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鴻
【摘要】閱讀是英語學習中主要的信息和知識輸入渠道。要提高閱讀過程中信息理解和知識學習的效率,要求學生了解并運用一系列的認知策略。本文在對英語專業(yè)一年級學生泛讀中認知策略調(diào)查分析的基礎(chǔ)上探討了閱讀教學中認知策略訓練應該注意的幾個問題。
【關(guān)鍵詞】英語閱讀 認知策略
一、前言
認知策略指人們?yōu)榱死斫夂痛鎯π畔⑺捎玫牟呗?。認知策略既包括識別,歸類,記憶,語言材料儲存等語言學習策略,也包括如回顧,操練和第二語言中詞匯、短語等的理解和產(chǎn)出等語言使用策略。國內(nèi)外的研究表明認知策略的掌握和運用能有效促進信息理解和知識學習。
閱讀一直以來是我國學生英語學習的主要認知渠道。如何通過閱讀理解語言材料進而獲取知識和信息要求學生掌握并熟練使用一些認知策略。本文以寧夏師范學院為例,基于對本學院英語專業(yè)一年級學生閱讀過程中認知策略使用情況的調(diào)查分析,旨在探討英語泛讀教學中認知策略訓練應注意的幾個問題以提高學生的閱讀理解水平和學習效率。
二、認知策略使用情況調(diào)查分析
為了更具針對性地進行策略指導,首先必須了解學生的策略使用情況和特點。筆者通過問卷調(diào)查和開放式訪談,對本學院85名英語專業(yè)一年級學生閱讀中策略使用情況進行了調(diào)查。問卷設(shè)計參考了Grabe,W.& Stoller F.L.(2005)和劉亦春(2002)等人的閱讀策略調(diào)查并根據(jù)筆者的研究對問題作了部分修改,預測效度達到了標準要求。問卷選項采用了里克特五分量表,從1到5的數(shù)字分別代表:從不這樣做;通常不這樣做;有時候這樣做;大部分時間這樣做;總是這樣做。數(shù)據(jù)統(tǒng)計使用了SPSS 13.0。根據(jù)Oxford 的頻度量表,各項策略統(tǒng)計的均值代表策略使用的頻率,對應關(guān)系為均值在1.0-1.4表示“從不使用該策略”;1.5-2.4表示“很少使用該策略”;2.5-3.4表示“有時使用該策略”;3.5-4.4表示“經(jīng)常使用該策略”;4.5-5.0表示“總是使用該策略”。本次問卷統(tǒng)計后認知策略使用均值及頻率依照從低到高順序排列如下:
編號 策略描述 均值 使用頻率
s51 在閱讀中我按意群去讀。 2.1 很少使用
s27 我常用圖表等形式來歸納文章的結(jié)構(gòu)或主要信息。 2.2 很少使用
s39 我通過分析句子結(jié)構(gòu)來理解長句。 2.3 很少使用
s50 閱讀時我喜歡一字一字慢慢細讀。 2.5 有時使用
s43 我通過背誦或反復練習的方式來加強對閱讀中獲得知識的記憶。 2.7 有時使用
s16 我總喜歡出聲閱讀。 2.7 有時使用
s40 閱讀中我注意觀察篇章或段落中信息的組織方式。 2.7 有時使用
s45 我通過字面意思推斷句子的言外之意。 2.8 有時使用
s41 我通過弄清材料中如 that,which等的指代關(guān)系來理解句子。 2.8 有時使用
s14 閱讀完一篇文章后我根據(jù)文章的線索和組織對信息進行重組。 2.8 有時使用
s54 我對閱讀中的相關(guān)信息/知識進行歸類。 2.9 有時使用
s42 閱讀完一篇文章,我對文章的大意進行概括。 2.9 有時使用
s15 我利用圖表、圖畫、標點等非語言的信息來幫助對信息的理解。 3.0 有時使用
s38 我能跳過多余信息搜索問題中信息在文章中所在的位置。 3.1 有時使用
s46 閱讀過程中我注意觀察段落與段落、句子與句子之間的聯(lián)系。 3.1 有時使用
s44 閱讀時我注意文章中連接詞(如but,besides)的使用。 3.3 有時使用
s18 在閱讀過程中遇到生詞時我經(jīng)常會停下來查字典然后繼續(xù)閱讀。 3.3 有時使用
s55 閱讀時我已養(yǎng)成視讀的習慣,即只用眼睛和大腦去讀。 3.3 有時使用
s57 我對閱讀中的重要信息會記筆記。 3.3 有時使用
s11 在閱讀中我一般都會把閱讀材料從頭讀到尾。 3.4 有時使用
s31 我通過瀏覽等方式獲得閱讀材料的主要思想。 3.4 有時使用
s56 在閱讀中我利用自己原有的知識去想象、理解文中提供的新信息。 3.5 經(jīng)常使用
s13 在閱讀中我有在空白處對信息進行標注的習慣。 3.6 經(jīng)常使用
s19 我利用上下文情景或詞匯的構(gòu)成來猜測詞義。 3.6 經(jīng)常使用
s34 閱讀中我注意找出段落的主題句。 3.8 經(jīng)常使用
s49 遇到不認識的詞匯我會跳過去繼續(xù)閱讀。 3.8 經(jīng)常使用
s30 閱讀中我注意文章開頭和結(jié)尾,以及每個段落的首尾句來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 4.0 經(jīng)常使用
s33 拿到一篇文章我會首先去看標題,然后根據(jù)標題預測文中的內(nèi)容。 4.0 經(jīng)常使用
s17 閱讀過程中我通過把英語翻譯成漢語來幫助理解。 4.3 經(jīng)常使用
