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志良
摘 要:在新一輪體育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成為評價一節(jié)課成功與否的主要標準。本文通過對課后反思的功能進行分析與研究,闡述了其在體育教學過程中對教學有效性的積極作用。
關鍵詞:課后反思 體育教學 有效性
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是指教師用較少的資源,使學生獲得最大限度的成就, 同時教師也能夠獲得相應的發(fā)展。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如何提高教學的有效性,成為擺在所有體育教師面前的一個重要課題。著名心理學家林崇德提出:“優(yōu)秀教師=教學過程+反思。”可見,課后反思是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的重要基礎,是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必要途徑。
一、通過課后反思可以及時了解學生、反饋信息
每個教師每天要面對幾十甚至上百個學生,尤其是體育教師,每天要在開放式的場地上面對這么多獨立、變化、發(fā)展的個體,教師要通過他們的言行舉止來了解學生的情況,并采取相應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
1.及時了解學生在本節(jié)課的狀態(tài)
體育課程作為“五育”之一,目的是讓學生能夠擁有良好的身體素質、心理素質和社會適應能力,為其今后的學習、生活奠定良好的基礎。一節(jié)體育課后,教師要對本節(jié)課中是否有學生出現身體不適、情緒低落、同學關系緊張等現象進行思考。如果出現這類情況,教師要結合學生的生活環(huán)境、學習環(huán)境、家庭環(huán)境等因素進行分析,找出緣由,給出解決問題的方案。
2.及時了解學生的階段性信息
所謂的課后反思不僅要對每節(jié)課進行反思,還要針對每周、每月、每學期和每學年的教學情況進行階段性反思。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心理素質和社會適應能力不是短時間內就能做到的,而是需要長時間的積累。體育教師應及時對學生的身體素質、心理素質進行考核、考查,以了解他們的現狀,并制訂相應的教學計劃。
二、通過課后反思可以設計符合學生實際的教學目標
教師通過課后反思,可以充分了解每個學生的基本技能、身體素質、接受能力、學習困難、家庭背景等,同時根據學生不同的“最近發(fā)展區(qū)”,可以設計班級整體發(fā)展的教學目標,并對不同的學生提出不同的學習要求。這樣做,能夠讓絕大多數學生得到成功的經驗,增強自信心,減緩文化學習和周圍環(huán)境帶來的壓力,提高其心理素質。對學生的期望值過高,是家長的通病,是出于望子成龍的期盼。但作為體育教師,要明確體育與健康課程的主要目的是為了促進學生的健康,包括身體健康、心理健康、社會健康。因此,要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制訂相應的教學目標,一旦教學目標超過學生的承受能力,學生和教師就會產生急躁的情緒、怨恨的心理,這必然會給以后的教學帶來不必要的困難,甚至導致學生出現心理障礙,得不償失。
三、通過課后反思可以及時改變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提高教學效率
通過課后反思,可以提高教學的目的性和自主性, 克服教師自身的惰性和慣性,從而獲得理性的升華和情感的愉悅。
繞操場跑兩圈→ 徒手操→ 基本部分(教師講解、示范,學生練習)→放松練習→教師小結。這是體育教師常使用的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甚至一學期、一學年都沒有變化。試想,在這種教學模式下的學生,尤其是中學生,一日復一日之后,還會帶著好奇心、興趣和激情來上體育課嗎?這種教學模式也使得很多人把體育課看成是“誰都能上的課”。如果能夠及時地進行課后反思,針對學生現狀和學校設備,積累和創(chuàng)新不同的教學方法和手段,這樣就能夠最大限度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參與熱情,同時體育教師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也會提高,自然而然教學效率會提升上去。
四、通過課后反思可以發(fā)現困惑教師的問題和積累解決突發(fā)事件的經驗
由于體育課本身的特殊性,學生之間在練習和游戲過程中難免會出現一些口頭或肢體上的摩擦,甚至會出現一些傷害事故。那么,在體育教學的過程中,一旦發(fā)生了傷害事故或者突發(fā)事件的話,教師應該如何處理呢?
