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基于“5C”標準的美國外語教學

      2015-05-11 22:33:57蔣婷婷
      教學與管理(小學版) 2015年3期
      關鍵詞:外語教學外語漢語

      蔣婷婷

      1996年,美國為了提高學生的外語能力,以適應多元文化發(fā)展,頒布了《面向21世紀的外語學習標準》(Standards for Foreign Language Learning: Preparing for the 21st Century)。1999年和2006年,由美國外語教學委員會和各個語種的外語教師協(xié)會對其進行了修訂,并更名為《21世紀外語學習標準》(Standards for Foreign Languages:Learning in the 21st Century)[1]。該標準將外語教育目標歸納為:交際(Communication)、文化(Cultures)、貫連(Connections)、比較(Comparison)和社區(qū)(Communities),因此簡稱為“5C”標準。 “5C”標準中的5個“C”相互關聯、相互作用,體現了當代最新的語言習得理論,代表了21世紀外語教育改革和發(fā)展的方向[2]。本文結合美國外語教學現狀,以“5C”標準為指導思想,注重多元文化體驗和交流溝通,探討其在美國小學漢語課堂中的應用和實踐,以期為我國外語教學提供有益借鑒。

      一、 美國外語教學現狀

      美國“5C”外語教育標準體現了美國對外語教育的重視,將外語教育上升到了關系國家發(fā)展的戰(zhàn)略高度。在多元社會和國際環(huán)境中,多種語言能力和多元文化的敏感性是美國公民的必備素質,美國學生必須掌握英語和至少一門外語?,F今美國外語教學呈現出以下特點。

      1.外語語種多樣化

      面對21世紀對各種國際化人才的迫切需要,美國中小學開設的外語語種越來越豐富。應用語言學中心(CAL)的調查數據表明,全美約有三分之一的小學開設了外語課程;初高中外語普及率為91%。就學校所提供的語種來說,西班牙語最為普遍,占小學階段的88%,中學階段為93%,其次是法語和德語[3]。外語語種隨著國內外形勢的變化也呈現出新的格局,學習其他語種(漢語、拉丁語、日語、韓語、俄語、越南語等)的人數逐年增加。

      2. 強調文化因素教學

      “5C”標準十分重視外語教學中的文化因素,“文化”、“比較”和“社區(qū)”三個標準都旨在通過外語教學培養(yǎng)學生的多元文化意識,通過對外語及其文化的了解、比較和分析,讓學生形成觀點,理解不同文化。強調文化因素,一方面可以避免學生因“文化休克”造成交際障礙,另一方面可以幫助學生識別和比較不同文化的差異和共同之處,培養(yǎng)學生的文化批判能力。2013年美國應用語言學中心的數據表明,83%的中小學外語教師在他們的課程中把語言交流和文化作為教學的重心。

      3.外語課程內容綜合化

      語言系統(tǒng)、交際策略、文化內容、學習策略、其他學科內容、嚴謹的思維能力和科學技術等是“5C”標準提出的外語學習七要素,外語教師可以根據各自的教學目標和實際情況將這些內容相互融合,共同構建學生的綜合語言應用能力?!敖浑H”標準作為“5C”標準的核心,強調學習者能借助語言在人際間成功地進行交流和溝通。因此,外語教師往往以交際為主要教學目標,圍繞不同學習主題,從各類教材和網絡資源中選擇和編排材料,用于課堂教學。自編教材在美國小學外語教材中占了很大的比例?!?C”標準還強調外語課程和其他學科的貫連,與其他學科相互依存、相互促進。

      4.教學方式多元化

      美國不同州政府均可根據本州的實際情況,量身制定更為具體的外語教學標準和課程框架。不同的學校根據不同的學習目標為學生提供了風格迥異的學習環(huán)境和教學方式:(1)學科教學。目前,大部分美國小學采用小班上課的模式,課時每周1~4節(jié)不等,內容具有銜接性。(2)沉浸式教學。為了讓學生有更多機會使用新獲得的語言技能,一些美國小學的外語課堂采用語言與其他學科相互滲透的沉浸式教學。(3)探究式外語教學。部分學校采用短期正規(guī)集中培訓的方式,讓學生在進一步學習前先“嘗試”外語學習,教學內容大多是非連續(xù)性的。

