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半儒半僧,亦詩亦禪
      ——賈島詩歌中的用世之心與隱逸之情

      2015-03-27 12:37:48于巧
      湖北文理學院學報 2015年9期
      關鍵詞:佛門賈島入世

      于巧

      (陜西理工學院文學院,陜西漢中723000)

      半儒半僧,亦詩亦禪
      ——賈島詩歌中的用世之心與隱逸之情

      于巧

      (陜西理工學院文學院,陜西漢中723000)

      賈島是中唐時期的著名詩人,由于早年遁入佛門和后期積極入世兩種人生經歷,詩人有著半僧半文的雙重身份。雖然是佛門弟子出身,但他心懷濟世救民的理想,一心渴望入世為官、建功立業(yè)。但是,賈島在積極入世、為理想努力奮斗的過程中,骨子里卻依然保留著當時為僧時的釋子情懷。故賈島的詩歌既體現了強烈的用世之心,又體現了濃厚的隱逸之情。詩人在雙重身份和思想的斗爭中苦苦徘徊。

      賈島;半儒半僧;用世之心;隱逸之情

      賈島作為一位外儒內禪的詩人,其創(chuàng)作的詩歌在中晚唐詩壇占據著重要的地位?!度圃姟饭彩珍浧湓姼?03首,其中有與官僚、文人、僧侶的酬唱詩,也有寄寓政治志向的抒情詩。這些詩歌中均包含著詩人的志趣抱負和思想情感,尤其明顯的是詩歌中體現出詩人的用世之心與隱逸之情以及詩人在兩者之間徘徊的矛盾心理。關于賈島的用世之心、隱逸之情的矛盾心理及其在詩歌中的體現,前人多所忽視。本文擬從賈島的詩歌出發(fā),探究詩人的用世之心和隱逸之情,探究詩人進退兩難的矛盾心理。

      一、賈島的生平經歷及所處的政治生態(tài)

      “賈島,字浪仙,范陽人,初為浮屠,名無本?!保?]4077“按島者,湖海中陸地。海中有蓬萊、方丈、瀛洲三神山,亦三島耳。閬苑亦仙人所居?!保?]賈島生于唐代宗大歷十四年(779年),經歷了德宗到武宗之間的七個朝代,卒于唐武宗會昌三年(843年)。詩人早年因生活所迫出家為僧,法號無本。唐代蘇絳的《賈司倉墓志銘》有云:“祖宗官爵,顧未研詳,中多高蹈不仕?!保?]故賈島出身徹徹底底的布衣之家?!皝頄|都時,洛陽令禁僧午后不得出,島為詩自傷。韓愈憐之,因教其為文,遂去浮屠,舉進士。”[1]4077-4078元和六年(811年),賈島與韓愈結識,其本想與青燈孤伴一生,卻經韓勸說,決定還俗應舉、入世為官。

      賈島生活在中唐后期,正值唐王朝由盛轉衰。賈島的青年時代恰好在德宗在位時期(779—805年),“德宗貞元六年(790年)五月,吐蕃攻陷北庭,安西阻絕……德宗貞元十四年(798年)九月,彰義軍(淮西)節(jié)度使吳少誠叛。德宗貞元十五年(799年),吳少誠攻陷鄰州,朝廷下詔命諸道兵討伐之?!保?]由此可見,賈島的青年時期各地藩鎮(zhèn)割據不斷,戰(zhàn)亂頻繁、政局動蕩。詩人們在飽受戰(zhàn)爭痛苦后已經對當時的政治產生了淡漠的情緒,不再抱有政治熱情,他們期望的是能夠擺脫現實戰(zhàn)亂帶給人們的災難,與青山白云為伴,歸隱山林。直到憲宗在位時期(805—820年),憲宗勵精圖治,利用藩鎮(zhèn)勢力之間的矛盾來平定藩鎮(zhèn)叛亂,讓藩鎮(zhèn)勢力歸順朝廷。后人把憲宗在位時期稱之為“元和中興”。諸多詩人又重新燃起了政治熱情,開始關心政治、關心民生,希望可以在政治上有所作為。然而,“元和中興”表面上取得了一定成績,實則導致“軍國樞機,盡歸之于宰相。由是中外咸理,紀律再張,果能剪削亂階,誅除群盜。睿謀英斷,近古罕儔,唐室中興,章武而異。”[5]賈島同當時其他詩人一樣渴望入世為官、建功立業(yè),但當時政局混亂、戰(zhàn)爭頻繁,詩人們又倍感中興無望。后憲宗被殺,穆宗繼位,牛李黨爭爆發(fā)?!坝刑埔淮?,大的黨爭有三次,都在中晚唐時期,一是元載、楊炎與劉晏、盧杞之爭;二是永貞革新集團與宦官、藩鎮(zhèn)、朝中反對派的斗爭;三是牛李黨爭?!保?]當時社會的朋黨之爭嚴重阻礙了人才選拔的公平性,導致了社會與政局的混亂。即使賈島進入老年階段,即文宗時期(826—840年),詩人所處的政治環(huán)境仍然延續(xù)著激烈的朋黨之爭、藩鎮(zhèn)割據。

