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當代德育工作的傳承與發(fā)揚

      2015-05-30 17:05:35陳文麗
      出版廣角 2015年17期
      關鍵詞:道德教育傳統(tǒng)文化

      【摘要】魯潔先生是當代德育思想變革的先鋒和改革的指路人,她將道德教育與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繼承弘揚、與世界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的時代特點緊密結合,提出了諸多具有中國特色的教育理論,為我國德育研究奠定了基礎?!鹅o水流深見氣象——魯潔先生的教育思想與教育情懷》一書,集合了眾多學者對魯潔先生教育思想的研究成果和心得體會。本文主要對這些研究成果進行分析和研究,嘗試探索我國社會轉型期道德教育對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傳承與發(fā)揚的應有之義。

      【關鍵詞】道德教育;魯潔;傳統(tǒng)文化

      【作者單位】陳文麗,貴陽中醫(yī)學院。

      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越是經(jīng)濟高速發(fā)展的時期,人們對道德領域的關注度和內(nèi)在需求也越強烈。當前,隨著我國社會的不斷發(fā)展,各種思潮交織碰撞,各種文化互相影響,人們的思想意識領域存在更多的不確定性,這些都對德育工作提出了新挑戰(zhàn)。因此,我們有必要讀一讀《靜水流深見氣象——魯潔先生的教育思想與教育情懷》這本書。

      該書集合了眾多學者對魯潔先生教育思想的研究成果,從不同的角度對魯潔先生的德育思想進行了深入解讀和科學分析,具有極高的理論性和實踐性。魯潔先生作為我國道德教育領域的泰斗,始終治學嚴謹,篤學慎思,注重從道德教育的外部環(huán)境和內(nèi)涵入手,將道德教育與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繼承弘揚、與世界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的時代特點緊密結合,提出了諸多具有中國特色的德育理論,為我國道德教育研究奠定了基礎。對于廣大德育工作者來講,研讀此書,大有益處。

      一、德育教育應該創(chuàng)造性地繼承發(fā)揚中華傳統(tǒng)文化

      在中華傳統(tǒng)文化中,道德教育從來都是一個不可忽略的命題,也是古代士大夫階層成才入仕的重要條件?!抖Y記·大學》指出: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必先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而這一切的基礎就是修心,也就是道德教育。文化是民族的血脈,是人民的精神家園。隨著外來文化的不斷涌入,傳統(tǒng)的觀念不斷受到?jīng)_擊,德育領域出現(xiàn)很多疑惑和問題,解決這些問題,要靠人們的文化自覺。這種自覺應該以中華傳統(tǒng)文化為基礎,并對其進行創(chuàng)造性地發(fā)揚光大。

      首先,魯潔先生認為道德教育應該注重“知行合一”,提倡“道德教育生活化”。我國傳統(tǒng)文化向來注重教育的“知行合一”,始終認為“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倡導不僅要“讀萬卷書”,更要“行萬里路”。先生認為,不能單純從理論的角度去探討道德教育,而要從實踐中去探索德育教育。每個人的生活都是通過自己的實踐建構起來的,不是天生自成的。道德教育不能等同于“思想的改造”或“行為的養(yǎng)成”,而是要促使人在整體生命投入中去建構、重構自己的生活。對人來說,這種建構生活的活動也不是天生就會的,道德教育在這里就有了用武之地。也就是說,道德教育要通過受教育者身體力行的實踐去實現(xiàn),這與近代教育家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念有相似之處。

