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時代的發(fā)展,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社會的信息化和經(jīng)濟的全球化使英語的重要性越來越突出。我國也緊緊跟隨時代的步伐,把英語教育放在了重要的地位上,并將英語的教育規(guī)模不斷擴大,因而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在英語教學的未來發(fā)展上,我們?nèi)匀恍枰^續(xù)研討,不斷進行改革,優(yōu)化英語教學,培養(yǎng)出更多與時代和國際接軌的精英。
關鍵詞:教學方式;英語課有效性
一、中學英語教學的現(xiàn)狀
1.教學形式單一,內(nèi)容枯燥?,F(xiàn)在的英語教學課堂大多數(shù)只注重詞匯、語法、閱讀等內(nèi)容的教學而忽視了學生實際的英語交往能力的培養(yǎng),只會一味的反復灌輸而忽視了情感的培育。沒有激情的課堂,調動不了學生的興趣,只能是死水一潭,既開發(fā)不了學生的潛能,又抑制了學生的個性化發(fā)展。
2.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傳統(tǒng)的英語課堂重視英語知識的機械性輸入,在學習英語的過程中并沒有對學生進行啟發(fā)性教育,特別是英語語言在日常生活中的實際運用,變成了教師是主體,學生是客體,學生被動地學習,不僅學習效率低下,而且真正的英語運用技能遠遠不能達標。
二、中學英語教學改革的一些策略
教師作為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是人類文化的傳播者,是引領教育的前沿者,更是教育的實施者。所以教師專業(yè)素質和職業(yè)能力的高低直接關系的學生的素質水平,乃至關系到國家未來的發(fā)展進程。因此在英語教學的改革中,教師教學方式的改進占據(jù)著極其重要的地位。
1.掌握先進的教學方式。既然是探討教學改革的策略,那教學方法就首當其沖。目的就是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聽,說,讀,寫的綜合技能。最關鍵的一點是要充分利用現(xiàn)現(xiàn)代化的教學手段,如多媒體教學,使學生樂于接受,又能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比較有效的教學方法有激趣法、創(chuàng)設情景法、直觀演繹法、歸納分類法、活動育智法等,因時制宜地選用最合適的教學方法有助于提高課堂的實效性。
就拿英語詞匯教學來說,詞匯貫穿整個英語教學的始終,是英語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在進行詞匯教學時,我們可以選用直觀演繹法,借助圖片,實物,模型,幻燈片,視頻等具體化事物,再配上老師的表情,動作來演示,化抽象為形象,增加課堂的趣味性,達到加深記憶的效果。例如,在學習completion(完整)和imperfection(缺損)這對反義詞時,老師可以拿出兩張白紙,一張完好無缺,一張被撕掉了一個邊角,然后舉起來讓同學們進行對比,接著順勢引出這對反義詞——completion和imperfection,這樣原來的機械記憶就能夠化成理解記憶,還最大限度地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除此之外,在理解記憶的基礎上,老師還要要求同學們反復記憶。因為人的記憶力是有限的,讓記憶穩(wěn)穩(wěn)扎根在腦海里才是最有效的方法。
2.構建以學生“學”為中心的課堂模式。教學是教與學的統(tǒng)一,教學質量離不開學生的積極參與。在英語教學中,老師是“教”的主體,學生是“學”的主體,把握好這雙主體,對英語課的有效性事關重要。舉個例子,英語口語近幾年來在是英語教學中的重點,更是難點。一定程度上是因為同學們從出生到現(xiàn)在中學階段,一直都是以國語作為我們的第一語言,說英語的機會可謂是微乎其微,這就需要老師提供一個讓同學們自由說英語的平臺。如在老師的帶領下多點開展專題討論、情境教學、英語辯論會,英語角等活動,讓學生用英語進行交流,以實踐為中心提高學生在日常生活中運用英語交際的能力。另一方面,老師應該鼓勵學生在課下盡可能地使用一些簡單的日常用語,因為課堂的時間有限,即使給予學生展示口語的機會,那時間也是微不足道的。正所謂“業(yè)精于勤而荒于嬉,行成于思而毀于隨”,只要有付出肯定會有收獲的。
3.提高教師的專業(yè)素養(yǎng)。教師的專業(yè)素養(yǎng)包括專業(yè)理念,職業(yè)道德,專業(yè)知識,專業(yè)能力和心理素質五個方面。教師是一項具有重大社會責任的職業(yè),因此,堅持用科學的精神陶冶學生,用科學的知識培育學生,用科學的方法引導學生,是教師恪守職業(yè)規(guī)范的表現(xiàn)。同時,優(yōu)秀的教師還應具備勇于創(chuàng)新的能力和精神。有些老師為了讓學生聽得更明白透徹,在課堂上大量使用漢語,這削弱了老師的專業(yè)素養(yǎng),又偏離了英語課的教學初衷。相反,老師應該在課堂上盡可能地運用雙語教學,也就是用英語說一遍,若學生難以理解的話就用漢語解釋一遍,日積月累,學生的英語聽力技能也會有進一步的提升。
4.增加師生間的情感交流。適當?shù)那楦薪涣鞑粌H可以縮短教材與學生之間的距離,也可以縮短師生間的距離,使教學內(nèi)容更被學生樂于接受。例如在講仁愛版英語書的其中一個單元“The summer holidays are coming”時,老師可以和同學們交流一下暑假都做過什么有趣的事情,都想干些什么有意義的事,從而在傳播知識的同時,引導學生合理充實地度過暑假,促使學生從認識的層面上升到行動的層面。值得一提的是,現(xiàn)代信息傳媒那么發(fā)達,班級同學可以通過微博、微信、QQ等平臺進行課外交流,對學習問題或生活問題進行討論,老師的參與也更能促進和諧的師生關系。
三、結語
英語課作為學習與國際溝通的主要營地,提高英語課實踐教學的有效性,需要領導的高度重視,需要學校各部門的協(xié)作與支持,需要學生的積極配合,英語課教師更是責無旁貸。就目前英語在國際交流的重要地位來看,學生如果很好地學得一門英語,就能夠幫他打開踏向國際的大門,開拓自己的國際視野,成為一名站在世界前沿的現(xiàn)代化國家國民。
參考文獻:
[1]趙國忠.編著.英語教學最需要什么[M].南京大學出版社,2011
[2]盧曉中.編著.新編教育學[M].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
作者簡介:李沙(1985.03—),女,就職于撫州市第一中學,研究方向:中學英語(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