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春燕
【摘 要】留守兒童這個群體在身心各個方面表現(xiàn)出的問題日益明顯,家庭、學校、社會應共同努力,為留守兒童創(chuàng)設一個良好的成長環(huán)境:讓家庭的愛成為其成長的墊腳石;讓學校的愛成為其成長的動力點;讓社會的愛成為其成長的催化劑。
【關鍵詞】家庭;學校;社會;愛
社會在不斷發(fā)展,近幾年,在農村許多背負著家庭重擔的年輕父母背井離鄉(xiāng),到外地打工謀求發(fā)展,把孩子留給家中的老人或親朋好友代為監(jiān)管,這就在我們周圍出現(xiàn)了一個新的特殊群體 —— 留守兒童。這個特殊群體的出現(xiàn)與存在,已成為目前一種比較普遍的社會現(xiàn)象。但這個群體的出現(xiàn)與存在卻帶來一系列棘手問題,由于親情的缺失和缺少正常的家庭教育,留守兒童在身心發(fā)展方面存在的問題日益明顯,令人不甚擔憂。家庭、學校、社會應共同努力,為留守兒童創(chuàng)設一個良好的成長環(huán)境。
一、讓家庭的愛成為其成長的墊腳石
家庭是教育兒童、少年最重要的場所,家庭教育對子女將來的發(fā)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父母要重視起對兒童的教育。
首先,要糾正一個認識上的錯誤,即僅關注掙錢給孩子吃好、穿好等物質上的滿足,取而代之的是要加強與孩子情感的溝通,讓他們體會到父母的愛,鞏固親子關系,這種給孩子精神上的溫暖是物質滿足所遠遠不能比及的。父母要充分注意親子之間的溝通與交流方式,應該利用多種方式和途徑對留在老家的孩子的學習、生活各個方面加以關心、教育和指導,除此之外,還應經常與子女的任課教師、班主任聯(lián)系,了解他們各方面的表現(xiàn)。
其次,家長還應加強與“監(jiān)護人”聯(lián)系及親子間的溝通。及時掌握孩子的學業(yè)、品行及身體健康狀況,并通過各種方式對孩子的學習和生活進行指導,要求“監(jiān)護人”一定要保證孩子充分的學習時間,一定要囑咐其對孩子的嚴格要求,加強生活和學業(yè)的監(jiān)護。
再次,家長應采取多種方式,注意與孩子的溝通交流。溝通的時間間隔越短越好,保證熟悉孩子的生活、教育情況以及孩子的心理變化;溝通內容力求全面、細致,溝通中父母要明示他們對孩子的愛與厚望,希望孩子能理解他們的家境與現(xiàn)狀,通過溝通以了解孩子的生活、學習、情感變化;溝通方式可以多樣化,除電話外,可采用書信等進行交流。每一個孩子都是一塊無暇的“翡翠”,只要心里裝有父母和親人的愛,他們就有積極向上的原動力,就會學得更棒,做得更好。
二、讓學校的愛成為其成長的動力點
學校作為教育的主陣地,承擔著義不容辭的責任,應充分發(fā)揮其主導作用。
第一,教師要關愛學生,更加關愛留守學生。學校和教師應更多地關心留守學生的學習、生活和思想變化,增加情感投入,用心去愛他們,用情去感化他們,千方百計從情感上彌補他們在家庭中的缺失。
第二,學校建立“留守學生”專項檔案,記載好留守學生父母打工的地址、聯(lián)系電話、家庭情況、學生監(jiān)護人的姓名、聯(lián)系方式等,并主動與他們聯(lián)系,學校開通親情電話,加強學生、家長、教師三者之間的聯(lián)系與交流。
第三,充分發(fā)揮班、隊組織作用,經常組織一些豐富多彩的課內、外活動,開展形式多樣的主題班隊會,激發(fā)留守學生的興趣,增強其自信心。比如,開展“我的心路”主題班會,少先隊開展“我能行”活動,參加學校義務勞動等,讓學生在集體活動中,培養(yǎng)合作精神和自信心,使其感受到集體的溫暖。
第四,教師要經常家訪,了解留守學生的家庭環(huán)境和生活狀況,管理、指導他們的吃、穿、住、睡等問題,幫助他們解決困難,用真正的師愛撫慰留守兒童的心,使其對父母的依賴轉到對老師的依賴,從而達到“親其師而信其道”的目的。
第五,開展以“留守學生”為主題的結隊幫扶活動,要求每位教師幫助兩名貧困留守學生;樹立留守學生自強自立、勤學守紀的榜樣,以帶動全體學生共同進步;在班集體為留守學生集體過生日,唱生日歌,送小禮物,送祝福等。
三、讓社會的愛成為其成長的催化劑
要徹底解決留守兒童的問題,就需要各個部門和各級政府的協(xié)作才能完成。各個部門和各級政府的責任主要是在政策層面上采取措施,以確保教育的公平、和諧發(fā)展。
第一,要在教育資源的配置上城鄉(xiāng)結合,統(tǒng)籌安排。開放城市公辦學校,并利用城市閑置教育資源開辦農民工子弟學校,使農民工子女能在就業(yè)地入學,以逐漸減少留守兒童的比例。
第二,要大力發(fā)展農村經濟,鼓勵幫助農民返鄉(xiāng)創(chuàng)業(yè),多創(chuàng)造就業(yè)崗位,讓更多的農民就近務工,從而減少留守兒童的產生
第三,加強培訓工作。培訓的對象主要是農民工以及留守兒童家庭家長。通過對農民工進行教育,提高他們對子女教育重要性的認識,引導他們妥善處理提高經濟收入、改善生活條件與子女教育之間的關系。同時,在農村積極開展對留守兒童家庭家長的教育培訓,幫助他們樹立家庭教育的正確觀念,掌握家庭教育的基本常識。
第四,加強對網吧、游戲廳的管理力度,堅決杜絕未成年人進入。
讓我們共同攜起手來,讓愛為留守兒童撐起一片藍天,讓他們頭頂?shù)奶炜蘸推渌⒆拥奶炜找粯用骼?、絢麗,讓留守兒童在這片藍天下健康快樂的成長。
注:本論文系2014年度甘肅省教育科學“十二五”規(guī)劃課題《甘肅省農村留守兒童心理健康狀況調查與對策研究》研究成果,課題批準號:GS[2014]GHB0159,課題負責人:王亞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