閉志強,董偉清,唐軍,江文,陳麗娟,何芳練,高美萍,韋紹龍歐昆鵬,蔡炳華,蘇賓,桂杰,覃柳燕
(廣西農(nóng)業(yè)科學院生物技術(shù)研究所,530007)
桂芋2號是在桂芋1號體細胞突變產(chǎn)生的組培變異株中篩選出的優(yōu)變異單株,通過莖尖組織培養(yǎng)擴繁、多年大田栽培觀察、反復(fù)優(yōu)選、組培提純復(fù)壯培育而成。在水田和旱地(有灌溉設(shè)施)種植表現(xiàn)優(yōu)良,水田產(chǎn)量 2 500~3 800 kg/667 m2、旱地產(chǎn)量2 200~3 000 kg/667 m2,其中母芋占產(chǎn)量的80%左右。分析測試及大田試驗結(jié)果表明,桂芋2號品質(zhì)優(yōu)、營養(yǎng)豐富(蛋白質(zhì)5.74%、鈣0.26%、鎂0.39%、鐵12%、鋅 12%)、淀粉含量高(88.83%)、易煮熟、口感細膩(纖維素含量低,0.8%),而且香味濃郁、菜糧兼宜、抗逆性及適應(yīng)性較強、農(nóng)藝性狀遺傳穩(wěn)定,獲得種植戶和消費者的認可,并于2014年6月通過廣西農(nóng)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桂審蔬2014025)。
桂芋2號為天南星科芋屬魁芋類型(染色體數(shù)目為 2n=2x=2),全生育期 240~260 d,屬晚熟品種;植株直立,高度130~170 cm。葉片互生而且闊大,長 45~65 cm,寬 35~50 cm,盾狀心形,葉片呈綠色,葉面中心(與葉柄連接處)有紫紅色斑,葉背面淡綠色有微蠟,葉脈呈淡紅色,一般全生育期共生長約26片,葉柄肉質(zhì)肥厚,頂部微紫紅至紫色,中下部綠色,基部邊緣淡紫紅色。正常情況下桂芋2號很少開花,異常年份開花,花芽在植株基部葉鞘之間分化成花序,一般連續(xù)2~4個,花期很短,花淡黃色,雄花高度敗育,無法正常授粉結(jié)實。桂芋2號植株的根系為肉質(zhì)根而且較為發(fā)達,主要發(fā)育在葉鞘基部即與土壤接觸的母芋節(jié)痕處,主根系入土后主要分布在25 cm左右的土層內(nèi),離地的葉鞘節(jié)痕也能長出幼根,但由于被葉鞘包裹無法接觸土壤吸收水分及營養(yǎng)而停止發(fā)育或枯萎。母芋球莖與子芋之間有明顯的細長匍匐莖連接,表現(xiàn)為分蘗(子孫芋)遠離(10~50 cm)母芋生長的特點;每株有子芋3~8個,孫芋3~6個,子芋頭圓尾長如棒槌狀,子孫芋產(chǎn)量約占總產(chǎn)量的20%;母芋表皮有灰褐色鱗片和明顯的葉鞘節(jié)痕,葉鞘節(jié)痕的寬度與母芋的縱徑呈正相關(guān),母芋切面有明顯的檳榔紫色花紋。母芋球莖較大,上部略尖下部鈍圓如卵形或橢圓形,橫徑10 cm左右,縱徑 23~35 cm,單個球莖質(zhì)量 1.2~2.5 kg,最大可達3.5 kg,母芋產(chǎn)量占總產(chǎn)量的80%左右。
①選擇水源充足、排灌方便、無污染、前茬為水稻或幾年未種過芋頭、土層深厚、疏松肥沃的田塊作為商品芋栽培田(種芋繁殖田不能選在病區(qū))。
②經(jīng)兩犁一耙,精細碎土起畦,畦寬0.8~1.0 m,溝寬1.0~1.1 m單畦雙行種植,也可采用行距1.0~1.2 m,單畦單行種植。
