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江舟
(天門職業(yè)學院 湖北天門 431700)
"思維導圖"在信息技術教學中的應用分析
胡江舟
(天門職業(yè)學院 湖北天門 431700)
"思維導圖"是一種將放射性思考具體化的方法。將其應用到信息技術教學之中,不僅能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和質量,而且還能提高學生的思維和自學能力。因此,對"思維導圖"在信息技術教學中的應用進行分析,有著重要的意義。本文先對"思維導圖"做一個概述,然后再在此基礎上具體對其在信息技術教學中的應用進行分析和闡述,以此來為業(yè)內人士提供相關的參考依據。
思維導圖 高校 信息技術教學 應用
隨著社會經濟以及科學信息技術的快速發(fā)展,我國社會已步入信息化和數字化的時代。隨之而來的是,信息技術作為一門集電子科學、數學以及信息技術為一體的綜合性學科,其作用也越來越重要。而目前,我國高校信息技術教學的現狀并不樂觀,仍存在一系列問題。因此,如何提高高校信息技術教學的質量和效率已成為當前亟需解決的重要問題之一。又“思維導圖”是一種新興的課堂教學方法,能夠有效的提高課堂教學的水平。故而,對“思維導圖”在信息技術教學中的應用進行探討已成為當前研究的重要課題之一。[1]
“思維導圖(MindManager)”是一種有效的思維模式,是指學習者對特定主題建構的知識結構的一種視覺化表征。同時,“思維導圖”也是一種語義網絡可視化的表示方法。此外,“思維導圖”還是一種人們按照某一知識元素內在的關聯(lián)所建立起來的可視化語義網絡。一般而言,“思維導圖”主要由曲線、顏色、關鍵詞以及圖像等要素構成,其作用主要在于能夠將大腦的記憶力和創(chuàng)造力潛能充分地發(fā)掘出來。通常,“思維導圖”的基本特征主要包括四個:一是,注意的焦點會清晰地集中在中央圖像上;二是,作為分支的主題的主干是從中央向四周放射的;三是,各個分支可以形成一個連接的節(jié)點結構;四是,分支主要是由寫在產生聯(lián)想的線條上面的關鍵字或者是一個關鍵的圖形構成。[2]
伴隨著我國社會逐漸步入信息化和數字化時代,信息技術這門學科的重要性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而現階段,我國高校信息技術教學仍存在許多問題,嚴重影響了教學任務的完成和教學目標的實現。因此,如何提高我國高校信息技術教學水平已成為當前亟需解決的問題之一。“思維導圖”是一種有效的教學方法,現已已被廣泛應用于教育、教學領域。將其應用到高校信息技術教學之中,一方面,能夠幫助師生掌握正確的學習策略與方法;另一方面,還能夠提高整個教學過程與流程設計的科學性、系統(tǒng)性以及有效性。同時,它的應用還能促進師生之間的交流和溝通,從而有利于促進課堂教學質量和水平的提高。故而,高校信息技術教師應采取行之有效的策略將“思維導圖”充分地應用到課堂教學之中。本文以《計算機原理》這門課程為例,并結合相關的文獻資料與多年的教學經驗,共總結出以下幾點:
(一)教學設計與備課
對于整個教學過程而言,教學設計是其關鍵環(huán)節(jié)。換言之,教學設計的科學性直接影響了整個教學過程。因此,必須將“思維導圖”應用到教學設計與備課環(huán)節(jié),以此來提高其科學性和合理性。要做好這一點,高校信息技術教師應根據每一章節(jié)的主題、教授的內容以及提問內容等來制定思維導圖,并在其每個次主題下羅列關鍵字極其相關的教學素材,然后再以課程內容的邏輯關系將其組合起來。這不僅使整個章節(jié)的內容形成一個系統(tǒng),而且也提高了備課的效率。[3]
(二)課堂講授
在整個信息技術課堂教學中,課堂講授是其關鍵環(huán)節(jié)。在一定程度上,課程講授是否做到位直接影響了整個課堂教學的質量。因此,高校信息教師必須充分地將“思維導圖”應用到課堂教學之中,并采取行之有效的策略不斷提高其應用水平。要做好這一點,高校信息技術教師可以先在教學設計和備課思維導圖的基礎上制定講授思維導圖,并以此為依據來向學生講述相關的知識。同時,針對必備的教學素材(如,聲音、圖像以及圖形等),高校信息技術教師可以使用關鍵字的方式將其鏈接起來。這不僅提高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而且也提高課堂教學的質量和效率。
(三)復習
經過多年的發(fā)展,現階段“思維導圖”主要是采用MindManager 5來進行制作的。一方面,采用MindManager 5所制作的思維導圖能夠將知識整體面貌的特點充分地展示出來;另一方面,這還能夠通過連接線的使用將有關聯(lián)的關鍵字連接起來,從而有利于學生對所授知識的全面掌握和理解。同時,這還方便了教師復習課程的開展?;诖?,高校信息技術教師應重視“思維導圖”在復習環(huán)節(jié)中的應用。一般而言,“思維導圖”所展現的內容主要包括兩個方面,即主干結構與內在邏輯和任何細部的體系。要做好這一地點,高校信息技術教師可以先以某個關鍵字來提出細節(jié)問題,然后再讓學生進行回答,最后再在此基礎上評述學生的答案,并對與該關鍵字的其它相關聯(lián)內容進行講解。
(四)師生互動
在高校信息技術課堂教學中,師生互動是其重要的環(huán)節(jié)之一。據相關文獻資料和研究結果可知,“思維導圖”的應用能夠增強師生之間的互動,促進其溝通和交流。而在師生交流與溝通的過程中,不僅有利于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而且還有利于促進學生對所學知識的正確和全面的理解。要做好這一點,例如教師在講授《計算機原理》中的“指令格式與尋址方式”這課時,可以先制定一張指令格式與尋址方式互動教學的思維導圖,然后將其通過多媒體表達出來,以此來實現教學過程中師生之間的積極互動。
綜上所述,“思維導圖”是一種有效的教學方法。將其應用到信息技術教學之中,在提高學生學習能力、記憶能力以及理解能力的同時,還能提高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和邏輯思維能力。同時,這還能幫助教學有效的完成教學任務和教學目標。因此,在高校信息教學中,教師應將“思維導圖”充分地應用到課堂教學之中,以此來提高教學的質量。又由于本文篇幅有限,必然存在不足之處。故而,這還需要我們進一步對“思維導圖”在信息技術教學中的應用進行探討和分析。
[1]許雪英.概念圖、思維導圖在信息技術教學中的應用[J].新課程(教育學術),2010(6).
[2]蔣政.思維導圖在計算機原理教學中的應用[J].計算機時代,2010(1).
[3]孫萬斌.關于思維導圖在信息技術教學課堂中的應用[J].才智,20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