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曉麗
(江蘇省南京市旭東中學,江蘇 南京 210044)
?
《液體的壓強》探究實驗的分層教學設計
張曉麗
(江蘇省南京市旭東中學,江蘇南京210044)
摘要:在物理教學開展的過程中,由于班級學生情況的不同,以同樣的教學目標去要求所有的學生,這樣的教學效果是不盡人意的,所以,設計教學時應該考慮這些差異的存在.筆者以《液體的壓強》的實驗探究環(huán)節(jié)為例,充分關注這種差異,在設計時采用分層教學,并對此進行了一些思考.
關鍵詞:液體的壓強;探究實驗;分層教學
教材中的探究實驗一般都會給予清晰的探究步驟和詳細的實驗過程,只要按部就班,思路清晰,知識嚴謹,一節(jié)實驗探究課是很容易上的,但是,每次上過以后檢查效果,學生卻感到茫然.原因是什么?從學生的角度分析,每個班級的情況不同,班級中學生的層次也不盡相同,那么同一目標,同一要求,同一任務的實驗教學是不符合實際情況的;從教師的角度分析,由過去幾乎是教師“一言堂”的教學到目前以學生為主的課堂教學,尤其是學生自主進行的探究實驗教學,部分教師不敢放,不會放.鑒于此,筆者在上實驗探究課時,開始嘗試根據班級學生情況進行分層教學,下面是《液體的壓強》探究實驗的分層教學設計.
在《探究影響液體壓強因素》時,經過猜想后,筆者這樣設計探究過程.
師:在你們每個小組的實驗桌上都放有壓強計、水、鹽水(已染成紅色),兩人一個小組,先體會一下如何使用壓強計,然后研究一下選擇哪些實驗器材,用什么方法進行探究?
學生分組討論.
師:請各個小組介紹自己的探究過程及方法.
組一:我們探究的是把壓強計固定在水中的某一深度,改變橡皮膜的方向,觀察壓強計兩邊液面的高度差.
師:很好.有和這組的實驗方法相似的小組嗎?
組二:我們和組一的做法相似,不同的是放在鹽水中做的.
組三:我們探究的是把壓強計放入水中,改變橡皮膜在水中的深度,觀察壓強計兩邊液面的高度差.
師:下面請你們自己擬定實驗方案并進行試驗.
學生動手實驗,教師巡視指導.
師:現(xiàn)在請各小組代表交流探究結論.
生一:在同一種液體中的同一個位置,改變橡皮膜的方向,壓強計兩邊液面的高度差不變.
師:壓強計兩邊液面的高度差不變反映的是哪個物理量沒有變?
The “sleeping” kidney refers to a non-functional but potentially viable kidney that may recover function following revascularization.
生一:壓強.
師:很好.你結論中的在液體中的同一位置,我們可說成在液體中的同一深度,現(xiàn)在把你的結論再完善一下.
生一:在同一液體的同一深度,改變橡皮膜的方向,液體壓強不變.
師:很好.還有什么結論?
生二:在同一液體的不同深度,深度越深,液體壓強越大.
生三:在不同液體的同一深度,液體的密度越大,壓強越大.
生四:在保證橡皮膜在液體中同一位置即同一深度時有點困難.
師:哪位同學能幫助他們?
生五:可以用刻度尺量.
生六:也可以在壓強計側面的細繩上做標記.
師:還有什么問題?
生七:壓強計上沒有刻度,不知如何來讀高度差?
師:嗯,這個問題誰來解決?
生八:可以用數格子的方法.以一開始液面相平的位置為基準,數出一側液面下降的格子數,另一側液面上升的格子數,兩者相加即是總格數,表示此時的壓強大小.
生九:也可以不數格子,只要比較前后兩次試驗中壓強計左右液面高度差的大小即可.
師:很好.下面請各小組將實驗記錄表送上來,我們共同評價(屏幕上投影).
師:通過同學們的探究,我們對影響液體內部壓強的因素進行了探究,并對這些因素怎樣影響液體壓強有了了解.
在這節(jié)課上,學生兩人一組,自選器材根據自身情況進行實驗,針對實驗中出現(xiàn)的問題,教師給予引導,由學生來解決,最后的當堂檢測由學生來選擇.從當堂檢測的情況來看,大部分學生能夠掌握基礎內容,拓展題則提升了部分學生的能力.
筆者對分層探究教學有以下思考:
(1) 模式的適用范圍
該模式比較適合人數較多的大班級,由于這種大班級人數一般在四十人左右,學生存在著知識基礎、學習習慣、動手能力、表達能力等方面的差異,在探究教學中,教師不能同一目標、同一要求,應該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fā),確定不同的教學目標,設計不同層次的問題,帶動不同層次的學生探究,給予及時的輔導,并設計不同層次的檢測,讓學生能學有所獲.
(2) 模式的實施原則
該模式所實施的課堂要真正堅持以學生為主體的原則,教師要敢放,要放得開,“放”時要加強學生分組實驗的巡視并給予指導,“收”時在提問時注意分層次提問,要有引導,要能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能解決學生的實際問題,并為下面的環(huán)節(jié)做好鋪墊.但是注意一定要讓學生自己體驗實驗過程,自己來解決問題.
(3) 教學模式對任課教師的要求
分層探究教學對教師本身提出了較高要求,需要教師投入大量的時間和精力,也需要教師不斷提高自己的業(yè)務水平,需要教師不斷學習,這是一個長期而艱苦的過程,另外對于探究實驗的分層教學方法也可以拓展到整個物理教學中去.
參考文獻:
史獻計.分層異步教學[J].物理教師,2010,(4):2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