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廣范(陜西省寶雞市第一中學 陜西寶雞 721000)
高中物理教學的生活化教學方法
王廣范
(陜西省寶雞市第一中學 陜西寶雞 721000)
高中教師開展物理教學過程中,應將課程教學與生活相結合,有效提升學生學習積極性及其學習能力。本文簡要分析了物理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同時從課堂導入、習題練習等三方面分析了如何在物理教學過程中開展生活化教學,以期提高高中物理教師的教學效率,為教師提供參考。
高中物理 生活化 實施措施
高中物理是一門應用型學科,與生活聯(lián)系極為緊密。教師開展教學過程中往往忽視這一點,導致出現(xiàn)教學效率不高、學生學習積極性偏低等現(xiàn)象。教師需將高中物理知識點生活化,使其與生活結合更為緊密,從而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1]
1.教學方式單一
大部分教師在開展教學過程中,往往按照傳統(tǒng)教學方式授課,即單純將知識灌輸給學生,基本不與學生進行溝通。這種教學方式太過單一,而且效果也并不理想。教師向學生灌輸知識,學生學習積極性會逐漸下降,甚至會產生厭學心理,學習效率也難以提升。且教師不與學生及時交流,一方面使得學生課堂參與度不高,學生學習興趣逐漸喪失。另一方面,學生在課堂中產生的問題得不到解決,久而久之,大量問題的累積也令學生的學習難以進步。
2.思維局限性
部分學生受傳統(tǒng)教學方式影響,思維逐漸形成了局限性。認為物理知識是抽象難懂的知識,甚至認為學習物理知識沒有用處。學生思維的局限性,導致其學習態(tài)度出現(xiàn)問題,學習效率自然受到影響。該類學生學習過程中,往往得過且過,并不深究,使得學生的學習效果受到一定影響。
1.生活化問題課堂導入
課堂導入是教師開展教學的重要環(huán)節(jié)之一。教師如精心設計課堂導入環(huán)節(jié),則能夠迅速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與求知欲,學生學習效率自然有所提升。教師在課堂開始之前,可通過生活中的實例,將課堂知識引入。通過為學生創(chuàng)設情景、向學生提問等形式,教師可激發(fā)學生對物理知識的興趣,同時調動課堂氣氛,進而提高學生學習效率。
教師講授“氣壓與沸點之間的關系”時,便可引入生活中的實例,令學生進行探索。如教師向學生提問:高原邊防戰(zhàn)士做飯時,為什么使用高壓鍋,而不使用普通鍋做飯?教師將這一問題提出,然后要求學生討論與思考,之后再提出壓強與沸點之間的關系。此時,學生的注意力自然會集中在知識點之上,教師之后的教學也容易展開,學生接受能力也有所提升。再如,教師教授“空氣的熱傳遞與水的熱傳遞”時,可將兩塊冰凍的肉帶入課堂,一塊放入水中,另一塊則暴露在空氣外,令學生觀察肉解凍的速度。同樣可以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由此可見,教師需精心設計課堂導入環(huán)節(jié),將課堂導入這一環(huán)節(jié)生活化,以便為之后的教學奠定基礎。
2.練習習題生活化
課程練習習題能夠幫助學生掌握課堂當中所學知識點,鞏固學生記憶,同時使學生綜合能力得到提高。但是,就目前而言,大部分教材中的練習題都較為抽象,與生活關聯(lián)度不高。教師教授課程當中,應嘗試將例題與生活相結合,不僅可以幫助學生鞏固知識,同時也可以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
必修一第三章《摩擦力》知識是高中生的必修知識,其在生活中的應用也十分廣泛。教師教授課程的同時,也可編入相應的例題,向學生提問。不僅加深了學生對知識點的理解,也令學生能夠學以致用,更為熟練地掌握摩擦力知識。如教師可以以自行車為例,向學生提出問題:自行車輪胎表面為什么存在凹凸不平的花紋?為什么人們捏閘的力度越大,剎車效果越好?學生如認真學習了課堂知識,對摩擦力有一定了解,便能夠解答:輪胎上的花紋可以增加輪胎粗糙程度,便于自行車行駛。而人捏閘的過程,其實是向橡膠墊施加壓力,令橡膠墊與車圈之間形成摩擦力,限制車輪繼續(xù)轉動。通過上述例子,學生也更能理解影響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教師將例題生活化,使得學生對知識的記憶更為快速、有效。
3.進行課外實踐活動
如今,大部分物理教學都是在課堂內展開,學生難以接觸課堂外生活,所學知識自然無法與生活相聯(lián)系。物理是探索性較強的學科,教師需時常帶領學生進行課外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能力與探索精神,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如教師講授“氣體壓強”知識點之后,便可帶領學生走出教室,觀察壓強在生活中的應用。學生通過觀察與搜集,便能夠發(fā)現(xiàn)許多壓強知識在生活中應用的實例,如吸管、鋼筆吸墨水、吸盤式塑料掛衣鉤、注射器等,除了在物品上的應用之外,教師還可以向學生提出部分生活問題,引導學生利用物理知識進行解決。如為什么處于封閉房屋之內的人們,開關門過程中會感到阻力?教師可引導學生進行實驗,然后一同進行探索。使學生對壓強知識有更為深入地了解。由此可見,教師開展教學過程中,不可一味要求學生在課堂中進行學習,應當帶領學生走入生活,要求學生觀察生活,培養(yǎng)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為學生之后的學習與生活奠定基礎。
高中物理知識與生活之間的聯(lián)系極為緊密,教師開展生活化教學,可以提高學生學習興趣以及效率,便于學生更為透徹地理解知識點。不僅如此,生活化教學還可培養(yǎng)學生對知識的應用能力,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1]張惠愛.試論高中物理力學知識的生活化教學[J].現(xiàn)代閱讀(教育版),2013,02: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