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聰
【摘 要】 了解中等職業(yè)學校學生語文學情的現狀應當成為教學設計的依據,可以為課堂教學設計提供重要信息也可以優(yōu)化為學生設計教學.教學設計是指在教學之前,運用系統(tǒng)的光電和方法,遵循教學過程的基本規(guī)律,對教學過程中各個環(huán)節(jié)、各種教學方法及教學步驟等,進行先籌劃,安排教學情境,以期達成教學目標的系統(tǒng)性設計。
【關鍵詞】 學情現狀;教學設計;創(chuàng)新主體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5)15-000-02
了解學生語文學情的現狀,可以為課堂教學設計提供教學設計提供重要信息;也可以依據學生的實際需要、能力水平和認知傾向,優(yōu)化為學生設計教學,更有效地達成教學目標,提高教學效率。構建高效的語文教學活動,首先要從教學設計的優(yōu)化開始。為學習設計教學便是教學設計理論的重要主張。
了解學生語文學情的現狀應當成為教學設計的依據。如果教師能把學生的基本情況都了如指掌的話,那么大多數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或障礙,都能得到行之有效地解決。因此,在語文課堂教學設計中,應當以學生為主體,全面掌握學生學情的現狀,根據學生的實際需要,分析教學內容、選擇教學策略、設計有效的教學程序,力求使學生在學習是有效的。
學情現狀表現一:中職學生學習語文的壓力、興趣驟減
課堂教學設計策略:嘗試激趣法教學
受擴招的影響,中職生源素質低,語文基礎不牢,對學習失去興趣導致課堂學無適所從。但我們要正確認識“普高熱”現象,即使地正確地引導。在具體的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全面了解學生的興趣、動機,教師要充分了解學生的心理需要,必須想方設法啟動學生的內驅力,并采取各種有力措施,把學生的興趣和需求納入合理的軌道,以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激發(fā)學生的內在學習動機。只有當學生對所學的內容產生興趣,形成了內在的需要和動機,他才能具有達成目標的主動性,教學目標的實現才有保證。
如:教學《守財奴》案例——把文學鑒賞引入語文課堂
教師可以從世界文學史上有四大吝嗇鬼(即夏洛克、阿巴貢、潑留希金和葛朗臺)形象入手,旨在明確鑒賞的重點是人物形象的塑造。四大形象并舉從橫向比較中顯示作品的審美價值與地位,激發(fā)鑒賞主體的閱讀興趣,促使鑒賞主體與作品文本的漸次接近。且看學生激趣的對葛朗臺的第一印象:
生1:搶女兒的梳妝甲(自私自利)
生2:歸還女兒梳妝甲(虛偽)
生3:臨死前看見法器的神態(tài)和動作(嗜金如命)
生4:臨死前每天都要看他的金子(占有金子)
生5:臨死前抓十字架(至死不變)
再如:教學《琵琶行》案例——讓討論型學習走進語文課堂
旨在來理解文章主體,也有效地培養(yǎng)了學生勤于思考、善于質疑、有疑心必解的個性品質,使教學呈現出勃勃生機,有了事半功倍的效果。例:
1、琵琶女為何選擇嫁給商人?[提示:是不是商人有錢?可不可以嫁給“董永”那樣的農民呢?]
2、她的選擇是自愿的好是無奈?[聯系現實社會生活談看法]
3、琵琶女值不值得同情?[提示:與大排檔賣藝女作比較]
4、白居易會不會愛上琵琶女?[提示:同情與愛情有區(qū)別嗎?]
