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麗
【中圖分類號】G633.34???????????????【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95-3089(2015)17-0043-01
中小學是語文學習的基礎階段,隨著人們對作文的重視,中小學作文教學的目的也發(fā)生了根本的變化。教改發(fā)展到今天,我們的學生學習寫作的根本目的是為了在社會生活中能加以運用,滿足生存與發(fā)展的需要,而作為我們教師來講,如何通過作文教學,讓學生學會做人,學會正確客觀地看待事物,感受生活,這也是中小學寫作教學的首要任務。但在我們現階段的中小學作文教學中,仍然存在一些誤區(qū),如作文假大空等問題,如果不解決這些問題,勢必會導致學校作文教育與實踐生活的脫節(jié),使作文教育流于一種形式。在我們的作文教學中,我們重點從以下幾方面入手,有效緩解以上問題,使我們的作文教學得到越來越明顯的改善:
一、公民道德實踐活動與作文教學的有效整合,從根本上解決現今社會公民道德教育的空洞與學生所接受的現實教育之間的矛盾。
倒退到上個世紀六十年代,那個時候人們雖然生活上貧窮,但精神上卻空前富足,幾乎全中國的人都在學習雷鋒,人人懷著一顆美好的心靈快樂地生活。越過二十一世紀的大門,學雷鋒從全年退到了每年的三月份,即使在三月,學習雷鋒的號召也只是在學生中喊喊做做。我們不否認也有樂于助人的人,但畢竟是鳳毛麟角般地稀少。獨生子女的優(yōu)越生活和家長觀念的變化,使得大多孩子在家庭中接受的教育都是利己教育。在利己教育的影響下,孩子們凡事把“我”放在第一位,東西要挑大的,做事要揀輕的。在這種情況下,老師在要求學生寫無私奉獻助人為樂的作文,這就與學生現實生活中接受和培養(yǎng)出的利己觀念相矛盾了,作文也就只有抄寫應付了。
圍繞這一現象,我們開展了各種形式的公民道德實踐活動。通過活動,使學生的公民道德意識得到加強,徹底彌補了懂得教育的空缺,我們圍繞“培養(yǎng)學生公民意識,提高學生的社會責任感;轉變教育理念,構建現代公民教育體系”的課題研究目標,遵循實踐研究中學生自行設計出的活動計劃,從“對自己負責”、“對家庭負責”、“對社會負責”、“對國家負責”四個維度,開展了公民教育實踐活動。在安全教育活動中,學生懂得了寶貴生命來之不易,浪費時間就是浪費生命,最后學生們都根據活動寫出了“珍惜生命?做陽光少年”的活動感悟。
而我們開展的各種實踐感恩教育活動,則從情感上讓學生有了質的提升。從根本上解決現今社會公民道德教育的空洞與學生所接受的現實教育之間的矛盾。
在作文教學中,我們鼓勵他們根據實踐活動,在自己的作文中用真實的情感,尊重的態(tài)度,真實的內容來表達自己,而這些優(yōu)秀的寫作品質,也都是每一個公民在未來的社會生活與表達中所必須的品質。
二、開展多種形式的實踐活動,拓寬課程標準中作文題目的相應設置,使作文教學有聲有色。
課程標準對于不同學段的學生作文,都有不同的要求,這一點符合學生作文水平循序漸進的規(guī)律,但很多作文在具體要求中都有字數上的限制,這無形中給了學生以束縛。試想,造成的學生作文現象是:學生中聰明的,提前數好了格,標記了幾百字應該到哪個位置,然后再寫得時候一邊寫,一邊掂量,看還差多少字才符合規(guī)定字數。而大多數學生都是每寫幾句,數一數,有的學生作文不用數,一氣呵成,但寫完了之后才發(fā)現,離要求還差一百字,于是就搜腸刮肚,在已經結構完整的作文后面,糊上厚厚的一層文字泥巴。試想如此狀況下完成的作文,對學生作文水平的提高肯定是毫無益處。
此外,在學生作文題目的設計上,也有很多與學生的生活實踐相脫離的題目,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我們都明白,作文越是有感而發(fā),越具有感染力。如今的孩子,大多數的生活軌跡是脫離社會生活,只憑想象和道聽途說來寫作,如果能在作文教學中,有效結合學生的公民教育活動,既讓學生提高作文能力,又同時提高社會實踐能力,有效鍛煉自己。二者有效結合,一定會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其實,小學生從家庭到學校,所見所聞是有限的。法國雕塑家羅丹說過“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fā)現。”因此觀察是認識客觀世界,積累寫作素材的重要途徑。作為語文教師要在平時就注意培養(yǎng)學生仔細觀察的良好習慣,在我們的教學中,我們努力給學生創(chuàng)造更多的實踐體會,做到將作文教學與公民教育有效結合起來,使學生在取之不竭的社會生活中,找到作文素材,并通過自己的實踐活動和老師有效的指導,逐步樹立良好的公民道德意識。如我校開展“小鬼當家——做個有責任心的小主人”為主題的公民教育課題研究,建立了輪胎廠實踐活動基地,這些豐富的實踐活動,大大拓寬了孩子們的視野。同學們在活動中,紛紛走出學校,走進社區(qū),走向社會,他們拿起相機,開動智慧,用相片和文字,記錄下了他們真實的體會。這些活動開闊了他們的視野,提高了他們的能力,也將他們的體會作文帶進了下筆如有神的良好境界。
正所謂波清魚可戲水,境闊文能生風。公民實踐環(huán)境的開闊,勢必會給學生的作文學習帶來更大的動力。實踐也證明,教育的路從來就不是單一的,只有肯學習,愛鉆研,重視教育科研,才能在教育的天地里開辟更多的沃土,讓更多的教育之苗花團錦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