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在藝術的歷史框架下,通過對賈科梅蒂的晚期的藝術作品的分析,總結出賈科梅蒂的藝術理念,和創(chuàng)作方法。從而清理我個人關于藝術的看法。
關健詞:賈科梅蒂;現(xiàn)象學;存在主義
阿爾貝托·賈柯梅蒂(Alberto Giacometti)在二十世紀的藝術中的地位及影響力。作為后輩藝術學人我們應該向他學習和借鑒。他的藝術風格可以說是現(xiàn)代藝術史中藝術風格的演變史。放眼看我們的美術史,任何一個杰出的藝術家他的藝術理念和藝術風格都不是一成不變的。隨著社會思潮的變化以及個人對問題認知的變化,藝術家的藝術理念及表現(xiàn)方式都呈現(xiàn)了不同的變化。在賈柯梅蒂的身上也表現(xiàn)出了這樣杰出的品質。他沒有拘泥于他早期的印象派風格和中期的超現(xiàn)實的理念,對問題的重新認識激發(fā)了他對藝術的新探索。他對藝術的不懈追求成就了他今天的藝術史上的地位。
尼采曾說,哲學家是牧羊人,藝術家是牧羊犬。哲學家有凌厲的語言和邏輯思辨能力,而藝術家則有著敏銳的感知能力。在同一時代下,哲學家能夠用他的語言能力言說清晰,藝術家則以敏銳的感知能力以藝術的表達手法進行闡釋。二十世紀初是一個各種思潮涌動的年代。在二、三十年代,影響力最大的哲學思潮就是現(xiàn)象學。胡塞爾在心理學家布倫塔諾的意向性心理哲學的影響下創(chuàng)立了現(xiàn)象學。研究作為心里運動的意識現(xiàn)象與物質存在的現(xiàn)象之間的關系。認為物質所表現(xiàn)的現(xiàn)象是人腦的思維對客觀對象的反應,這種反應體現(xiàn)了人的思維的存在,同樣也是客觀對象的存在。而現(xiàn)象學的口號就是“回到事物本身”。它的重要的方法論之一就是考察個別現(xiàn)象。這與賈柯梅蒂的藝術探索有著非常相近之處。
在他的五年的研究期里,賈科梅蒂進行了大量的對實體(對象)的研究。這種研究的表現(xiàn)形式有素描、油畫,還有雕塑。他嚴格對模特寫生,希望能真實的描繪對象。而這種真實不是簡單的對輪廓的模仿,而是真正從模特自身所呈現(xiàn)的現(xiàn)象的捕捉中,來抓住對象的本質?!墩玖⒌呐印肥撬奶剿鞒晒闹匾w現(xiàn)。這一時期的研究喚起了他對繪畫的興趣。他的繪畫生涯可以說是以37年的幾幅油畫開始的。這幾張油畫也是他藝術特點的轉變的重要體現(xiàn)。但這只是短暫的展現(xiàn)。十年之后,他才真正的進入到繪畫的創(chuàng)作。
任何的藝術家都不會忽視重大的社會變革。在上世紀四十年代,人類經(jīng)歷了一個重大的歷史事件就是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法國淪陷,被踩踏在德國納粹的鐵蹄下。戰(zhàn)爭的殘酷,以及在這種殘酷的困境下的人的脆弱不堪,這些都深深的影響著賈柯梅蒂。他的作品《有底座的三個人》、《有底座的女人頭像》、《廣場上的人》等都是對戰(zhàn)爭的感懷。作品中的人物小的可憐,細到不能再細,仿佛一碰即碎。從這些作品中不難看出,他表達了個體的渺小,以及面對戰(zhàn)爭時人類的脆弱。殘骸、軀體、死亡成為他這個時期的表現(xiàn)主題。這些也表明了他自己在面對戰(zhàn)爭時心靈肉體所遭受的壓力。這些作品都體現(xiàn)了他對人的存在問題的思考。在賈柯梅蒂看來,人不是永恒的存在,而是空間的、時間的的存在物,是與社會相關的,有物質屬性的存在。
存在主義哲學家薩特曾對他的作品大加贊賞,認為賈科梅蒂是一個存在主義者。海德格爾將胡塞爾的現(xiàn)象從‘先驗自我的范疇,轉移到‘人的存在,薩特則將其發(fā)展為存在主義。賈柯梅蒂則以他藝術家獨具的洞察力對這個哲學問題進行了思考,并以他的方式呈現(xiàn)給我們。一位美國的作家詹姆斯·洛德,在他1965年出版的《賈柯梅蒂為我畫肖像》一書中曾紀錄了關于他為賈柯梅蒂當模特的情景。書里面這樣描述,他(賈柯梅蒂)畫頭部,畫了一遍又一遍。經(jīng)過幾次這樣的反復后,在洛德的要求下,這幅關于洛德頭像的畫才得以保留下來。通過這些描述,不難看出賈柯梅蒂正是通過繪畫來尋求對象背后的真實。賈柯梅蒂說:“藝術只是一種看的方式,要了解你所看到的東西,必須試著做到僅僅只是把它墨寫下來。必須準確的畫出你眼前的東西。最難的就是模寫你所看到的……”,“有時,我覺得我抓住了現(xiàn)象,接著我又失去了它,又得重新開始,……”。而這些語言同樣也體現(xiàn)了他通過藝術對哲學問題的探索。賈科梅蒂的畫面似乎體現(xiàn)了時間的流逝過程,這也使賈科梅蒂的作品具有一種生命的延綿特征[1]。這也是大哲學家保羅·薩特對他大加贊賞的原因。
“怎么才能畫出一個真正和身體垂直的鼻子?”作為一個雕塑家的畫家賈柯梅蒂來說,在畫面上他更多在意的是對象在畫面所呈現(xiàn)的空間和體積的關系。在他的繪畫作品中沒有所謂鮮明的色彩,甚至筆觸不夠講究。因此,他的畫對于那些從油畫技巧的角度去觀看作品的人來說是不好的。而在我看來這些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在畫面反復刻畫所留下的痕跡,而這種痕跡正是時間的體現(xiàn)。仿佛你能通過畫面看到他繪畫的過程以及那種繪畫場景地再現(xiàn)。而且那種場景下的空間也栩栩如生地在畫面呈現(xiàn)了。
赫拉克利特說“人不可能兩次踏入同一條河流”,同樣對于一個畫家來說對象也是不可能一成不變的。當你低頭抬頭的瞬間,對象會發(fā)生各種變化,包括他的呼吸、表情、動作等等,賈柯梅蒂正是通過對這些現(xiàn)象的捕捉,努力尋找著真實的對象。以這種方式繪制的作品在它離開作者和模特而獨立存在時,作品本身所呈現(xiàn)給觀者的圖像是時間和空間的真實性與確切性。
注釋:
[1]那新宇,《造型體系的邏輯結構》,2013年4月第一版,037頁
參考文獻:
[1]薩特存在與虛無生活、讀書、新知三聯(lián)書店1997年7月第二版
[2]那新宇造型體系的邏輯結構遼寧美術出版社2013年4月第一版
作者簡介:于宏偉(1978—),女,遼寧大連人,大連工業(yè)大學藝術與信息工程學院教師,助教,碩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