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常智韜(滬江網(wǎng)副總裁)
案例學校:南京行知實驗中學
南京行知實驗中學的前任校長吳虹女士的兒子是一位熱愛網(wǎng)絡學習的孩子,日語零基礎的他,通過在“滬江網(wǎng)校”一個月的學習,居然順利學會了日語。這對一個中考前的孩子來說很不容易,也讓吳虹校長看到了一種新的學習方式。
出于嘗試的心理,她動員了學生們都來使用滬江“開心詞場”背單詞。就像游戲闖關一樣,“開心詞場”讓“背單詞”這項原本在學生心中最難過的考驗,竟然變成了他們最熱衷的一件樂事。同時,吳虹校長還找了20個平時英語學習較差的孩子,為他們在教室播放滬江網(wǎng)校課程“英語基礎音標班”,這些平時上課缺乏自控力、無法專心的學生,在全新的教學模式下,不需要任何監(jiān)督就愉快地完成了三小時的課程。
這樣的景象打動了這位有幾十年教學經(jīng)驗的中學校長,她主動聯(lián)系了滬江網(wǎng),讓網(wǎng)校走進了行知學校,從而改變了教與學的方式。
滬江網(wǎng)和南京行知實驗中學的老師們一起,用最快的速度開發(fā)了從初一到高三教材配套的課程,抓住教學重點,提煉教學語言,把講授、互動答疑、課堂練習等融為一體,并且圖文并茂,更容易讓學生接受和理解。
解決了課件問題后,卻遇到了家長方面的困難。家長們一開始都不同意這種方式,擔心老師不教了,孩子不自覺學,影響考試。有些孩子覺得新模式更適合自己,主動跟父母申請做這個嘗試,并保證如果學習效果不佳就回到原來的教學課。
在進行了第一輪的試點教學后,老師們驚喜地發(fā)現(xiàn)孩子們特別愛自己回家學習,第二天比賽誰學得多,誰吃得透。即使學得不多或者囫圇吞棗,老師們在和學生交流后很快就能發(fā)現(xiàn)問題,然后再慢慢引導學生在課堂上完成作業(yè),并對不好掌握的習題進行反復練習。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嘗試,學生不僅獲得了愉快的學習體驗,家長們也高興地看到了孩子們學習成績的進步,甚至有家長主動為孩子購買平板電腦,讓他們更方便地學習。
南京行知實驗中學從2012年7月14日后的200多天內,全校1276名學生中,有1029人使用過“開心詞場”,全校累計背單詞總量達90萬個,單日最高背單詞人數(shù)477人。單人最高背單詞量32618個。一個名叫莊杰的孩子,在這之前極其害怕背單詞,總是不及格的成績讓他幾乎放棄了英語學習,而接觸“開心詞場”之后,他的學習情況發(fā)生了驚人的改變。短短20天,莊杰累計記憶單詞突破4000個,平均每日記憶單詞200個。
在“開心詞場”,同學之間可以相互查看動態(tài),互相關注,彼此鼓勵。趣味的通關模式,有效的積分激勵,讓枯燥乏味的單詞記憶變得生動有趣,徹底顛覆了傳統(tǒng)的學習方式。老師也可以通過后臺,查看到每一位學生學習的進度,給予及時的指導。家長們也可以隨時了解孩子的學習進度,甚至也加入虛擬學習社區(qū),在網(wǎng)絡上為親子互動增加全新的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