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乾隆年制”款海水龍紋青瓷觀音瓶
青瓷是一種表面施有青色釉的瓷器,青瓷色調(diào)的形成,主要是胎釉中含有一定量的氧化鐵,在還原焰氣氛中焙燒所致。
此“大清乾隆年制”款海水龍紋青瓷觀音瓶,高23.7cm,口徑4.7cm,底徑5cm。侈口,頸部較短,豐肩,肩下弧線內(nèi)收,至頸部以下外撇,淺圈足。瓶體修長,線條明快流暢,造型端莊渾樸;瓷質(zhì)細膩,釉層豐潤,釉色青碧,光澤柔和,晶瑩滋潤,勝似翡翠;其色澤純潔而斑斕,潔白的胎上是青藍的釉色,美如碧玉。如此精美的觀音瓶以海水龍紋為飾,實在是錦上添花。瓶上蛟龍穿游騰躍于海水之間,在碧濤中翻滾騰游,身姿分外矯健。觀音瓶足底有“大清乾隆年制”款,由此看來是大清乾隆年制的不可多得的青瓷珍品,不愧為“瓷器之花”,極具觀賞價值與收藏價值。
“大清乾隆年制”款黃地花鳥紋粉彩賞瓶
此“大清乾隆年制”款黃地花鳥紋粉彩賞瓶,高20cm,口徑5.8cm,底徑5.3cm。撇口、粗頸、溜肩、鼓腹、腹中部漸收,圈足內(nèi)斂。瓶體通施黃釉,繪上粉彩。兩只鳥兒立在花間,鳥兒羽毛顏色艷麗,神態(tài)生動靈巧,像是隨時都會離開枝頭飛出瓶身一樣;花兒粉嫩動人,顏色由深到淺自然生動,襯以綠葉,春意盎然。口沿飾金彩,瓶底有“大清乾隆年制”款字,當(dāng)為大清乾隆年間的御窯所制。整個瓶制作精美,線條流暢,色彩豐富絢麗,富麗堂皇,又不失恬靜雅致。除了皇家一般人家不敢用黃色,所以此“大清乾隆年制”款黃地花鳥紋粉彩賞瓶或為皇家御用之物,價值不菲。
“清乾隆年陳鳴遠造”款南瓜仿生壺
沒有“花貨”,紫砂陶藝就沒有浪漫風(fēng)情,在平凡瑣碎的日常生活中提煉美的主題,正是花貨大家們熱愛生活的表現(xiàn)?;ㄘ涱愖仙皦?,作為紫砂造型藝術(shù)的一種表現(xiàn)手法,是指模擬自然物體的形態(tài),在壺身上裝飾某些浮雕、半浮雕、淺雕,以達到理想的藝術(shù)效果,既有觀賞性,也不影響紫砂壺的實用功能。
此“清乾隆年陳鳴遠造”款南瓜仿生壺,高10.1cm,口徑7.2cm。是被稱作“花貨大師”的陳鳴遠的花貨佳作之一。材質(zhì)為紫紅泥調(diào)砂,濕潤細膩。造型扁平,壺身作八瓣南瓜形,腹部圓鼓,向上漸收斂而成小圓口。底部書“清乾隆年陳鳴遠造”。壺蓋上臥一只神獸,威嚴又帶著幾分閑適。壺把與壺嘴皆有獸紋,與壺蓋相呼應(yīng),整體協(xié)調(diào),趣味性與藝術(shù)性皆臻妙境。此南瓜仿生壺抒情的色彩,浪漫天真的表達,率意的構(gòu)思,嚴謹?shù)膭?chuàng)作,都在此獲得了體現(xiàn),像是塑造了制作者自己的世界。
“天”字款龍紋花卉蓋罐
蓋罐,依據(jù)其形制的不同,有不同的造型及裝飾。早在新石器時期已有陶罐配有專用的蓋子。到南北朝時期,比較注重蓋鈕的裝飾,有傘式、蓮瓣式,宋以后蓋鈕裝飾更加豐富,有獅鈕、玉兔鈕、塔式鈕、寶珠式鈕等。
此“天”字款龍紋花卉蓋罐,高12.5cm,底徑9cm。造型簡樸,為無鈕平蓋。蓋上外圈圓點花邊,圍繞中間的花卉,規(guī)整素麗。龍紋于罐身中部,蛟龍身姿矯健,配以鳳凰相隨,龍鳳相對飛舞,取“龍鳳呈祥”之意。其結(jié)構(gòu)精巧,龍鳳身后飾以花卉,可謂相得益彰。紋飾運筆熟練,追求自然隨意的畫風(fēng)。釉色青如天,給人極美的視覺享受。胎壁薄而堅硬,瓷化程度很高,用手指輕叩,發(fā)出清脆的聲音。此罐是觀賞性與實用性的完美結(jié)合。
“徐渭”款端硯
漢族傳統(tǒng)文化中的文房四寶,硯為其一。端硯誕生在唐代初期廣東肇慶(古稱端州)。是中國四大名硯之一,與甘肅洮硯、安徽歙硯、山西澄泥硯齊名。古來已十分名貴,更因幾大名坑硯材枯竭封坑,硯資源越來越少。
此端硯為帶盒端硯,直徑15.6cm,高2.9cm,重1407.2g。外形別致,為正八邊形,在硯臺中是極其少見的形狀之一。這款端硯呈綻放蓮花樣式,遠遠看去清新脫俗,氣質(zhì)不凡。細看,端硯的盒上依稀可見“康熙十六年,夕照明”的字樣,左側(cè)則帶有印章,上方刻著“仲秋書”三字,字跡清晰,工整大方。該端硯內(nèi)部設(shè)計簡單明了,以淺刀雕刻出來的紋路細膩含蓄。線條準確、生動、流暢,簡而不易,繁而不亂,充分體現(xiàn)出硯臺的精致古樸。再配上蓮狀的盒子,看上去更加優(yōu)雅凝重,彌足珍貴。此乃難得一見的精品,值得藏家收藏。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