③在整地時結(jié)合犁耙,每667 m2施益生菌肥(含量 5 億/g)1 kg、高磷鉀(0-52-35)緩釋滴灌肥20 kg、14%硼肥0.5 kg、微必補(中微量元素肥料)10 kg、硫酸鉀水溶緩釋復(fù)合肥(17-5-23)25 kg、硫酸鉀型復(fù)合肥(22-14-14)25 kg、毒死蜱 4 kg、茶麩 50 kg、豆麩 50 kg;開種植溝(穴)時,每株施放 0.5~1.0kg漚制好的農(nóng)家肥 (每667m2施農(nóng)家肥1000~2 000 kg),并與溝(穴)土混勻,再蓋上3 cm左右厚的碎土待種。
選擇無病蟲霉爛、個體飽滿的優(yōu)良品種的種芋,組培苗 H1代種芋 40~60個/kg,每 667 m2用種 30~50 kg;一般生產(chǎn)種芋 20~30 個/kg,每 667 m2用種 75~100 kg。
種植前20~30 d催芽,催芽前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或72%農(nóng)用鏈霉素等殺菌劑600倍液加90%敵百蟲晶體(最終濃度800倍液)或10%吡蟲啉1 500倍液浸種30 min。按5 kg/m2的量將種芋排于芽床上,覆土或河沙3 cm厚,苗床淋透水后覆蓋薄膜,以保溫保濕促進萌發(fā),在芽剛露出1~2 cm時種植為宜。
桂芋2號屬遲熟品種,適宜在春季種植。通常是在氣溫回暖穩(wěn)定在15℃以上,即在廣西桂北地區(qū)于2月中旬至3月上旬、桂南地區(qū)2月上旬種植,每667 m2種植2 000~2 300株,采用地膜覆蓋種植,先種種芋后蓋膜;種植前7 d噴施1次95%精異丙甲草胺乳油(有效成分50~80 mL/667 m2)除草劑,最好用30%噁霉靈1 000倍液配成消毒液,每667 m2150~250 kg均勻淋施于畦面進行土壤消毒。定植時,將種芋芽略朝下傾斜約45°擺放好覆蓋3 cm左右細土,并淋足定根水、覆蓋好地膜,當芽頂起地膜時,及時開直徑約15 cm的孔,讓苗露出。
采用地膜栽培,主要以基肥為主,幼苗期(3~4月)每月每667 m2淋施腐熟的農(nóng)家糞水或3‰~4‰復(fù)合肥(28-7-11)液約 500 kg;快長期(5~7 月)每月每 667 m2撒施復(fù)合肥(15-15-15)25~30 kg;膨大期 (8~10月)8月初每667 m2撒硫酸鉀型復(fù)合肥(12-12-17)25~30 kg,9 月上旬每 667 m2追施硫酸鉀肥15~20 kg。根據(jù)苗的長勢來定施肥次數(shù)和施肥量,基肥充足,苗長勢旺盛,少施肥或不施肥,以防苗徒長影響產(chǎn)量。在掀膜施肥時最好能結(jié)合挖溝泥進行1~2次培土 (注意避免傷根系),淀粉積累期(8~10月)一般不需施氮肥,可視生長情況,施鉀肥或噴些葉面肥。
芋頭生長需要充足水分,但也怕水淹,因此須做好防旱防澇工作,一般前期以澆淋潤畦或灌淺水為主,在3~4月要一直保持土壤濕潤,5~8月廂溝應(yīng)有7~8 cm水層(水面保持距畦面18 cm),以防高溫為害葉片,特別在芋頭膨脹期8~9月土壤不能干旱,以確保芋頭的正常發(fā)育與增重,收獲前20 d排水曬田。當然有條件的地方最好采用水肥一體化滴灌栽培技術(shù),既可省水省肥降低成本,又可防止病原菌隨水串灌,造成病害擴散而增加農(nóng)藥費用,有利于達到優(yōu)質(zhì)、高產(chǎn)、高效。
芋頭植株長到7~8片葉時,開始出現(xiàn)分蘗,在分蘗長至1葉1心時用小刀或竹片將分蘗的生長點鏟除,注意不要傷及母芋,這樣可避免子芋與母芋爭奪養(yǎng)分而影響母芋的生長發(fā)育和增重,若需留種芋,則少除或不必除芽。
