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雪春 (甘肅省蘭州市白銀路小學 730000)
識字是學生運作口頭語言過渡到學習書面語言的橋梁,是閱讀和寫作的基礎,所以,我認為培養(yǎng)學生識字能力的提高對提高學生語言教學質(zhì)量有著重要的作用。
在自讀課文的過程中,遇到不認識的字怎么辦?把不認識的字圈畫起來,給學生一個民主的空間,讓學生以四人一小組或兩個人一小組為活動范圍,進行識字交流會,問周圍的人;查字典等活動,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方法識字,不僅突出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增強其學習的主觀能動性,同時也加強他們獨立識字能力,培養(yǎng)了學生之間的合作意識,發(fā)揮學生的潛能。
漢字中有些象形字、指事字、會意字、形聲字等,對這些字可以利用造字的特點及規(guī)律進行分析,這不但可以幫助這生記住字形,而且可以幫助他們理解字義。
例如:“抱、跑、炮、泡、苞、雹、飽、袍、皰”幾個字,學生可根據(jù)它們右偏旁相同、左偏旁不同特點分析說:“抱”小孩要用手,所以是提手旁;“跑”,賽跑要用腳,所以是足字旁;“炮”,放炮要點火,所以是火字旁;“泡”,泡東西要用水,所以是三點水;“苞”,花苞是植物,所以是草字頭;“雹”,冰雹是雨雪水,所以有雨字頭;“袍”,旗袍是衣服,所以是衣字旁;“飽”,吃飯要吃飽,所以是食字旁;“皰”,皰診是種病,所以是病字頭。這樣理解生字,通俗易懂,啟發(fā)學生聯(lián)想,注重引導發(fā)現(xiàn),生動有趣識字方式,使同學在趣味盎然中輕松識字。
要提高學生的寫字能力,必須要先掌握寫字的方法,分析字形。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注意字在田字格中的大小要適中;生字的每一筆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是否正確,間架結構是否緊湊、美觀,引導學生掌握基本的書寫技能的同時,讓學生體會漢字的優(yōu)美,培養(yǎng)他們良好的書寫習慣和寫字能力。
識字學詞的目的是運用,學生在理解字的音、形、義的基礎上,如果不“用”“認”“想”“寫”將沒有意義。也就是說,不能脫離閱讀和寫作單獨認字和寫字、組詞、搭配詞語,找出與這個生字意思想對、相反、相近的字,和造句等都是識字時練習“用”的方式,所以引導學生將學過的字、詞恰當?shù)剡\用于口頭語言和收面語言之中,是識字教學中不可忽視的重要環(huán)節(jié)。
因此,以前我們在識字教學中提倡“四會”——會認、會寫、會講、會用?,F(xiàn)在我們提的是“認、想、寫、會”,這一教學環(huán)節(jié)的改革,讓學生自發(fā)地運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識字,調(diào)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快速、輕松地識記所學生字,培養(yǎng)了學生獨立識字能力的同時,充分發(fā)揮了學生自主學習,使課內(nèi)課外、個人學與集體學、知識與表達聯(lián)系起來,把封閉的課堂教學變成開放的教學,讓學生自主地學習語文,用語文,培養(yǎng)自主精神,形成綜合能力,促進主體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