      其次,魯潔先生認為道德教育應該注重樹立典范,并從基礎教育抓起。我國傳統(tǒng)文化歷來注重對榜樣人物的樹立和宣傳,從“諸子百家”到“程朱理學”,從“三過家門而不入”到“岳母刺字”,這些杰出人物和事跡具有道德示范作用,深深植根于傳統(tǒng)文化之中,成為傳統(tǒng)文化和道德體系不可或缺的重要支撐。同時,道德教育從基礎教育階段抓起也是非常有必要的,最好在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尚未形成的幼兒時期開始對兒童進行德育工作。而對兒童的道德教育要從興趣入手,不能進行簡單的灌輸,特別是德育教材應是能夠與兒童對話的文本。魯潔先生的觀點和我國傳統(tǒng)文化中的兒童道德啟蒙教育十分契合——諸如《弟子規(guī)》《千字文》等兒童讀物中滲透了很多道德教育的內(nèi)容,淺顯生動易懂且廣為流傳。

      最后,魯潔先生強調德育教育應該因勢利導。當前,很多觀點認為,道德教育應該“回歸傳統(tǒng)”,應該對舊有的價值觀念和價值體系進行全盤的繼承,認為當前道德領域出現(xiàn)的諸多問題都是外來文化影響造成的,解決這些問題,辦法只有一個,那就是回歸傳統(tǒng),只有徹徹底底地回歸傳統(tǒng),加強對人性和欲望的約束,才能保持道德領域的先進性。魯潔先生對這類觀點并不認同,她認為道德教育不是強加給人的,而是要因勢利導、順勢而為的,道德教育要循著人性發(fā)展的軌跡去進行,而不能簡單地通過壓抑人性來解決問題。

      二、大膽進行道德教育的理論創(chuàng)新,為德育工作奠定基礎

      首先,魯潔先生能在道德教育中體現(xiàn)“以人為本”的理念是十分難能可貴的。魯潔先生認為道德教育必須是對“人”的教育,德育的目的是讓受教育者“成人”。換言之,道德教育從根本上說,是“使人成為人”的教育,就其具體目標來說,是“成就人的德性”的教育?!笆谷顺蔀槿恕?,前者是生物學意義上的人,后者則是社會學意義上的人,是關系中的人或者關系中的實踐者。因此,人是一種關系性的存在。這種關系性的存在表現(xiàn)在兩個方面:一是人與自然的關系,二是人與人的關系,即社會性。脫離了關系性存在的“人”,就不具有人的本質特點。因此,教育活動和道德教育活動要促進基于人的生存本性的自我超越,使“人”成為“人”。

      其次,“超越理論”是魯潔先生教育思想的精髓,其本意在于,人的面前有兩個世界,一個是現(xiàn)實世界,一個是可能世界,人的活動就是不斷地用可能世界去取代現(xiàn)實世界,不斷超越現(xiàn)實世界,這是人有意義生活的必然要求?!俺嚼碚摗钡南冗M性主要體現(xiàn)在三個方面:

      一是超越了“道德教育是為了協(xié)調人與人之間關系”的舊有理念。魯潔先生認為,重視德育自然性功能的發(fā)揮,以培養(yǎng)和塑造具有“完善倫理”的下一代,是時代向德育提出的新課題。魯潔先生在《試論德育的自然性功能》一文中曾經(jīng)指出,生態(tài)道德對人類生存和發(fā)展的意義至關重要,只重視社會道德而忽視生態(tài)道德是一種偏狹的倫理觀念和短視的教育觀點?;诖?,教育者應該從人和自然的關系入手,從生態(tài)道德觀出發(fā),引導受教育者為了人類的長遠利益,規(guī)范自己的道德行為。因此,道德教育不等同于人際關系教育,道德教育的目標應該更加深遠,要有前瞻性。

      二是超越了“道德教育是約束行為的準則”的舊有理念。魯潔先生認為,德育除具有發(fā)展功能外,還應該具有享用功能。所謂德育的享用功能,就是說受教育者在接受道德教育的過程中,不僅僅感受到德育的約束力,更能幫助自我實現(xiàn)精神上的需要,在實現(xiàn)的過程中體驗到滿足、快樂、幸福等心理感受,進而獲得一種精神上的滿足。應該講,這個觀點是對“以人為本”理念的拓展和延伸,認為道德教育不僅僅要從社會需求層面去考慮,更要從個人心理需求方面去關照。

