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時健
摘 要:現代社會不僅將職業(yè)定義為一種角色,而且將它定義為一種社會位置,所以人們在一定的職業(yè)場所的角色扮演就是職業(yè)角色。輔導員作為高校學生工作者,也是一種職業(yè)角色。近年來,由于我國高等職業(yè)教育越來越受到社會的認可,輔導員擔負著更加神圣的使命和光榮的責任,他不但是高等學校教師隊伍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高等學校從事德育工作,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大學生健康成長的指導者和引路人。
關鍵詞:高校輔導員;角色;定位
圍繞輔導員的職業(yè)角色認識和隊伍建設問題,人們還存在著嚴重的意見分歧,無論在理論層面還是從實踐角度出發(fā),重新定位和認識輔導員的角色顯得尤為必要和迫切。如何給高校輔導員以正確的定位直接關系到對輔導員工作地位、功能的認識,直接關系到育人效果如何。
一、輔導員職業(yè)角色現狀和存在的問題
(1)職權不明,多重管理,工作繁瑣
輔導員日常工作偏重于日常管理,輔導員對大學生的影響力總體偏低,學生對輔導員職業(yè)角色期望與輔導員能力還不匹配,輔導員的職業(yè)角色存在著定位模糊,角色之間常常沖突,身份介于專業(yè)教師和行政管理干部之間。一些人認為思想政治工作是“萬金油”,輔導員工作誰都可以做,存在著職業(yè)認同感差,人力資源效益不高,前途渺茫等問題。
(2)專業(yè)化水平有待提高
輔導員作為思想政治工作的主力軍,不但要求政治過硬,素質全面,還要求懂教育學、心理學、管理學學科的基本知識與規(guī)律,并能靈活運用這些知識和規(guī)律分析社會現象,為學生答疑解惑。然而,實際工作中,由于輔導員的流動性較大,使得許多高校選留的輔導員大部分低齡化,非專業(yè)化,且目前我國還沒有輔導員相關專業(yè)的培訓機構和課程,所以大多數人都未經過專門系統的培訓就上崗,缺乏科學管理知識和思想政治教育專業(yè)技能,分析解決新形勢下新問題的能力較弱。
二、準確把握輔導員的工作定位
(1)把握工作的總定位
輔導員是大學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基層指揮員,需要牢牢把握好工作中的總定位。做好大學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基層指揮員,實際就是要從策劃、組織、指揮三個方面下工夫,做好管理育人的工作。學生工作是一門藝術,需要科學而又創(chuàng)造性地開展工作,更重要的是可以拉近與學生間的距離,發(fā)揮引導能力,提升個人魅力。
(2)亦師亦友,為學生爭取權益
輔導員是大學生的人生導師。輔導員是大學生的人生導師,這是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根本意義上的體現。輔導員要珍惜“人生導師”的崇高稱號,決不能妄自菲薄。輔導員是大學生健康成長的知心朋友。成為大學生健康成長的知心朋友就是要貼近學生、貼近生活,做好服務育人的工作。輔導員是學生權益的維護者。當代的大學生對輔導員的期望并不是一個單純的管理者,而是一個可以傾訴并能獲得其幫助的朋友。
(3)對貧困生的資助與指導,公平對待優(yōu)生與后進生
貧困學生的資助問題已經成為輔導員工作的重要任務,也成為檢驗輔導員工作能力水平的一項重要標準。輔導員能否做好這項工作,首先要提高思想認識,其次要研究了解國家有關政策,再次要掌握每一名貧困學生的家庭情況,特別要關心貧困學生的思想變化、學業(yè)壓力、心理表現和就業(yè)想法,加強貧困學生的感恩意識,誠信意識。
(4)進行有效的班級管理
高校輔導員是班級管理的核心人物,是院校與學生之間承上啟下的橋梁,起著輔助院校開展各項教學工作、指導學生學習、加強班級各項行政管理職能等重要作用。帶好班級,教育好學生,搞好班級管理工作,是輔導員工作的根本任務。
同時,進行班級管理中,建設一支政治上可以信賴、學習上比較優(yōu)秀、熱心為同學服務的學生干部隊伍是非常重要的。他們來源于學生,又服務于學生;他們憑借自己的模范帶頭作用和熱心為同學服務的作風,能帶動班上同學共同進步、全面成才,形成良好的班風、學風和班集體凝聚力,為班集體建設打下良好的基礎。班干部是輔導員、班主任的助手,起著聯系和溝通學生的橋梁與紐帶作用。
三、多方面提升高校輔導員的角色意識
(一)從自身增強輔導員意識
1、熱愛學生,把教育當作一項事業(yè)來做,提高自我意識
輔導員在一定的程度上還可以重塑學生的心靈,輔導員工作對學生能起到一種有目的、有計劃的引導、感化作用。而“感人心者,莫先乎情”。班級管理要以厚愛為出發(fā)點。
教育中的一切技巧和方法,都離不開愛。一個對學生冷漠無情的人,是根本無法實行教育的,更談不上教育藝術。
2、輔導員其對角色的心理適應,提高自我意識。
輔導員應強化以下三種意識:第一,進取意識。輔導員要緊跟時代步伐,解放思想,更新觀念,學習新事物,了解新情況,不斷提升自己的理論水平和科學文化素養(yǎng)。第二,表率意識。第三,服務意識。輔導員要樹立為學生服務的思想意識,通過營造學習氛圍、創(chuàng)建激勵機制、搭建實踐舞臺等服務工作引導、促進和保證大學生的發(fā)展。
(二)從社會的認可中增強職業(yè)歸屬感
要改變以往輔導員不夠專業(yè)、不成職業(yè)的現狀,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增強輔導員職業(yè)歸屬感:第一,各級領導要從戰(zhàn)略高度充分認識到加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給予輔導員隊伍足夠的重視。第二,高校要認真貫徹中央有關精神,制定相應配套細則,切實提高輔導員的政治地位和生活待遇,使他們感到事業(yè)有奔頭。第三,輔導員自身應強化對本職工作的認同感和親和力,以積極主動的心態(tài)來干這份事業(yè),力爭成為一名富有戰(zhàn)斗銳氣、不斷煥發(fā)力量和智慧的優(yōu)秀德育工作者。
參考文獻:
[1]史曉宇.網絡時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挑戰(zhàn)與對策.云南師大學報.
[2]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見[R].2012
[3]李響.高校輔導員工作的幾點思考.2009,(10):103-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