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云清
言為心聲,字如其人。作文是學生心靈深處的表達,是思想的再現(xiàn),是思想和情感的表達。教師在作文課上,要求學生寫出思想健康的作文,所謂思想健康就是作文中表達的思想觀點和感情傾向健康積極,能教育人、鼓舞人、啟迪人,思想觀點于人于己都有所裨益,能夠陶冶性情,提高審美情趣,分享人性的善良,彰顯人性的美好。我在批閱學生作文時,其中的一些思想觀點和感情傾向,叫人吃驚,令人擔憂。主要包括如下幾種類型:
社會在不斷發(fā)展,人類在不斷進步,有的學生沒有看到發(fā)展的社會、幸福的生活,一葉障目,不見森林,作文中通篇流露的是消極頹廢的情緒:或是遇到到挫折的怨天尤人,或是感慨世態(tài)炎涼,或是傷感命運不公,或是痛斥世風日下物欲橫流。作文中“傷感”太濃,甚至“痞”風盛行,把個人失敗推給社會,消極厭世,頹廢墮落才是真實感情的流露。
作文需要個性張揚,有的學生受一些網(wǎng)絡文學和某些“80后”作家作品的影響,作文張揚個性而沒有道德底線,早戀成為寫作的素材,寫的情深深,雨蒙蒙。把自殘頹廢成為追趕新潮,失去真和善的認知,美和丑的辨別。把人性放蕩當做個性的張揚,冒天下之大不韙,當做勇敢者的展示,而沒有是非觀點,思想介于成熟與不成熟之間,以惟我獨尊的姿態(tài)出現(xiàn),以不屑一顧的口吻調(diào)侃,不管是否合理,橫豎一個“不”字,似乎惟有他的觀點才是真理。沒有理性分析,缺乏辯證思維,以偏概全,鉆牛角尖,強詞奪理,使文章失去“以理服人”、“以情感人”的力量。
電視的惡搞,胡編亂造,給學生錯誤的引導。把吹牛、忽悠、搞笑當做文學欣賞,《大話西游》 《戲說乾隆》,有的學生受一些“惡搞”式的電視劇和小說的影響,作文不去寫自己熟悉的生活,而是胡編亂造加惡搞,尤其是一些故事新編式的作文表現(xiàn)得最為突出。君不見唐僧開始談戀愛,武松浪跡青樓與潘金蓮私奔,嫦娥不甘寂寞來人間約會,秦始皇通過時間隧道遇到孟姜女,諸葛亮為兒女情長失去荊州,魯智深當上了宗教部長,梁山伯和祝英臺讀熟了《婚姻法》,包青天貪贓枉法、欺男霸女,諸如此類的“胡編惡搞”,大膽的對文學作品的原著惡搞,甚至歷史也勇敢地“創(chuàng)新”,我真為編劇的勇敢汗顏。學生的作文也就把這些灰色引進,成為學生寫作的主流。
學生作文不是真實生活和個人的生活感悟,幾乎是胡編亂造,缺乏生活體驗和對生命的思考,為了感人就編造父母離世,家破人亡。為了標榜自己的高尚就編造拾金不昧,助人為樂,為了寫出自己自強不息,編造自己得了不治之癥,勇敢求學,不言放棄。事實上,編出的故事根本不具備打動人心靈的力量,情節(jié)設置不合理,出現(xiàn)許多的笑話,畫蛇添足,止增笑耳。
那么,作文怎樣才能做到清除垃圾,變成綠色呢?
1.求真。教育家陶行知言:“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边@是先生的諄諄教誨。大師的話,無不昭示了這樣的道理:做人作文,“真”為第一。作文要求真,是指作文要有真情、真理、真意、真趣。惟有真情才能打動人,惟有真理才能啟迪人,惟有真意才能感動人,惟有真趣才能吸引人。作文的求真,也是生活的藝術表現(xiàn),是健康人格的文本呈現(xiàn),絕不要求作文一筆一畫摹寫“真人真事”,更不要求作文“字字有出處,事事有來由”。
2.求美。作文要彰顯人性的善良,生命的珍惜和熱愛,美好生活的追求,健康的人生進取,美好盛世的謳歌。惟有求“美”,文章才能感染人陶冶人,才能成為悅目賞心的“美文”。作文之美,源于積極向上的生活情趣、明辨是非的審美理念。那種以丑為美、以怪為新、以游戲人生為時尚、以標榜另類為先鋒的作文思想,其結(jié)果只能是媚惡俗、玩瑣碎、耍貧嘴、做游戲。這樣的作文不管文字多“酷”,“概念”多新,最多塑出幾枝畸形的“惡之花”。
3.求善。法國雕塑家羅丹說,我們的生活不是缺乏美,而是缺少發(fā)現(xiàn)美的眼睛。善良是人類的最美,求善就是要用善良的心靈,去欣賞人生,在太平盛世的今天,我們尤其需要一個善的心靈去珍惜生活,珍惜幸福。用善對待自己,用熱情對待別人,用愛心回報社會,讓自己不再冷漠,讓自己變得善良與真誠。作文要求善,是指用善的心靈去觀察生活,把善的事跡、善的情感流于筆端,才能使文章的格調(diào)永遠積極向上,徹底遠離讓人感到壓抑的灰色作文。用善對待別人,即可快樂自己;用善撰寫文章,更能打動讀者。
讓我們走進自然,采擷一片綠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