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劉中寧 馬玉梅
作為一門獨立的學科,符號學不斷地從各類學科比如自然科學、人文社會科學、現(xiàn)代哲學、現(xiàn)代語言學等學科汲取營養(yǎng),形成門類眾多的部門符號學。然而,作為一種方法論,符號學為各門學科提供統(tǒng)一的元語言工具顯示出很強的理論闡釋力。由于符號在日常生活中是一種很重要的交際手段,因此,它成為越來越多領域專家的關注點,比如哲學家,社會學家等等都對符號學做越來越深入的研究。然而,探索的角度不同,對其的理解也自然不同。符號學創(chuàng)始人索緒爾認為符號是概念和意向的結合,并進而指出語言是符號系統(tǒng)。奧古斯丁的定義是:符號是這樣一種東西,它使我們想到的這個東西加之于感覺而產(chǎn)生的印象之外的某種東西。各個領域的學者都有自己的看法。因為領域不同,研究點不同,我們不能說哪種觀點正確,哪種不正確,因為,從不同角度分析必然會得出不同的結論。
索緒爾是符號學(semiology)的創(chuàng)始人。在其著作《普通語言學教程》一書里他沒有用很長的篇幅去論述符號學,但是在他看來,符號學研究對語言學探索舉足輕重,并且探索意義重大。他說:“語言首先是一個符號系統(tǒng),所以我們必須求助于符號學?!彼骶w爾認為,符號學是一種設想。在社會生活中,其實除了語言符號我們也有其他的各種符號,比如說文學符號、聾啞人話語,抽象的禮節(jié)等等,這些都屬于人造符號。在眾多符號形式中,索緒爾在語言符號方面作出了最大的貢獻。他認為語言是一種表達說話者觀點,以及展現(xiàn)一個人的思想,狀態(tài),甚至價值觀的符號系統(tǒng)。因此,在所有符號中,語言符號是最重要的。
(一)關于符號的定義的研究。索緒爾認為,能指(signifier)和所指(signified)兩部分構成了符號(sign)。我們以語言符號為例,能指是音響形象,所指是概念,這兩部分是相互依賴存在的,就像硬幣的正反面不可分割,離開任何一面,這個符號就不完整了。所以我們說符號是能指和所指的統(tǒng)一體。例如,“cup”這一符號由其音響形象或拼音形式c-u–p,和概念“水杯”組成,二者不可分割,否則很難表達出水杯的意義。但是要指出能指和所指之間的關系是任意的。
(二)關于符號學的性質的研究。索緒爾認為,符號的本質屬性是任意性。也就是說,能指和所指之間不存在必然的內在的聯(lián)系。舉例說明,“數(shù)”這個所指的能指在英語中叫“number”,在漢語里卻是“數(shù)”。但是當懂英語的中國人聽到“number”這個詞時,我們馬上能知道這就是指我們漢語中的“數(shù)”。兩種表達是一個意思??梢?,能指和所指之間并沒有具體的聯(lián)系。另外,能指和所指之間的任意性還表現(xiàn)在一種語言內。比如,我們稱阿拉伯數(shù)字為“數(shù)”而不是其它,這并不是說阿拉伯數(shù)字本質就應該稱為數(shù),而是我們祖先長期以來這樣稱呼,久而久之,阿拉伯數(shù)字就是數(shù)了。
索緒爾的符號學思想影響深遠,它不僅將符號學具體呈現(xiàn)在我們眼前,更重要的是它提供了很多的科學方法論,以便我們研究其他領域。
整個宇宙都是一個符號系統(tǒng)。語言不過是一個重要的子系統(tǒng)。學者們從不同角度分析符號學。語音學家關心的是語音符號系統(tǒng);自然科學研究的現(xiàn)象具有內在的聯(lián)系和價值;社會學家研究的是客觀事物本身和賦予他們的社會意義的符號系統(tǒng)。
拿穿衣為例,對穿衣者來說衣服的各方面都很重要,而人類學家和社會學家只關心具有社會意義的那些特征。比如,在某社會中一條裙子的長短可能具有重大的社會意義,什么場合穿什么顏色也將非常重要。因為這些符號具備一些社會意義。據(jù)說,現(xiàn)在挎什么包是女士身份的象征;開什么牌子的車是男士地位的標記。這些都是符號的象征。過去,我國電影里,一看見戴墨鏡、戴禮帽、穿方格襯衫的,就可以斷定為是特務。一個主角進行激烈思想斗爭時,窗外一定電閃雷鳴;一對熱戀中的青年往往是在海邊沙灘上打鬧嬉戲等等。雖然這些場景早已過時,但是不能否認在當時這些符號的確使人們想到相應的畫面,因為這些符號具有社會意義。