      由此可見,賈島生活的中唐時代正是唐代由鼎盛向衰敗轉變之際,戰(zhàn)爭頻繁、政局混亂,社會以中興和衰敗為主要思潮,這個時期的詩人在積極用世、渴望為國家建功立業(yè)的同時,內心深處又倍感中興無望。

      二、愿為出海月,不作歸山云——詩人的用世之心

      1.科舉考試求取功名

      賈島是一位用世情懷極為強烈的詩人,早年因生活所迫出家為僧。元和六年(811年)與韓愈相識,且在最為窮困無助的時候,是韓愈盡心幫助了他,后來在韓愈的勸說下他決定還俗入世??婆e制度是當時寒門弟子考取功名、走上仕途的最佳途徑,科考成功也就意味著可以在官場上掙得一官半職。同樣,賈島還俗之后,信心堅定,積極參加科舉考試,希望能夠考取功名。故賈島詩歌中淋漓盡致地表達了自己滿腔的熱血和抱負。如《劍客》一詩有云:“十年磨一劍,霜刃未曾試。今日把示君,誰有不平事。”[7]2979賈島懷揣著俠客夢想,志氣豪邁,決定通過科舉考試實現濟世救民、打抱不平的愿望。又如,姚合在《送賈島及鐘渾》中有云:“日日攻詩亦自強,年年供應在名場?!保?]2563詩中將詩人致力于科舉考試、求取功名的真實情況如實地反應了出來。賈島為了應對科舉考試,堅定苦吟的學習態(tài)度,專心鉆研五言律詩,故五言律詩也成了他詩歌的一大特色。比如,賈詩的《戲贈友人》有云:“一日不作詩,心源如廢井。筆硯為轆轤,吟詠作縻綆。朝來重汲引,依舊得清冷。書贈同懷人,詞中多苦辛?!保?]2982由此可見,當時詩人為科考入世每日每夜都專心研究五言律詩,無時無刻不在苦吟。又如《古意》一詩有云:

      碌碌復碌碌,百年雙轉轂。志士終夜心,良馬白日足。俱為不等閑,誰是知音目。眼中兩行淚,曾吊三獻玉。[7]2978

      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強烈的用世之心以及渴望被人賞識的心態(tài)?!奥德祻吐德?,百年雙轉轂”兩句,寫出了士人為科考成名辛勤苦吟、夜以繼日的努力?!爸臼拷K夜心,良馬白日足”兩句,詩中詩人將自己比作良馬,表達了勤勉不輟的用世之心。賀裳在《載酒園詩話又編》中對該詩評價道:“賈詩最佳者,終以卷首《古意》為尤?!臼拷K夜心,良馬白日足’,使人讀之,不勝撫髀顧影之悲,可與魏武《龜雖壽》篇并驅?!保?]2賈島心中懷揣著濟世救民的抱負和理想,想要為國家所用,展現自己的一腔熱血和滿懷斗志。

      2.投詩酬贈毛遂自薦

      賈島的科舉用世之路并非一帆風順。賈島日日刻苦攻讀,但年年落第年年考,詩人用盡自己一輩子的經歷執(zhí)著于科考入仕。然而,賈島卻“累舉不中第”[1]4077-4078。故詩人又通過投詩,與文人、官僚之間的獻納之作來表達自己的入世之心,渴求得以舉薦入世。如其《送友人如邊》一詩有云:“蒲輪待恐晚,求薦向諸方?!保?]2998又如《上谷旅夜》有云:“此心不向常人說,倚識平津萬戶侯?!保?]3002由此可見,詩人對于被賞識和推薦的期盼以及對入世的渴望。故從元和六年(811年)開始,賈島便頻繁在幽燕京洛之間穿梭,通過投詩的方式向韓愈、孟郊、李益、張籍等人展示推薦自己。其贈答詩《投張?zhí)!酚性?