5~6月芋頭植株進入旺盛生長期,為了防止植株過分徒長,消耗養(yǎng)分,調(diào)節(jié)植株株型,保證田間合理的通透性,減少病害發(fā)生機會,提高光合作用率,促進地下塊莖的發(fā)育,可根據(jù)植株的長勢在6月上旬(第 6~7 片葉),每 667 m2用 0.2~0.3 kg(對水 500 kg)多效唑溶液灌根,若植株長勢過旺,可在淋施后20 d再淋或噴葉 1次(80~100 g/667 m2),一般株高控制在1.0~1.3 m為宜。
①芋疫病 屬真菌性病害,隨風、雨、水傳播,5~8月發(fā)生。常用銀法利(6.25%氟吡菌胺+22.5%霜霉威)1 000倍液、愛可(10%烯肟菌胺+10%戊唑醇)3000倍液、拿得穩(wěn)(25%烯肟菌胺+50%戊唑醇)5000倍液、70%烯酰醚菌酯2000倍液、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1 000倍液、69%丙森纈霉威+80%烯酰嗎啉1 000倍液、30%醚菌酯可濕性粉劑+66.5%霜霉威水劑或80%代森鋅可濕性粉劑1 500倍液等殺菌劑及組合,交替輪換并搭配展著劑(如有機硅、中性洗衣粉等)使用。整個發(fā)病期間每隔10~15 d防治1次,若下雨連續(xù)超過7 d,就要趁雨間歇時增加防治次數(shù),按每667 m2用70~100 L水配制藥液,全株均勻噴藥。同時要加強肥水管理,避免偏施過量的氮肥,增施磷鉀肥,增強植株抗病力。
②軟腐病 屬細菌性病害,病菌在種芋內(nèi)或其他植物病殘體上越冬,從傷口侵入為害。首先要實行水旱輪作,整地時撒石灰70~100 kg/667 m2犁翻,或用敵克松、噁霉靈、辛硫磷和茶麩進行土壤消毒和殺蟲后再種植;在進行田間管理時(如施肥、培土、閹割子芋頭等),盡量避免對芋頭根部的傷害;保持土壤濕潤,防止土壤干裂和長期積水損傷根部。發(fā)現(xiàn)病情應(yīng)立即挖出病株并集中焚毀,同時在病穴及周圍撒石灰消毒;還可分別在6月底、7月中、8月初用72%農(nóng)用鏈霉素2 000~3 000倍液或20%噻唑鋅懸浮液500倍液灌根防治。
③根部害蟲 螻蛄、地老虎、蠐螬、線蟲等害蟲主要是對根部或球莖造成傷口,影響根系生長,可導致芋頭軟腐病。用敵百蟲(與沙混成毒土撒)、辛硫磷等藥與糞肥在6~7月結(jié)合培土一并施下;也可在6、7 月每 667 m2用 30~50 kg(水約 300 L)的茶麩浸出液澆淋根部防治。
④葉面害蟲 主要有蚜蟲、葉螨、斜紋夜蛾、芋單線天蛾等。6~8月是蚜蟲和葉螨高發(fā)期,可分別用3%啶蟲脒 1 500~2 000倍液或 5%吡蟲啉乳油2 000~3 000倍液或5%阿維·達螨靈1 000~1 500倍液等噴霧防治,還可掛黃色粘蟲板等捕殺蚜蟲;6~9月是斜紋夜蛾為害期,在此期間注意檢查葉面葉背,摘除卵塊和初孵幼蟲,可選用2%阿維菌素1 500倍+1%甲維鹽1 000倍混合液或生物殺蟲劑NPV(斜紋夜蛾病毒)等在傍晚前后噴殺,還可采用頻振式殺蟲燈、斜紋夜蛾性誘捕器等捕殺成蟲;6~9月是芋單線天蛾為害期,零星發(fā)生時可采用人工捕殺,發(fā)生嚴重時可用90%晶體敵百蟲800~900倍液、1%阿維菌素乳油2 000倍液或20%氰戊菊酯乳油2000倍液噴殺防治幼蟲,亦可采用黑光燈誘殺成蟲。
一般在春節(jié)后種植,11月可采收,若想看市場行情待價而售,最遲可留至12月霜凍前收獲,種芋可在收母芋時一起收存待用,也可留至翌年開春種植前挖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