教師針對性地設計一個或若干個有爭議或深層次的問題交學生討論。大家躍躍欲試,可以下位,可以串藝,暢所欲言,效果額佳。曾有一位同學在上《祝?!芬徽n時提出:“祥林嫂到底是怎么樣死的?”討論中?!坝械恼f是餓死的,有的人說是自殺死的,有的說是魯四爺逼死的,還有的說是老死的"等等。最教師肯定了大家的發(fā)言提出了自己的看法。這種教學打破了課沉悶的氣氛,激發(fā)了大家的積極性學生在這種充滿趣味的氛圍下,增長了知識和才干。
學情現狀表現二:中職學生知識結構零亂、能力水平偏低
課堂教學設計策略:嘗試自主法教學
中職學生的知識結構比較零亂而且表現比較膚淺,能力水平偏低,也在某種程度上限制了學生主體作用的發(fā)揮。能力水平是學生達成目標的基礎,教學實際要遵循教學規(guī)律,符合學生的知識建構,符合教學原理。教學成功的關鍵是學生能夠積極主動地學習,能夠有效地吸收和引用知識。教學設計要研究學生的知識起點、能力水平,要考慮升學的可接受性力求使教學內容和教學水準適合中職學生的知識水平和心理特征使學生能體驗到“跳一跳摘到桃子”的滋味。
教學設計理論強調,教學設計要從學生的現狀為起點。在教學設計中,只有從了解學生的現有狀況出發(fā),才可能提出切合實際的教學任務與具體目標,才能選擇恰當的教學策略和教學方法
如:教學《祝?!钒咐褜W習自主還學生以課堂教學
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把一篇難度較大的文章化繁為簡,傳輸給初步具有理性思維的中職生,并非易事。在教學中,我們可以嘗試讓學生做一回真正的主人即學生主講,教師監(jiān)督學生普遍反映,這種方法既激發(fā)了他們的學習興趣,有挖掘了他們的學習潛力。因而,要進行有效的語文教學設計,必須在對學生情況準確分析把握的基礎上,確定學生的起點水平,找準其起點水平與語文課程標準所規(guī)定的教學內容、教學目標間的差距,落實真正的教學需要,教學中才能真正提高效率。
如讓學生“做一回老師”。每篇課文,教師可以嘗試讓學生自己分析?!靶±蠋煛笨梢灾v述發(fā)表自己的見解,也可以設計題目問臺下同學,還可以讓同學提出疑問,當眾解答。如有位學生成功地上了一節(jié)課,把魯迅的《祝?!芬晃慕忉尩镁袟l。在分析完祥林嫂的性格特征之后,另有同學追問:“祥林嫂為什么沒有春天呢?”,“小老師”聯系課文的主題,胸有成竹地回答:祥林嫂春天死了丈夫;祥林嫂春天再嫁;啊毛春天被狼銜去;祥林嫂在初春死去。他的話音剛落,教室響起了一陣熱烈的掌聲。這位學生過了一次“老師癮”,把學生的主體性發(fā)揮地淋漓盡致。這種人人動腦、各個動口,給人以全新感覺的教學,教師教得輕松學生學得主動,在平等和諧氣憤中師生融為一體,取得“雙贏”效果。
學情現狀表現三:中職學生鐘愛網絡、多媒體
課堂教學設計策略:嘗試做法教學
經調查中職學生有70~80%的家庭有電腦但大多都用來玩游戲,或聊天,或看碟?;蚵犚魳罚粫r用來學習。要使學生學以致用網絡教學就已經成為現實只要我們稍加用心,即可為我所用,這就無形中提高了利用率。
如:教學《林黛玉進賈府》案例——引導網絡學習走入課堂教學
以建構主義的學習為知道,充分利用現代數學手段發(fā)揮學生的主體地位,引導學生進行網絡學習,培養(yǎng)學生自主搜集材料、完成知識建構的能力,達到學習目的
擬將學生分成若干組,每組學生自行選擇組別將要研究的一個問題,上網搜集材料,了解其他人對該問題的看法,同組同學相互討論,從中適當地選擇一些觀點,加以整理,形成各組的主要觀點。
多年來的教學實踐表明,中職學生喜歡在有人際交流的集體學習環(huán)境中學習,而且對信息的材料加工、處理貯存效果較好。在自制研究學習小組時,教師如能根據學生情況,將具有各自不同特點去研究分析問題,相互取長補短,可以幫助學生更深入、全面地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教學活動中,教師應結合考慮學生的認知傾向。根據學生的認知差異不斷改進教學法方法和教學策略,調整教學內容和教學目標努力做到因材施教。只有這樣,才有助于學生學習進步,體改委教學質量才能真正落到實處。