處理問題的方法肯定有多種,這就需要體育教師及時對課堂上出現的突發(fā)事件進行反思、總結、分析,得出處理這類事件的經驗。這樣教師在遇到同類情況時,就可以采取靈活有效的方式,既避免使學生受到傷害,又能使教學氣氛和諧愉快。只有正確地處理好這些突發(fā)事件,才有利于班級的團結、同學之間的和睦,才能使課堂教學順利地完成。
五、通過課后反思可以改進教師與學生進行情感交流的方式,提高教學效果
教育教學的過程,是教師與學生相互聯系與作用的過程,也是師生間情感交流的過程。在體育教學過程中,這種情感交流顯得更為直接、更為明顯。體育教師教授的知識技能、提出的要求、演示的動作,都要轉化為學生的技術和能力,要讓他們更有效地接受這些體育知識,師生間必須要有情感上的交流。
雖然體育課是很多學生喜歡上的課程,但也有少數人因懶惰而不愿上體育課、因怕吃苦而不愿上體育課或對教師有意見而不愿上體育課。面對這些“特殊”學生,教師要格外地關心他們,要善于控制自己的情感,抑制不良情緒,多和他們交流,多了解實際情況,多給予他們心理支持,了解、尊重并充分發(fā)揮每個學生的個性。
教師應根據每個學生的不同情況進行反思,發(fā)現和積累一些與學生進行交流的有效方式,使得每節(jié)課都能在學生之間、師生之間相互尊重、相互關心的和諧氛圍中順利進行。
六、通過課后反思可以改變教師的評價方式和標準,用發(fā)展的眼光進行評價
作為一線體育教師,基本上都做過這樣的工作,期末的時候,對學生進行身體素質測試,然后給出成績,這個成績就是學生本學期的體育最終成績。如果教師認真進行課后反思就會發(fā)現這種評價方式和標準是非常不科學的。試想,一個比較瘦小的學生,盡管他平時付出了很大的努力,也許最終他的實心球成績還是不及格;一個身體比較肥胖、高大的學生,也許他平時根本不需要進行任何訓練,最終的成績也許就是滿分。所以,教師對此要做出改變,用發(fā)展的眼光評價學生。
新課標倡導形成性評價,讓評價促發(fā)展,利用評價促進學生個性、潛能和創(chuàng)造性的發(fā)展。這種新的觀念已徹底擺脫了傳統(tǒng)體育考試的評價標準,形成性評價關注的是學生的成長和教育的動態(tài)生成,這將極大地推動教師的課后反思和教學改進,讓師生都能在教學中呼吸到一點新鮮空氣。
七、結束語
綜上所述,課后反思是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重要途徑之一。通過課后反思, 教師可以不斷地發(fā)現困惑, 促使自己不斷地學習, 不斷地解決困惑, 從而不斷地提高, 不斷地走向成熟、走向輝煌。
作為一名體育教師,要明白體育課區(qū)別于其他課程的特點。體育課是在開放的空間里進行的,課上需要從事各種身體練習和活動,學生進行身體練習時,既需要教師的指導、幫助,又需要學生之間的相互合作、相互幫助、相互評價,所以客觀上要求師生在課堂上進行多方面的交往,因此有人把體育課堂教學中的人際關系稱為“課堂小社會”。體育課的一項特殊任務是促進學生機體的活動,增進健康,提高他們的身體活動能力。這就需要學生承受一定的運動負荷,促使其機體代謝加強,這是其他課程所沒有的內容。不過這種負荷也要適量,過強或過大,過弱或過小,都不利于提高學生的健康水平。同時,學生的身體素質很大程度上取決于遺傳因素,要經過長時間的訓練才會有所改變,所以教師要注意把握評價標準的公平性和科學性。
因此,針對體育課的特殊性,教師必須要及時、長期地進行課后反思,不斷加強自我素養(yǎng),提升自我發(fā)展能力,逐步完善教學方法,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參考文獻
[1]熊川武.反思性教學[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1999.
[2]熊川武.試析反思性教學[J].教育研究,2000(2).
[3]盧真金.反思性實踐是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的重要舉措[J].比較教育研究,2001(5).
[4]趙蒙成.反思性教學:教師在職發(fā)展的必要途徑[J].河南職技師院學報(職業(yè)教育版),2000(5).
[5]洪明.西方“反思性教學”的興起與成因[J].上海教育科研,2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