      三是超越了“物質是德育發(fā)展必要條件”的舊有思想。魯潔先生認為,物質對德育發(fā)展有推動作用,但產(chǎn)生的負面作用也不可小覷。物欲在一定程度上阻礙著道德的發(fā)展,在一定程度上制約和束縛人的思想自由和認知自由,人的物欲表現(xiàn)出的科技至上、經(jīng)濟至上、消費至上等,卻對道德教育工作提出了新挑戰(zhàn)。當前,生產(chǎn)力的高速發(fā)展不會主動帶來社會意識的自我凈化和自我進步,必須要加強全社會的道德教育及相關干預,推動道德教育不斷進步,才能為社會發(fā)展提供動力。

      綜上所述,魯潔先生研究教育問題的出發(fā)點是構建在人性及人的發(fā)展基礎上的,正是循著這樣的思路,她呼吁:“我們的教育在當今世界歷史的進程中,要以一種世界性、世紀性的眼光,著力培養(yǎng)一代能夠走進世界歷史并推動歷史發(fā)展的主體”。因此,重視人的德育工作,是教育的自覺意識表現(xiàn)。

      魯潔先生道德教育思想的難能可貴之處,就是始終保持對道德教育研究的發(fā)展性和兼容性。在其治學的半個多世紀里,她始終篤學慎思,嚴謹細致,堅持與時代同步,與社會發(fā)展同步。同時,她的道德教育思想始終表現(xiàn)出一種超越年齡、超越時代的活潑感和先進性,表現(xiàn)出對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傳承和對外來文化的包容,這種治學態(tài)度更值得我們學習。

      [1]魯潔. 試述德育的自然性功能觀[J]. 教育研究與實驗,1994(2).

      [2]魯潔. 試論德育之個體享用性功能[J]. 教育研究,1994(6).

      [3]魯潔. 試析德育影響與德育效果[A]. 超越于創(chuàng)新[C].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4]魯潔. 道德教育的期待:人之自我超越[J]. 高等教育研究,2008(9).

      [5]王嘯,馮建軍等. 靜水流深見氣象——魯潔先生的教育思想與教育情懷[M]. 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7.

      猜你喜歡
      道德教育傳統(tǒng)文化
      什么叫美好的道德教育
      新教師(2023年12期)2023-03-14 10:11:29
      當代大學生信息道德教育探析
      整合校外教育資源 做好青少年道德教育
      甘肅教育(2020年20期)2020-04-13 08:04:22
      “微時代”道德教育面臨的挑戰(zhàn)與對策
      “圖書館+書院”公共文化服務模式探析
      科技視界(2016年21期)2016-10-17 19:36:43
      就陜西平面外宣出版物創(chuàng)意設計談幾點看法
      今傳媒(2016年9期)2016-10-15 23:08:14
      淺析日本“世襲政治”產(chǎn)生的原因及其影響
      考試周刊(2016年79期)2016-10-13 23:43:28
      大學生國學教育中相關概念辨析
      考試周刊(2016年79期)2016-10-13 23:22:24
      中國影視劇美學建構
      中國傳統(tǒng)文化與現(xiàn)代社會主義的和諧思想融合
      曲阳县| 二连浩特市| 三穗县| 汉中市| 阳春市| 宜城市| 临朐县| 绥芬河市| 财经| 固始县| 扬中市| 江口县| 潍坊市| 盐源县| 景德镇市| 尚义县| 哈巴河县| 益阳市| 获嘉县| 武清区| 高要市| 内丘县| 定陶县| 西乡县| 北票市| 安乡县| 长宁区| 郑州市| 盖州市| 广饶县| 阿图什市| 西丰县| 诸城市| 湾仔区| 阿拉善左旗| 广昌县| 南澳县| 荔波县| 修武县| 新郑市| 洪江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