眾所周知,符號的形式多種多樣,最重要的是語言和非語言符號;另外,隨著科學技術的發(fā)展,交通的改善,信息傳播技術的提高,各國之間,各種不同文化之間的交流不可避免。在這種文化中,不同的文化用不同的符號去表達相同的意思。為了更好地促進交流,研究各種不同的語言符號和非語言符號變得非常重要。
(一)關于語言符號。我們都知道,信息源發(fā)出的信息常常以光能和聲能的形式出現(xiàn)。然而一個交際個體卻不能把自己的思想和情感直接通過光能或聲能的形式傳給對方,他必須把信息轉化成符號,即通過符號傳遞信息。為了能使別人聽懂我們的表達,我們必須對這些符號按照某些規(guī)則進行編碼,同樣聽者必須按照相同的規(guī)則對這些符號進行譯碼。所以,語言符號決定了我們的交流。然而不同文化編碼規(guī)則和譯碼規(guī)則是不同的。以東西方為例,東方人和西方人在思維方式,時間觀念等等問題上是截然不同的。因此在兩種文化進行交流時,我們必須掌握雙方的編碼譯碼規(guī)則,即我們必須將對方的語言符號,非語言符號所表達的意思了然于胸,才不至于造成離譜的交際失誤。
(二)關于非語言符號。語言符號,從古至今都是學者研究的對象,比如我們研究本族語,研究第二外語。事實上,非語言符號在日常交流中也意義重大。近來,越來越多的學者開始研究非語言符號。正如David Abercrombie所指出的;“我們用發(fā)音器官說話,但我們用整個身體進行交談。”這從理論上證明了非語言交際的重要性。我們通常會用身勢行為符號、手勢行為符號、目光語行為符號、沉默語行為符號、聲音等等這些所有的非語言行為來表達我們的觀點,傳達我們的信息,表達情感和態(tài)度。Mehrabian認為在面對面的交流中非語言符號傳遞93%的意義,Birdwhistell認為人之間的交流65%是通過非語言符號進行的??梢姺栐谡Z言和非語言交流中的作用非同一般。
我們說,有些身勢語符號是與生俱來的,即我們天生就會理解并運用這些肢體語言,不少著名的學者在試驗中證實了這一點。比如,如果我們做出一個快速閃眉的動作,那么全世界的人都會明白,這是在向對方打招呼問好,即使我們來自不同的國家;我們用微笑來表達愉悅的情感;哭泣表達悲傷;等等。這些非語言符號幾乎是與生俱來的,并且是人類通用的。然而還有很多相同的身勢語符號在不同的地區(qū)會有不同的意義。比如伸出大拇指在中國表示對對方的肯定,然而,在美國可能是表示向對方要錢的意思。因此我們必須學習并分析。只有這樣才能最大限度地減少理解差異,從而進行有效的交流。由此可以看出符號在交際中的重要作用,同時體現(xiàn)了符號本身是很重要的。
符號學是一門交叉學科,它從多門學科中汲取營養(yǎng),從而形成一套自己的理論。它在很多領域都有重大影響。比如本文分析了語言符號這一子系統(tǒng),討論了索緒爾的符號論,符號的社會意義,符號在跨文化交際中的應用。這樣可以使我們更好地了解符號及其在生活中的作用。雖然符號學目前仍是一門年輕的學科,但很多分支已經(jīng)得到證明,比如已經(jīng)證明了符號施指和符號受指的關系存在于無數(shù)現(xiàn)象之中,賦予社會符號以特別價值的底層關系確實有著自己的規(guī)律。另外,人們已經(jīng)認識到,長期以來認為是天經(jīng)地義,理所當然的現(xiàn)象原來受著深奧的風俗習慣,社會價值的支配。符號學在語言學,心理學,社會學,跨文化交際學方面的影響越來越重要,值得我們進一步挖掘其意義及影響。
【參考資料】
[1]Mehrabian,A.Nonverbal Communication[M].Chicago,IL:Aldine,1972
[2]賈玉新,跨文化交際學[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6
[3]劉潤清,西方語言學流派[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13
[4]張良林,索緒爾與皮爾士符號學觀差異分析[J].長春師范學院學報,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