      二、 ?“5C”標準指導下的美國外語教學——以美國小學漢語教學為例

      “5C”標準強調外語教學以交際為中心,創(chuàng)造真實的語言情境,注重與其他學科間的銜接,通過比較英語與目的語語言和文化,從而發(fā)現文化不同導致認識的不同,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的多元文化意識。

      在中美兩國政府的積極推動下,漢語教學獲得了蓬勃發(fā)展,中文課程開始進入美國小學課堂。從2010年起,美國開設中文課程的小學數量已經超過德語,僅次于西班牙語、法語和拉丁語,位居第四。以美國小學漢語教學為例可以清楚地反映出“5C”外語學習標準在美國外語教學實踐中的應用。

      1.以交際為中心,語言系統(tǒng)教學和交際策略教學并行

      “交際”標準要求學生在具體的口語交際情境中能夠提供和獲取信息,表達自身感受和想法,進而達到交際的目的。以美國紐約州那不勒斯小學漢語課程的交際標準為例,在第一年漢語教學中,學生能夠用理解并用簡單的漢語進行問候,自我介紹(名字、年齡、性別、國別、外貌特征)、家庭成員介紹(家庭成員、職業(yè))和個人喜好(顏色、食物、愛好)等日常生活對話,該標準強調漢語在日常生活中的實際運用,對學生的交際溝通能力有明確的指向作用。

      語言系統(tǒng)是達到“5C”標準中所規(guī)定各項要求的手段。語言系統(tǒng)教學不僅包括傳統(tǒng)漢語教學中單詞、語法、動詞變形、發(fā)音和漢字書寫等內容,還包括手勢語和其他非語言交際形式、語言的社會地位和話語風格等社會語言學知識。學生只有明白“學會何時向誰說什么”,才能運用合適的漢語進行交際活動。如在進行“問候”這個主題教學的過程中,可以用最簡單的“你好”引導學生進行相互問好,同時也讓學生了解到,為了表示對對方的尊重,在與年老位尊者打招呼時,需要說“您好”而非“你好”。

      交際策略可以幫助學生跨越那些因語言和文化差異而造成的交際溝(Communication gaps)。通過為學生創(chuàng)造真實的語境,在情景對話、采訪、訪談等教學活動中加入交際策略的教學,鼓勵學生在交際過程中始終保持一種健康的幽默感、耐心和毅力。

      2.在游戲和體驗中學習語言,了解文化

      美國學生,特別是小學生,性格開朗活潑,好奇心強,喜歡探究和想象。同時,心理學研究表明,7~12歲兒童保持注意力的時間僅為20~25分鐘,如何在小學漢語課堂上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和注意力,是值得每位漢語教師思考的問題。運用形象直觀的文化展示和體驗式教學方式往往比傳統(tǒng)的講練為主的課堂教學更能活躍課堂氣氛。海倫娜·柯頓和卡羅爾·安·達爾伯格指出,游戲和類似于游戲的活動是為兒童學習者建立起溝通背景的最自然的方式之一。[4]在關于“數字”主題的教學中,可以組織學生兩兩合作進行“筷子夾棉花糖”的比賽,一個同學在規(guī)定時間內用筷子夾棉花糖,另一個學生則用漢語幫助其計數,這樣的活動不僅讓學生對數字表達進行了反復操練,同時也讓學生對中國筷子有了很好的體驗。再如在“動物”主題的教學中,可以結合中國十二生肖的故事,讓學生扮演故事里不同的動物角色,用簡單的漢語邊學邊演。學生在體驗中了解了中國十二生肖的來源,也感受到了學習漢語的快樂和成就感。