通過統(tǒng)計可以看出,英語專業(yè)一年級學生閱讀中認知策略使用頻率介于很少使用、有時使用和經(jīng)常使用之間。其中“有時使用”的頻率最高。由此可見,學生在閱讀中認知策略的使用頻率整體不高。具體來看,很少使用的策略包括意群的劃分(s51)、利用圖表等形式呈現(xiàn)結(jié)構(gòu)或主要信息(s27)和通過結(jié)構(gòu)分析來理解長難句(s39)。有時使用的策略包括:逐字細讀(s50)、記憶(s43)、出聲閱讀(s16)、注意觀察結(jié)構(gòu)組織(s40,s46,s44)、推理(s45)、理解指稱關(guān)系(s41)、對信息重組、歸類(s14,s54)、信息摘要(s42)、概括中心思想和主題(s42)、利用視覺形象輔助理解(s15)、跳讀(s38)、用詞典查生詞(s16)、對重要信息記筆記(s57)、利用原有知識輔助理解(s56)、將閱讀材料從頭讀到尾(s11)等。 經(jīng)常使用的策略包括關(guān)鍵信息標注(s13)、利用上下文推斷詞義(s19)、確定主題和中心思想(s34、s30)、忽略陌生詞匯(s49)、對閱讀內(nèi)容進行預測(s55)和通過將英語翻譯成漢語來幫助理解(s17)。
將以上策略按照閱讀習慣(s51、s50、s16、s11、s55)、基本理解策略(s39、s40、s45、s46、s41、s15、s44、s38、s31、s56、s19、s34、s30、s49、s33、s17)和理解外的其他策略(s27、s43、s14,s54、s42、s46、s57、s13)做以歸類的話可以發(fā)現(xiàn)一年級學生英語閱讀中認知策略使用具有以下特點:
1.整體上來講閱讀習慣基本較好,學生一般不逐字細讀和出聲閱讀。問題是視讀使用頻率較低,閱讀材料有時會被從頭讀到尾,突出的問題是不能按意群閱讀。
2.基本理解策略使用方面,突出的問題是不能通過結(jié)構(gòu)分析理解長句和閱讀中過度依賴母語,對閱讀中關(guān)鍵詞匯的判斷也是一個難題。其他如注意觀察信息組織方式、推斷言外之意、理清指稱關(guān)系、利用非語言信息和連接詞等輔助理解的策略使用頻率都較低。相對于以上策略,學生在閱讀過程中能經(jīng)常利用已有知識輔助理解,也能經(jīng)常利用恰當?shù)牟呗匀ヌ幚黹喿x中遇到的生詞??焖匍喿x方面,對于skimming(s33)的使用遠高于scanning(s38)。此外,瀏覽閱讀材料、發(fā)現(xiàn)主題和中心思想等策略都能被經(jīng)常使用。
3.理解外的其他策略的使用除了注意重點信息和對信息進行標注外,其他策略如信息摘要、重組、歸類及記筆記等的使用頻率都較低。這一點與筆者在訪談中的發(fā)現(xiàn)一致,即,多數(shù)學生的閱讀訓練只停留在完成給定閱讀理解任務(wù),很少采取其他策略對材料進行進一步學習和利用。
三、對閱讀教學中認知策略訓練的啟示
基于以上分析,筆者認為教師在閱讀教學中要訓練學生的認知策略應注意以下方面:
1.學生的基本理解策略掌握并不牢固,應根據(jù)實際需要加強指導,但應該注意重難點的突出。
2.閱讀習慣方面,應幫助學生理解泛讀的特點和目的,明確泛讀和精讀的不同之處以養(yǎng)成良好的泛讀習慣。幫助學生學會根據(jù)不同的閱讀目的采用不同的閱讀過程,提高閱讀速度。此外還需要加強英語思維方式的訓練,讓學生學會按照意群去閱讀理解,擺脫過度依賴母語的習慣。
3.加強對結(jié)構(gòu)和篇章意識的培養(yǎng)和指導,使學生擺脫在閱讀中只見樹木不見森林的不良習慣,提高對閱讀材料的整體把握能力。
4.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閱讀觀念。一年級學生由于剛剛經(jīng)歷了高考,高中特別是高三階段的學習主要是應試訓練,閱讀訓練也以完成理解題目為主,導致學生對英語閱讀產(chǎn)生了誤解。教師應該幫助學生認識到英語閱讀的目的是在理解的基礎(chǔ)上通過閱讀去獲取知識和信息。正如陳賢純所說“外語閱讀教學與母語閱讀的不同之處在于母語通常只有一個目的---獲得信息,而外語閱讀教學有兩個目的,一個是練習從讀物中獲取信息,另一個是通過閱讀積累更多知識?!苯陙淼难芯恳脖砻饔⒄Z閱讀教學主要的困難和問題是學生閱讀興趣的缺乏。因此應在對閱讀理解策略進行教學和訓練的基礎(chǔ)上加大對學習策略的訓練和指導,使學生學會如何從英語閱讀中學習,提高學生在閱讀中的成就感,從而激發(fā)閱讀興趣并提高自主閱讀和學習能力。
參考文獻:
[1]Andrew D.Cohen.Strategies in Learning and Using Second Language.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0.
[2]Grabe,W.Stoller,F(xiàn).L..Teaching and Researching Reading.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5.
[3]Oxford,R.Language Learning Strategies:What Every Teacher Should Know.New York:Newbury House Publisher.1990.
[4]陳賢純.外語閱讀教學與心理學[M].北京:北京語言大學出版社,2008.
[5]劉亦春.學習成功者與不成功者使用英語閱讀策略差異的研究[J].國外外語教學,2002(3):24-29.
*本文為寧夏師范學院2014年本科教學工程教改項目成果,項目名稱:英語專業(yè)閱讀教學中的認知策略培養(yǎng)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