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潤鋼
摘要:教師一言堂的教學方式會讓相當一部分學生學得被動,失去學習的興趣和信心,教學效率低下。本文通過分析提出若以人為本,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把課堂還給學生,則會讓課堂成為學生的樂園。
關(guān)鍵詞:課堂 教學改革 以人為本 合作
隨著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入,職業(yè)教育課堂教學可謂百花齊放。特別是專業(yè)課教學,不少老師嘗試了項目教學法、任務(wù)驅(qū)動法、仿真教學法、情境教學法、啟發(fā)式教學法、分層教學法、問題教學法、主題教學法、向?qū)Ы虒W法等,同時也進行了理論層面的探討。筆者結(jié)合自己從教十幾年的經(jīng)歷,談?wù)勛约旱目捶ā?/p>
一、課堂教學現(xiàn)狀
技校學生大多是中考的失敗者,無論學習方法、學習興趣,還是學習能力都屬于弱勢群體。他們學習基礎(chǔ)差,有一定的厭學情緒;年齡上屬于90后,以自我為中心現(xiàn)象普遍存在,叛逆、貪圖享受、好高騖遠是他們的共同特點。從初中到技校、從文化課到專業(yè)課,學習是一個跳躍的過程,對于他們來說無疑是有相當難度的。教師一言堂的教學方式,會讓相當一部分學生學得被動,失去學習的興趣和信心,導致課堂上睡覺、說話、玩手機甚至逃課等現(xiàn)象普遍存在,學生學習效率低下,教學效果差強人意。教師即使進行一些教學方法的改革如多媒體教學等,也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結(jié)果是教師、家長不滿意,學生畢業(yè)后用人單位不滿意。
二、對策
1.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
教育是使人成長、成人、成才的事業(yè)。課堂教學應(yīng)以人為本,使其更好地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需求,讓課堂成為每一位學生向往的地方,成為他們的樂園。教師要放下“師”的架子,把學生放在平等位置上去交流,了解每一位學生的情況,認真?zhèn)湔n,有針對性地開展教學活動。把課堂教學當成一次活動,當成學生個性化發(fā)展的體驗,而不是滿堂灌的講授、操作,這樣教學效果的提高才真正成為可能。陶行知先生說:“要學生做的事,教職員躬親共做;要學生學的知識,教職員躬親共學;要學生守的規(guī)則,教職員躬親共守?!薄霸诮處熓掷锊僦啄耆说拿\,便操著民族和人類的命運?!睆倪@個意義上講,就是以人為本。ISO9001國際認證體系認為,教師就是為學生提供教育教學服務(wù),學生就是服務(wù)對象,教學效果的好壞就是衡量服務(wù)質(zhì)量的標志。因此教師要從學生的實際出發(fā),以較好的課堂設(shè)計和課堂組織形式來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和主動參與的積極性,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主動學習,在愉快的活動中學習,在活動中提高職業(yè)能力。這樣不僅可使學生的潛能得以開發(fā)、個性得到張揚,而且達到了提高教學效果的目的。
2.把課堂還給學生
把課堂還給學生,就是讓學生做課堂的主人、做學習的主人。蘇聯(lián)學者雅各得欽說過:“重要的是創(chuàng)造一種生動活潑的課堂教學氣氛,使學生感到?jīng)]有思想負擔,大膽地、無拘無束地討論問題,論證自己的觀點,學會證明和反駁,只有這樣,講堂才會真正變?yōu)閷W堂,學生才有可能真正享受課堂?!?/p>
把課堂還給學生,就是以學生為主體,給學生留有足夠的思考、交流的時間,給學生足夠的動手活動的空間,給學生充分表現(xiàn)自我的機會,讓學生充分體驗成功的快樂。教師要讓學生參與到學習過程中,嘗試合作交流,主動學習探求、理解知識,掌握技能。所以教師要變“一言堂”為“群言堂”,努力營造民主、活潑的課堂氣氛,在這種氣氛中讓學生大膽表達。
如在焊條電弧焊實習課上,教師可以提出“電弧是怎樣形成的?”讓學生思考、討論。這個問題涉及電工學、金屬材料、化學、焊接工藝等相關(guān)課程,討論的過程是學生對所學知識的鞏固、升華、加深理解的過程,又為下一步操作做好準備?!霸鯓右??”通過教師演示,讓學生分組操作,學生互相評價,這樣把成功經(jīng)驗變成大家的經(jīng)驗,問題變成大家糾錯的方向。學生在比中學、學中比,互相促進共同提高。陶行知曾說過:“解放學生的頭腦,讓他們能想;解放學生的雙手,讓他們能干;解放學生的眼睛,讓他們能看;解放學生的嘴巴,讓他們能說。所以課堂上,學生永遠是主角?!?/p>
3.提高教師素質(zhì)
教師素質(zhì)是提高教學效果的關(guān)鍵。把課堂還給學生,教師要做的工作更多、更細致、更嚴謹。要求教師有過硬的專業(yè)水平、駕馭教材的能力、較強的組織能力、較好的語言表達能力、淵博的知識、愛人之心。在備課時,教師要根據(jù)學生認知情況和技能訓練的特點,關(guān)注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在課堂上,教師要提出學生感興趣的問題,啟發(fā)學生動手、動口、動腦,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引導學生積極思考,讓學生自己去發(fā)現(xiàn)問題,組織學生探究分析得出結(jié)論,使學生始終處于一種積極探究、尋求知識的主動學習狀態(tài)。
(作者單位:山西省陽泉高級技工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