      “5C”標準強調了文化在外語學習中的重要地位,事實上,文化標準和其他標準是相互滲透、相互作用、密不可分的。將具體的文化內容融入到語言教學中,在體驗和游戲中滲透文化因素,能夠更大程度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加深其對中國文化的了解和認識。

      3. 觸類旁通,學以致用

      “5C”標準提倡外語課程與其他課程的整合。根據這一原則,我們應該充分利用漢語課程與其他學科的內在邏輯關系,在漢語課堂教學中與其他學科緊密建立互惠共贏的雙向活動。通過一系列的互動活動,一方面相關學科能為漢語知識的傳授和漢語交際能力的提升奠定良好的基礎;另一方面,漢語能力的提升又為學生學習其他學科知識拓寬了渠道,提供了有效的路徑,為發(fā)展他們收集、整理、分析、判斷相關信息的能力提供了語言上的幫助。由此可見,在漢語課堂教學中可以和數、理、化、音、體、美等多方面的知識相互貫連,充分利用其他各科的資源為語言學習服務,做到“觸類旁通”[5]。在幫助學生獲得語言知識和技能的同時,漢語教師可以結合其他學科知識,選擇一些有趣味性和挑戰(zhàn)性的切入點,把語言學習建立在“有意義”的基礎之上。

      除了與其他科目相貫連之外,漢語教師也可以為學生創(chuàng)設一個可感可知的漢語空間:用具有中國元素的照片、圖畫和手工藝品來裝飾漢語文化教室,濃濃的漢語文化氛圍不僅點燃了學生的學習熱情,也激發(fā)了他們對中國文化的好奇心;組織學生參加學校和社區(qū)中國文化主題活動,學生通過將掌握的漢語知識作為交際工具實際運用于學校、多元社區(qū)的活動中,真正地實現漢語的學以致用,從中獲得了學習漢語的成就感;邀請中國小朋友進入課堂,鼓勵學生面對面地用漢語進行溝通和交流;鼓勵學生在中國餐廳、中國城等真實場景中實踐和運用語言,甚至可以利用假期組織夏令營,了解當代中國的文化知識和日常的生活情況,讓學生真正地感受漢語的魅力和接受中國文化的熏陶。

      三、 美國“5C”標準對我國外語教學的啟示

      2001年,我國教育部將英語作為國家課程并從小學開始開設,將“綜合語言運用能力”規(guī)定為我國外語學習的總體目標,與“5C”標準中的“交際”標準不謀而合。但是,我國現今基礎階段的外語教學與既定目標還存在著較大差距??疾烀绹?C”標準的主要內容和在教學過程中的具體應用,對我國的外語教學具有重要的借鑒作用。

      1.科學定位外語課程內容

      傳統(tǒng)的外語課堂強調詞匯和語法的教學,美國“5C”標準體現了當今外語課程內容從單一的語言知識傳授轉變?yōu)榭缥幕浑H能力的培養(yǎng),這無疑為我國外語課程教學內容的科學定位提供了一個有益的借鑒。

      語言不僅是傳遞信息的交際工具,還是文化的重要載體。根據語言的這些重要屬性,外語教學不僅單純地以向學生講授一種語言的知識為目標,學生學習的最終目標也不僅是為了掌握一種語言的技能。在語言教學的過程中,我們要滲透語言所蘊含的內在文化積淀,將語言教學與文化傳遞緊密結合,使語言成為跨文化交際的有效手段。同時,外語課程與其他課程的有效結合,也能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的批判性思維能力。

      2.完善外語課程評估體系

      “5C”標準對各年級學生所應掌握的交際語言和技能所應達到的教學目標作出了明確的規(guī)定,卻沒有對外語課程、教法和評估提出具體要求。當下美國外語課題廣泛采用的生活化和多元化的評估模式能夠更全面真實地反映教學情況。多元化的外語課程評估體系可進一步完善我國較單一的評估方式:建立學生學習檔案,重視學生平時的學習表現和學習態(tài)度,始終將學生的語言綜合應用能力作為測評的主要目標;評價由傳統(tǒng)的分離型測評轉變?yōu)榉蛛x型測評和綜合型測評相結合;評價主體由單純的教育管理部門和老師擴大到了同學、家長和社區(qū)。