學情現狀表現四:中職學生個性鮮明、思維活躍
課堂教學設計策略:嘗試創(chuàng)新法教學
中職學生在心理方面的基本特征有:個性鮮明、思維活躍,樂于接受新生事物。而在傳統(tǒng)的教學中,教師把學生的這一優(yōu)點給抹煞了,往往把自己的理解請假給學生,較少關注學生在這個教學過程中如何去發(fā)展,因而失去了引導學生創(chuàng)新的可能。而新的教學設計思想改變了千篇一律的“字→詞→段落→中心”的僵化模式,突出了學生的主體地位,既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又能激發(fā)他們的創(chuàng)新精神.如:教學《祝福》案例——讓創(chuàng)新學習走進課堂教學
《祝?!菲遍L,結構又復制,不易教學。但可以另辟溪經,嘗試讓學生算經濟帳單、寫日記、編年譜、選小傳、寫評論、制作flash或許會起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先讓學生課前充分預習課文,布置學生在課文中找出提到“錢”的地方,替祥林嫂算算她的經濟帳單,從側面深入了解文章的主體思想。
或可代小說中的“我”寫日記充分把握小說總體結構。寫完日記,又可以知道學生寫小傳,準確分析這篇小說主題思想。
或編寫祥林嫂年(年齡)譜,或來一個質的飛躍: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準確把握小說的主題,也就是知道學生寫評論,發(fā)表自己的看法。如:祥林嫂有沒有春天?祥林嫂的死因究竟是什么?她是怎么被逼得一步步走上絕路的?是個人悲劇,還是社會悲???讓學生思考,要求升學宣寫要實事求是,以里服人。
學情現狀表現五:中職學生活潑沖動、自制能力差課堂教學設計策略:嘗試快樂法教學
中職語文的課堂現狀是:教師在講臺的“孤島”上揮汗如雨、口吐白沫,而學生或呼呼大睡,或竊竊私語,或聆聽音樂(隨身聽),或偷看閑書等等。教師埋怨學生難伺候,學生則大發(fā)牢騷,說來勢授課味同爵臘。因此,針對這種現象,我們可以嘗試快樂教學,借鑒明星和說書人表演來追求課堂活躍的氣憤。既輕松方便又受學生歡迎,有利于活躍課堂奇峰和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歡欣學生聽課激情。
如:教學《雨霖鈴》案例——讓快樂學習走進課堂教學,教學時教改傳統(tǒng)課堂教學,而是教會學生改寫《雨霖鈴》成劇本,并借助學校的攝影像機或學生自帶,拍成MTV,把文言文的苦盡可能化解為簡單平易,把枯燥乏味的內容在快樂中分解,就使學生不僅不至于興趣索然,反而在興致盎然中找到靈感,從而使學生達到學習的效果。
總之,在語文教學設計中,教師一定要立足于自己的學生,運用各種方法(問卷、談話、作業(yè)反饋、課堂觀察等等),全面地“吃透”學生的情況,真正從學生的實際需要、能力水平、認知傾向出發(fā)設計教學,才能選擇最佳策略,設計最有效的教學(討論、自主、研究、合作、創(chuàng)新、快樂等),積極實行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方法,激發(fā)學生獨立思考和創(chuàng)新意識,培養(yǎng)學生合作精神和積極探索、勇于實踐的能力,同時大力推進現代教育技術手段的應用這樣的教學才能取得滿意的效果,教學目標才能順利達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