      風骨高更老,向春初陽葩。泠泠月下韻,一一落海涯。有子不敢和,一聽千嘆嗟。身臥東北泥,魂掛西南霞。手把一枝栗,往輕覺程賒。水天朔方色,暖日嵩根花。達閑幽棲山,遣尋種藥家。欲買雙瓊瑤,慚無一木瓜。[7]2981

      這首是詩人寫給張籍的詩?!吧砼P東北泥,魂掛西南霞”兩句,表明了詩人身在方外卻身系國家社稷的心理?!坝I雙瓊瑤,慚無一木瓜”兩句,則明確表明詩人渴望被張籍推薦提拔,但又表達了詩人對于張籍顧忌對其恩情無以為報的慚愧。又如《寄柳舍人》有云:“誓為仙者仆,側執(zhí)馭風幢?!保?]2999詩題中的“柳舍人”是當時官居高位的名臣柳公權,此人為人正直、才思敏捷,一年間兩次中第,是賈島在仕途中的“偶像”。詩人把自己的用世志向向柳舍人表達得淋漓盡致,希望自己能夠在柳舍人的門下盡忠效力,從而在仕途上走出自己的一片天地。再如《寄令狐相公》《送裴校書》《送李騎曹》等詩歌,有的直接表達了詩人渴望入世的理想,有的表達了詩人對官僚生活的向往和羨慕,有的則表達了對為官為宦者人品的贊揚。不管詩人表達的是怎樣的感情,其最終目的即是試圖通過詩歌毛遂自薦,希望可以得到官僚、文人的扶持和提攜,從而實現自己入世為官、濟世救民的理想和愿望。

      3.身臥病榻不墜青云之志

      賈島出身寒門,在入世的道路上遭遇種種挫折,饑餓、困頓,尤其是多次病倒。比如《齋中》有云:“所餐類病馬,動影似移岳?!保?]2979又如《玩月》有云:“立久病足折,兀然離膠粘。”[7]2979即便是身體抱恙、臥病不起,仍然沒有放棄自己入世的理想。又如《夕思》有云:“會自東浮去,將何欲致君。”[7]2990又如《就可公宿》有云:“由來多抱疾,聲不達明君?!保?]2984凡此種種都表現了賈島在身體抱恙時依然心懷國家社稷的用世之心。他的《石門陂留別從叔謨》中,又表達了以無官不仕為恥的感受:“有恥長為客,無成又入關。”[7]2990再如《臥疾走筆酬韓愈書問》一詩有云:

      一臥三四旬,數書惟獨君。愿為出海月,不作歸山云。身上衣頻寄,甌中物亦分。欲知強健否,病鶴未離群。[7]2996

      這首詩明確地表達出了詩人身臥病榻仍不墜青云之志的真實情況?!耙慌P三四旬,數書惟獨君”兩句,說明詩人身體抱恙、臥床不起,但是依然寫信給韓愈表達自己的入世之志?!霸笧槌龊T?,不作歸山云”兩句,詩人用“出海月”代指仕途生活,用“歸山云”代指歸隱生涯,明確地表達了其一心入世為官的志向?!坝獜娊》瘢→Q未離群”兩句,則是憂嘆自己身體染恙、窮愁潦倒、死生未振的不如意處境。

      三、涕辭孔顏廟,笑訪禪寂室——詩人的歸隱之情

      1.僧侶酬唱傾訴歸隱之情

      賈島還俗后,一心想入世為官、建功立業(yè),但“文宗時,坐飛謗,貶長江主簿”[1]2077-2078。賈島在入世的三十年間經常受到權貴的排擠、誣陷,居于荒野,饑餓、困頓、多病、孱弱時常折磨著詩人,本想救濟天下,反被別人救濟,到了晚年被貶為小小的長江縣主簿,詩人用世途中經歷種種磨難,身心疲憊。于是,詩人早年的佛門生活時常在腦海中浮現,佛門的清幽寧靜讓在官場身心俱疲的詩人得到了些許安慰。聞一多先生曾道:“我們該記得賈島曾經一度是僧無本。我們若承認一個人前半輩子的蒲團生涯,不能因一旦返俗,便與他后半輩子完全無關,則現在的賈島,外貌上雖然是個儒生,骨子里恐怕還有個釋子在?!保?]由于入世經歷的坎坷以及早年佛門生活的影響,在賈島與眾多僧友的酬唱詩歌中能清楚地見出詩人的歸隱之情。比如,在其酬唱詩《贈僧》一詩中有云:“亂山秋木穴,里有靈蛇藏。鐵錫掛臨海,石樓聞異香。出塵頭未白,入定衲凝霜。莫話五湖事,令人心欲狂?!保?]2995這首詩中的“莫話五湖事,令人心欲狂”兩句,明確地表達了詩人在經歷入世的種種困苦之后對官場生活的厭惡和惱怒。正因如此,詩人早年的佛門生活讓其在紛亂的塵世中能夠看到回歸自然的美好、佛門的清幽,能夠讓詩人疲憊的身心得到一點點的慰藉。又如《落第東歸逢僧伯陽》一詩中有云:“見僧心暫凈,從俗事多迍?!保?]2997可見,入世的經歷不僅“令人心欲狂”,更讓詩人體會出世的寧靜和美好,在官場摸爬滾打的詩人向往和渴望的是佛門的清凈自在。詩人在《題竹谷上人院》這首題贈詩中,強烈地表達了自己“欲別塵中苦,愿師貽一言”[7]2998的隱逸之情。同時,在詩人與僧侶的諸多酬唱詩中表達了對于塵世的厭倦以及對隱逸生活的向往。比如在《贈智朗禪師》中有云:

      上人分明見,玉兔潭底沒。上人光慘貌,古來恨峭發(fā)。涕辭孔顏廟,笑訪禪寂室。步隨青山影,坐

      學白塔骨。解聽無弄琴,不禮有身佛。欲問師何之,忽與我相別。率賦贈遠言,言慚非子曰。[7]2980

      這首賈島寫給智朗禪師的贈答詩流露出詩人隱逸的志向?!吧先斯鈶K貌,古來恨峭發(fā)”,寫出詩人對禪理中澄澈境界的仰慕和向往?!疤檗o孔顏廟,笑訪禪寂室”,寫出了詩人在塵世遭受種種痛苦時,回歸禪室所能感覺到的開心快樂?!安诫S青山影,坐學白塔骨。解聽無弄琴,不禮有身佛”,則寫出了詩人對于佛門超然心態(tài)的追求,對于精妙禪意的參悟。

      所以,詩人在與僧人的酬唱過程中,情不自禁地回想起居于禪室怡然自得的生活,能夠讓他得到心靈的慰藉和寧靜的感覺。即使在晚年擔任長江主簿時,賈島仍然發(fā)出了“不無濠上思,唯食圃中蔬”[7]2995的美好愿望和“夢幻將泡影,浮生事只如”[7]2995的無奈感慨。詩人終于體會到,世間一切都是泡影,早年在佛門斷葷的習慣已經成為自己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回歸自然才是正道。賈島身體孱弱,經常病倒,所以他在病中也不忘參禪。《就可公宿》一詩有云:“十里尋幽寺,寒流數派分。僧同雪夜坐,雁向草堂聞。靜語終燈焰,馀生許嶠云。由來多抱疾,聲不達明君。”[7]2984詩人在病中也沒有逃過入世的辛苦,而禪佛帶給詩人的安慰正是身心疲憊的詩人所需要的。故在賈島的贈答詩中隨處可見詩人的隱逸之情。

      2.禪境塑造體現歸隱之意

      賈島的隱逸之情除了在詩中表現為對佛門生活的留戀和向往外,還有關鍵的一點就是賈島詩歌中體現的禪境。何焯在《唐三體詩評》中評論道:“句句精絕超絕,神仙中人?!保?]388首先,在賈島的詩中經常展現出靜謐的世界,通過“靜”字營造一個悠遠的禪境。在賈島的《寄白閣默公》一詩中有云:“石室人心靜,冰潭月影殘?!保?]2985又如《題岸上人郡內閑居》中有云:“靜向方寸求,不居千山幽?!保?]2982詩歌中塑造的寧靜安然的禪境,表現出的恰好就是詩人對于方外隱逸生活的渴望和向往。其次,在賈島的詩中多選擇具有禪意、禪趣的自然景物作為意象。比如“月”“山”“云”等,其中“月”在佛門里代表的是純潔的象征,在賈島的詩中“月”的意象用了138次。比如《寄慈恩寺郁上人》中云:“露寒鳩宿竹,鴻過月圓鐘?!保?]3000《絕句》有云:“海底有明月,圓于天上輪。得之一寸光,可買千里春。”[7]2979《題青龍寺》有云:“擬看青龍寺里月,待無一點夜云時?!保?]3005詩歌中的“山”和“云”在佛門中往往代表的是方外之地,也就是隱逸的山林。賈島詩中常出現此類意象,比如《宿懸泉驛》有云:“林月值云遮,山燈照愁寂?!保?]2979又如《寄賀蘭朋吉》有云:“泛舟同遠客,尋寺入幽云?!保?]2985又如《送靈應上人》有云:“五月半間看瀑布,青城山里白云中。”[7]3003詩中的“山”和“云”都是自然意象,而且代表的是悠遠寧靜的方外之地、隱逸之所。