      3.加強外語教師專業(yè)化培養(yǎng)

      目前我國的外語師資隊伍相對比較薄弱,加強外語教師專業(yè)化培養(yǎng)是提高外語教學質量的關鍵。為有效地提升外語教師專業(yè)發(fā)展水平,實現外語教師職能多元化,可從以下兩個方面培養(yǎng)教師的綜合素養(yǎng):(1)個人發(fā)展,要求外語教師具備交際能力、知識的學習和使用能力、領導能力,能順利地與他人交流、分析和合成信息資源,獨立從事課題研究[6],能夠不斷明確自己的專業(yè)目標和需求,作出合理規(guī)劃。(2)專業(yè)發(fā)展,不僅要求外語教師在外語教育的知識、技能和實踐經驗等方面都具備充分的專業(yè)準備,掌握語言習得與語音、詞匯等方面的理論知識,還要求教師具備從不同視角探究目的語文學和文化的能力,真正實現外語通識教育。

      總之,美國“5C”外語標準經過第二語言教學的實踐證明,在培養(yǎng)具有實際溝通能力的外語人才方面,確實有可圈可點之處,為我國的外語教育改革提供了有益的借鑒。

      參考文獻

      [1] Standards for Foreign Language Learning in the 21st Century. Allen Press Inc Kansas USA,1999.

      [2] 陸效用.美國21世紀的“5C”外語教育.外語界,2001(5).

      [3] The Center for Applied Linguistics. National K-12 Foreign Language Survey [EB/OL].(2010-04-15) [2012-01-16]. http:/www.cal.org/projects/flsurvey.html.

      [4] David R. Byrd, Anne Cummings Hlas, John Watzke, Maria Fernanda Montes Valencia. An Examination of Culture Knowledge: A Study of L2 Teachers’ and Teacher Educators’ Beliefs and Practices .The Language Educator, 2011(1).

      [5] 李莉. 基于“5C”標準的對外漢語初級綜合課教學活動設計.電化教育研究,2013(3).

      [6] 嚴雪紅. 20世紀90年代以來美國中小學外語課程改革的特點及其啟示.教育與教學研究,2011(4). 【責任編輯:白文軍】

      猜你喜歡
      外語教學外語漢語
      學漢語
      金橋(2022年6期)2022-06-20 01:36:16
      從震旦到復旦:清末的外語教學與民族主義
      輕輕松松聊漢語 后海
      金橋(2020年11期)2020-12-14 07:52:56
      The Book Review of Methods of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速讀·中旬(2018年7期)2018-08-17 07:22:00
      外語教育:“高大上”+“接地氣”
      海峽姐妹(2018年3期)2018-05-09 08:20:43
      追劇宅女教漢語
      “Less Is More”在大學外語教學中的應用
      漢語不能成為“亂燉”
      華人時刊(2017年17期)2017-11-09 03:12:08
      大山教你學外語
      大山教你學外語
      石泉县| 水城县| 武平县| 安吉县| 治多县| 息烽县| 东乡县| 万州区| 银川市| 阿鲁科尔沁旗| 深圳市| 秭归县| 宝鸡市| 河东区| 静安区| 黄石市| 上蔡县| 宁阳县| 仁布县| 卢龙县| 柳河县| 东光县| 山东| 敦煌市| 五家渠市| 石河子市| 雷山县| 白山市| 奉新县| 磐安县| 丰顺县| 霸州市| 仁布县| 吉木乃县| 西和县| 鹤峰县| 武夷山市| 阿巴嘎旗| 滨海县| 神农架林区| 醴陵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