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養(yǎng)小學高年級學生的語文閱讀能力
英末霞 (江西省鄱陽縣石門街中心學校 333100)
語文新課程標準注重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閱讀能力是學生應該具備的基本能力,對學生全面發(fā)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它與學生獲取知識、拓寬知識面以及自主學生能力的提高有很大的關系。所以,語文教師要把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作為教學的首要任務。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不是一朝一夕實現(xiàn)的,而是逐步培養(yǎng)的。本文探討了如何提高小學高年級學生的閱讀水平。
小學高年級語文 閱讀能力
不斷閱讀文本可以拓寬知識面,提高閱讀能力。但是在實際閱讀教學中存在一定的誤區(qū),那就是多講少讀或者只講不讀,導致語文課堂教學效率低下,要想改變這一現(xiàn)狀,教師就要為學生提供多讀的機會,加強閱讀訓練,促進學生閱讀能力的提高,在閱讀教學的時候,可以分成四個步驟,第一步,讓學生初步整體閱讀,輕聲自讀課文,遇到生字、生詞自主去查字典,掃除閱讀障礙。第二步,感知性閱讀,通過默讀課文,大致感知文章主要內容。第三步,理解性閱讀,學生通過精讀,感知文章的思想內容,理解重點語句。第四步,欣賞性讀,學生通過品讀,感悟作者所表達的情感,加深對文章的理解。
閱讀能力的提高需要掌握有效的閱讀方法,對于精美的作品,首先要確定文體,根據(jù)文體的特點去理解作品內容。小學高年級的學生接觸記敘文較多,對記敘文的理解要抓住文章的主要內容,了解記敘文的幾要素,以更好地了解主人公的性格特點,走進他們的內心世界,理解文章的主旨。議論抒情部分的內容要從表達方式的特點去體會情或理,抒情的語句一般是抒發(fā)作者的思想感情,議論性的語句一般富有人生哲理。小說文體的作品,內容主要是三要素和主題。教師也可以指導學生根據(jù)文章結構層次去理解文本。比如,初次閱讀分析議論文的時候,先要找到文章的中心句,找到了中心句就找到了文章的基石,這一般都是對題目的延伸,從中心句去理解文章的主要內容,會更加準確、具體。另外,還可以找到文章中議論和抒情的語句,這些句子有點明主旨。深化主題的作用。所以,閱讀文章的時候,一定要抓住這類句子,有利于理解作品的主旨,如果學生能靈活運用這些方法,在閱讀的時候就會抓住文章的重點,收到事半功倍的閱讀效果,提高閱讀能力。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發(fā)展,在語文教學中越來越重視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在現(xiàn)行的語文教材中,設置了很多的自讀篇目,并為學生配備了自讀課本,在教材中還設置了推薦閱讀篇目。由此可以看出新課程標準對學生閱讀能力培養(yǎng)的重視程度。在語文教學中,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成為了教師研究的重要課題。首先,以課堂為主要途徑,激發(fā)學生的課外閱讀興趣,提高學生的課外閱讀能力。在教學中要少講多練,精心設計課堂問題,教師要做到少講、精講,重點要教給學生閱讀的方法和技巧,留出更多的時間讓學生去練習,以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教師在閱讀教學的時候,要做好示范,傳授技巧。讓學生做到靈活運用,舉一反三,能夠自主朗讀課文、認識字詞、分析語句、理清結構等。其次,要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這是學生獲取知識、感悟作品、陶冶情操、提高能力的最佳方法。課堂是學生提高閱讀能力的主要場所,學生在課堂上獲取閱讀知識,掌握分析文章的技巧。最后,要讓學生學會選擇。并不是所有的書籍都適合學生閱讀,教師要適時引導,做好學生的參謀者和監(jiān)督者,為學生指明閱讀的方向,選擇對身心健康有益的書籍閱讀,進而培養(yǎng)學生有針對性、有選擇性閱讀的良好習慣。
隨著網(wǎng)絡的普及,人們可以通過網(wǎng)上閱讀獲取大量的知識。對于學生來說,他們對此更感興趣。教師要因勢利導,抓住契機,充分發(fā)揮網(wǎng)絡資源的優(yōu)勢,引導學生進行網(wǎng)絡閱讀,激發(fā)學生閱讀的興趣,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網(wǎng)絡閱讀和傳統(tǒng)閱讀相比有很多優(yōu)勢,比如它以自身的方便性、新穎性、靈活性、廣泛性、交互性等特點激發(fā)了學生閱讀的熱情,增強了學生的參與意識;生動活潑、圖文并茂的呈現(xiàn)形式,讓學生感受到閱讀是一件多么快樂的事情;它擴大了學生的閱讀量,提高了學生的閱讀速度,實現(xiàn)了高效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學生要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不能漫不經(jīng)心地去閱讀,要加強自律,提高價值判斷能力。學生在瀏覽網(wǎng)頁之前,要有計劃、有目的,要清楚自己為什么去閱讀,通過閱讀想得到什么信息,讓閱讀有方向、有目標,以最快的速度查找到自己需要的信息,避開無關信息的干擾。此外,因為傳統(tǒng)的課外讀物會受信息量、紙張、價格、板式等條件影響,學生獲取的知識也是有限的,而網(wǎng)絡具有大量的信息,不會受到這些條件的限制。所以,在閱讀教學中,教師要充分利用網(wǎng)絡資源,發(fā)揮它的優(yōu)勢,讓網(wǎng)絡成為學生課外閱讀的重要途徑。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一旦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就會產生強大的學習動機,就會發(fā)揮出超常的勇氣和智慧。培養(yǎng)學生閱讀的興趣是語文教師的責任,只有學生體會到閱讀的樂趣,才能陶冶其情操,提高其審美能力和欣賞能力。培養(yǎng)學生閱讀興趣的途徑有很多,比如創(chuàng)設情境、巧設懸念、多媒體技術的運用等。由于學生的自制力比較差,因此興趣不易保持太長時間,可能熱一段,冷一段。這就需要老師調動學生的思維積極性:一是學生對課文理解以后,教師還要設置深層次的問題,使學生的思維不斷延伸。學生遇到困難的時候,要適時適度進行點撥,讓學生感受到柳暗花明又一村;三是學生的思維處于停頓狀態(tài)的時候,老師要設置一個具有爭議的問題,進一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所以,在閱讀教學中,教師可通過開展讀書活動、談讀書心得、演講比賽等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
總之,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需要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既需要教師傳授閱讀方法,又需要學生掌握正確的思想方法,同時掌握閱讀技巧,從而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1]李金葉.淺談如何培養(yǎng)小學高年級學生的語文閱讀能力[J].中國校外教育:基教版,2012(5).
[2]謝正江.論小學高年級語文教學中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J].現(xiàn)代教育教學雜志,2011(5).
[3]劉寶玲.讓閱讀真正走進課堂,走向學生——淺談對小學高年級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J].知識經(jīng)濟,2013(6).
[4]周紅艷.為孩子推開那扇窗——小學高年級語文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摭談[J].吉林教育:高教,2011(12).
(責編 張文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