(quán)重值,如表1所示。
觀察通信鏈路效能評估指標體系的性能指標可以發(fā)現(xiàn),部分性能指標有現(xiàn)成的定量數(shù)值可供參考,即定量指標,如傳輸范圍、傳輸速率等;而部分性能指標需要專家通過對裝備的認識和經(jīng)驗,給出主觀評價值,即定性指標,如抗毀性、生存性、有效性等。為了能將這兩種指標的性能指標值的度量同一,需要對初始數(shù)據(jù)進行處理。對定量指標的處理,采用線性尺度變換法,對于定性指標的處理,采用專家直接打分法。經(jīng)過處理和專家打分,可以得到評價值矩陣。
首先確定評價灰類,對性能指標進行評分時,為了后續(xù)體系效能評估的需要,確定其取值范圍為[0,1],將評估指標劃分為四個灰類,即差、中、良、優(yōu),每個灰類取值范圍分別為[0,0.4],[0.4,0.6],[0.6,0.8],[0.8,1];并建立白化權(quán)函數(shù) f1(x),f2(x),f3(x),f4(x):
表1 通信鏈路效能指標權(quán)重Tab.1 The weights of communication link effectiveness indexes
根據(jù)上一節(jié)中的灰色聚類分析模型,將評價值矩陣依次代入公式(1)-(6),即可最終得到通信鏈路的效能值。其中計算得到的聚類向量 X=(x1,x2,x3,x4),向量元素 xi為聚類系數(shù),若max{xi}=xk,則表明該通信鏈路的效能屬于第k個灰類。
聚類向量只能表明該通信鏈路屬于哪個灰類,為了得到單一無量綱效能評估值,還需要做進一步處理。分別取4個灰類的閾值為0.2,0.5,0.7,0.9,可以得到灰類的等級值向量F=(0.2,0.5,0.7,0.9), 最終通信鏈路的效能值可以通過公式(6)表示為一個無量綱常數(shù),便于后續(xù)的比較和計算。
使用灰色聚類分析模型對通信鏈路效能進行評估,使得對定性指標的處理更加科學合理。定性指標的評估值由專家給出,在該模型中,可以對多位專家的意見進行綜合,最終的結(jié)果體現(xiàn)了多位專家對裝備指標性能的主觀認知,使計算得到的效能值能夠更加貼近實際,也更加真實可信。
[1]姚宏林,王宇,張建偉,等.基于灰色聚類分析法的武器裝備試驗保密管理工作評估[J].裝備指揮技術(shù)學院學報,2010,21(1):114-117.YAO Hong-lin,WANG Yu,ZHANG Jian-wei,et al.Evaluation secret-keeping management work in weapon equipment test based on gray cluster analysis[J].Journal of the Academy of Equipment Command&Technology,2010,21 (1):114-117.
[2]王昌金,張永輝,黃彬.要地防空指揮控制系統(tǒng)作戰(zhàn)效能灰色聚類評估[J].現(xiàn)代防御技術(shù),2013(4):69-75.WANG Chang-jina,ZHANG Yong-huib,HUANG Bin.Combat effectiveness gray cluster assessment of weapon and equipment[J].Modern Defence Technology,2013(4):69-75.
[3]田秀麗,紀玲利,馬宏剛,等.防空體系作戰(zhàn)能力灰色聚類評估[J].現(xiàn)代防御技術(shù),2006(2):11-14.TIAN Xiu-li,JI Ling-li,MA Hong-gang,et al.Combat effectiveness assessment of air defense system using gray cluster[J].Modern Defence Technology,2006(2):11-14.
[4]丁亞非,李文生,徐躍.灰色層次聚類法在通信對抗裝備效能評估中的應(yīng)用[J].火力與指揮控制,2011,36(1):107-111.DING Ya-fei,LI Wen-sheng,XU Yue.Application of grey hierarchy cluster algorithm to effective evaluation of communication EWequipment[J].Fire Control and Command Control,2011,36(1):107-111.
[5]胡方,黃建國,張群飛.灰色聚類理論在魚雷系統(tǒng)效能評估中的應(yīng)用[J].彈箭與制導學報,2007(5):296-298.HU Fang,HUANG Jian-guo,ZHANG Qun-fei.Application of gray cluster theory to torpedo effectiveness evaluation[J].Journal of Projectiles,Rockets,Missiles and Guidance,2007(5):296-298.
[6]王琴,黃金權(quán).短波天波通信鏈路計算模型研究[J].通信技術(shù),2010,43(10):20-22.WANG Qin,HUANG Jin-quan.Study on calculation model for HF sky wave communication link[J].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2010,43(10):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