      賈島的詩歌通過各種與佛門有關的自然意象,塑造一種至靜的具有禪趣的意境,這種意境和“獨與天地精神往來而不傲倪于萬物,不遣是非,以與世俗處”[10]代表的是同一種自由自在的歸隱姿態(tài)?!百Z島詩如寒齏,味雖不和,時有余酸薦齒?!保?1]而賈島詩中寂靜平淡的意境,散發(fā)著濃濃的禪意,代表的正是詩人在苦苦追求科考功名失敗后的沉思以及對于寧靜淡泊生活的垂青。

      綜上所述,賈島曾一度為追求建功立業(yè)的理想放棄佛門積極入世。但是,追求建功立業(yè)的入世生活是一波三折的,詩人在入世的道路上經歷了種種苦難,多病、困頓等狀況讓詩人身心俱疲,故詩人內心深處產生了對早年佛門生活的眷戀和渴望,似乎佛門的寧靜悠遠可以讓他得到精神上的安慰和歸屬。韓愈曾言:“凡出乎口而為聲者,其皆有弗平者乎。”[12]正是因為賈島在仕途和隱逸生活中的寶貴經歷,其詩歌中才會反映出他的不同人生體驗。所以,賈島的詩歌不僅體現了士人強烈的用世之心,同時也體現了詩人濃厚的歸隱之情,詩人心中濟世救民的入世思想和渴望得到安寧的歸隱之心之間的矛盾在詩歌中明顯存在。“詩”讓賈島走出佛門積極入世,“禪”則給官場失意的詩人提供了一個慰藉的空間和方式。故在賈島的詩中我們可以看到詩人徘徊在“詩”和“禪”之間的煎熬和矛盾。

      [1]歐陽修,宋祁.新唐書[M].北京:中華書局,1999.

      [2]傅璇琮.唐才子傳校箋[M].北京:中華書局,2002:220.

      [3]董誥.全唐文[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3518.

      [4]孫琴安.唐詩與政治[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135.

      [5]劉昫.舊唐書[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9:320.

      [6]胡可先.唐代重大歷史事件與文學研究[M].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07:285.

      [7]彭定求.全唐詩[M].北京:中華書局,2008.

      [8]齊文榜.賈島集校注[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1.

      [9]聞一多.唐詩雜論[M].北京:中華書局,2009:37.

      [10]郭慶藩.莊子集釋[M].王孝魚,點校.北京:中華書局,1961:1098-1099.

      [11]丁福保.歷代詩話續(xù)編[M].北京:中華書局,1983:1421-1422.

      [12]劉真?zhèn)?,岳珍.韓愈文集匯校箋注[M].北京:中華書局,2010:982.

      Feeling of a Secular Life and Feeling of a Seclusion Life Presented in Jia Dao’s Poem s

      YU Qiao
      (School of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Shaanx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Hanzhong 723000,China)

      Jia Dao is a famous poet in themiddle Tang Dynasty.In his early years,he became amonk,and in his later years,he actively resumed a secular life.When hewas amonk,hewas longing for being an official andmaking contributions;however,in the secular life,he is still of feeling of amonk,which were obviously reflected in his poems.The poetwas always in dilemma between those two identities and thoughts.

      Jia Dao;Being a layman while amonk;Feeling of a secular life;Feeling of a seclusion life

      I106.2

      A

      095-4476(2015)09-0065-04

      (責任編輯:倪向陽)

      2015-05-21

      于巧(1990—),女,山東濟南人,陜西理工學院文學院古代文學專業(yè)研究生。

      猜你喜歡
      佛門賈島入世
      “推敲”一詞的由來
      帛書《黃帝四經》之“道”的“入世”特征
      出世與入世之間的持守——《詩詞五首》整合教學設計
      春色無高下一一佛門詩人圓一訪談錄
      中華詩詞(2021年4期)2021-12-31 08:20:36
      賈島尋醫(yī)記
      中國入世“日落條款”法律效果的“善意”解釋
      賈島推敲
      賈島推敲
      我惹一身塵埃,入你的佛門
      化解與包容:論“三武”法難時的佛門應對
      高平市| 民丰县| 方正县| 理塘县| 保德县| 雷州市| 闽清县| 雷波县| 三台县| 克拉玛依市| 休宁县| 竹山县| 汝城县| 武山县| 丽水市| 阜南县| 临颍县| 富民县| 乐山市| 宁河县| 遵义县| 海城市| 安丘市| 博乐市| 河池市| 鄂托克旗| 台江县| 武清区| 尼木县| 凌海市| 高安市| 怀来县| 财经| 繁峙县| 桃江县| 新源县| 融水| 太原市| 望奎县| 桑植县| 格尔木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