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軼順
一、教學內(nèi)容
青島版小學數(shù)學三年級(下冊)第19~21頁。
二、教學目標
第一,通過觀察操作,開展看一看、折一折、剪一剪等活動,初步感受對稱現(xiàn)象,認識軸對稱圖形。了解軸對稱圖形的特點并能準確地判斷出軸對稱圖形。
第二,通過觀察、思考和動手操作,培養(yǎng)學生探索與實踐的能力,發(fā)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第三,逐步培養(yǎng)學生學會獨立思考、合作交流、自主獲取知識的能力。感受對稱美,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觀。
三、教學重、難點
通過觀察、思考和動手操作,初步形成軸對稱圖形的空間觀念。
四、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剪刀、彩紙,兩套學生用的圖形。
五、教學過程
1.游戲?qū)?/p>
由“給喜羊羊貼眼睛的游戲”導出課題,初步了解學生對“對稱”的理解。
2.探究新知,領(lǐng)悟特征
(1)提出問題
師:在我國有許多民間藝術(shù),老師今天就帶來了幾張民間藝術(shù)的圖片(剪紙、風箏、京劇臉譜),你們了解這些民間藝術(shù)嗎?看到這三張圖片,結(jié)合我們今天要研究的內(nèi)容,你會提出什么數(shù)學問題?生1:這些圖形是對稱的嗎?生2:這些圖形的兩邊是一樣的嗎?生3:什么是對稱圖形?師:從大家提出的問題來看,同學們是想研究這幾個圖形都有什么共同的特點對嗎?
(2)自主探究
師:針對這個問題,老師想把這個任務(wù)交給每個小組來研究,相信你們一定能通過小組合作解決這個問題。為便于同學們研究,老師把屏幕上的三個圖形的形狀畫了下來,每個同學的一號信封內(nèi)分別裝著這三幅圖。同時為了更好地幫助小組開展研究,老師有幾個溫馨小提示:①猜測這些圖形是對稱圖形嗎?②我們采取什么方法進行驗證?③根據(jù)我們的發(fā)現(xiàn),最后的結(jié)論是什么?請同學們打開1號信封,每個人選一張自己喜歡的圖形,先獨立思考,然后在小組內(nèi)進行交流。
(3)匯報交流
師:你們猜的是什么呢?生:我們猜這三個圖形都是對稱的。師:你們是怎么驗證的呢?生:用對折的方法。師:還有用其他的方法的么?看來同學們用的都是對折的方法來驗證的,這種方法簡單但很有效。(課件展示)對折后你們發(fā)現(xiàn)了什么?生:兩邊一樣大、形狀也是一樣的,左右兩邊都是重合的。師:你怎么理解重合呢?老師這里有個圖形,你們看對折后有沒有重合呢?這個重合與你手中研究發(fā)現(xiàn)的重合有什么不同呢?生:我們的是全部重合了,而老師的是部分重合了。師:全部重合,我們在數(shù)學上把他叫作“完全重合”。像這樣對折后兩邊能夠完全重合的圖形我們把它叫作“軸對稱圖形”。
(4)尋找生活中的對稱物體
師:在我們的身邊有這樣的對稱物體嗎?(學生舉例)有時我們的一個動作造型實際上就是對稱的。同桌之間互相做一個這樣的對稱造型,一個做、另一個同學判斷,做完后請坐好。
六、拓展練習,鞏固升華
師:我們曾經(jīng)學過很多平面圖形,這些平面圖形都是軸對稱圖形嗎?我們一起來判斷幾個平面圖形。(課件出示八個圖形)我們一起來回顧一下剛才的研究過程。開始我們進行了大膽的猜測——運用對折的方法進行驗證——得出的結(jié)論是:三個圖形都是“軸對稱圖形”。請同學們在二號信封內(nèi)找到相應的圖形,運用剛才的研究方法研究一下。(學生進行判斷,老師適時指導判斷的方法,重點指導判斷平行四邊形,進一步理解“完全重合”的含義。)通過剛才的判斷,這個平面圖形是不是軸對稱圖形?你們知道判斷的關(guān)鍵是什么嗎?
在我們的生活中有許許多多的對稱物體,我們一起來欣賞一下。(課件展示)同學們,欣賞了這么多對稱的物體,你想說點什么呢?對稱不僅僅會給人以美的享受,同時還有一定的科學性,眼睛對稱,會讓我們看得更準確,耳朵對稱,聽聲音會更加清晰,對稱的建筑物會更加牢固。同學們,感受完這奇妙的對稱,想不想自己動手也做一個對稱圖形呢?請看老師的要求。(出示提示)我們的桌子上有剪刀和彩紙,請充分發(fā)揮你們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剪出一個漂亮的對稱圖形。(展示欣賞,課件出示)下面的圖形從哪張對折的紙上剪下來的?請連一連。
七、拓展延伸、課堂總結(jié)
師:同學們,剛才我們在創(chuàng)造對稱圖形時都是用的對折一次的方法,我們可以嘗試著對折二次、三次,甚至更多次,感興趣的同學課下可以試著剪一剪。
今天老師和你們一起度過了快樂的一節(jié)課,感受到了對稱世界的神奇和美麗,課后,希望同學們利用我們今天所學的知識去創(chuàng)造出更多美麗的對稱圖形,去美化我們的環(huán)境,裝扮我們美好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