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海?オ?
[摘要]學生寄宿后離開父母,缺少交流和傾訴的對象,易導致心理問題。寄宿制學校要重視寄宿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通過營造富有人文氣息的校園環(huán)境和溫馨的書香寢室、知識講座、設立心理咨詢室、家校聯(lián)系等多種方式加強寄宿生心理健康教育。
[關鍵詞]義務教育寄宿生心理健康教育
[中圖分類號]G633.4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46058(2015)300108
隨著社會的發(fā)展和教育改革的深入,寄宿制辦學模式已成為學校發(fā)展的必然趨勢。針對寄宿制學校的特點,如何有效地進行心理健康教育,成為寄宿制學校教師關注的焦點。
一、寄宿制學校學生心理問題及成因
1.寄宿生活易導致孩子缺乏同情心、性格孤僻、沉默寡言、適應能力差?!皼]有親情的教育是一種殘缺的教育”。家庭教育在孩子成長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家庭是成長的搖籃,父母是最好的啟蒙教師。每個人來到這世界上最先接觸的是父母,父母無微不至的關懷滿足了子女的生理和安全需要。學生寄宿后離開父母,缺少交流和傾訴的對象,隔斷了孩子與父母情感的交流,每天都在學校的管理和約束之中,活動受到限制,易導致孩子成為沒有責任感、沒有價值觀、缺乏同情心、以自我為中心的情感貧乏的“孤兒”。
2.對學校環(huán)境不適應引起的逆反心理。孩子和父母生活在一起,養(yǎng)成了“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的習慣,離開父母的呵護,他們就不知所措。在家時父母的嬌慣,使孩子養(yǎng)成一種依賴思想,久而久之會產(chǎn)生逆反心理。
二、寄宿生心理健康教育對策
1.學校要重視寄宿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寄宿生一周五天在學校中度過,與學校和教師是接觸最多的。如果在學校教育中只注重學生的成績,而忽視心理健康教育,會使其心理矛盾更加突出,從而心靈受到無形的傷害。學校要重視寄宿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組織學生共同參與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興趣愛好,鼓勵學生參加有意義的活動,縮短學生和教師的心理距離,減輕心理壓力,使學生健康成長。
2.班主任要上好心理健康教育課。班主任是班級活動的管理者和組織者,也是學生心理健康的教育者。班主任要掌握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知識,要以班級為單位開展集體心理輔導;要營造班級心理環(huán)境,在耳濡目染中促進學生的心理健康發(fā)展;要保持積極、陽光的心態(tài),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對學生進行潛移默化的影響。班主任還要注重開展豐富多彩的趣味活動,讓學生有相互交流、表現(xiàn)自己的機會,充分展示自己的才能。
3.營造富有人文氣息的校園環(huán)境和溫馨的書香寢室。學校要重視校園環(huán)境對學生的影響,加強校園美化、綠化、凈化,要開展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活動,舉辦校園藝術節(jié),營造良好的氛圍,豐富學生的課余生活。優(yōu)美的校園環(huán)境、健康的校園文化,可以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形成健康的心理。
4.在學科教學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各學科教師要結(jié)合學科特點,立足于教材,把心理健康教育的任務有機融入教學目標中,寓心理健康教育于教學全過程。教師要創(chuàng)造性地設計教學,挖掘教材中的心理教育因素,將心理健康教育滲透于課堂教學的各環(huán)節(jié),使學生心理健康發(fā)展。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根據(jù)教學內(nèi)容創(chuàng)設情景,在尊重、信任、激勵、合作氛圍中構(gòu)建課堂教學,要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動性,引導學生參與課堂互動,開展多種形式的課堂活動,使學生在寬松、和諧的環(huán)境里健康成長。
5.開設心理健康知識講座,強化集體心理輔導。寄宿制學校應安排專人或聘請專家為學生進行心理健康專題講座,開展心理咨詢。在講座中,有目的地引入或創(chuàng)設生動具體的場景,使學生通過積極的情緒體驗,塑造和發(fā)展自我,引導學生健康成長。講座的內(nèi)容應涉及心理常識、青春期教育、人際交往指導,增強學生的抗挫折能力,幫助學生正確對待生活中的各種矛盾和壓力,樹立學生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
6.學校設立心理咨詢室,加強個別心理咨詢。寄宿生的心理是復雜、微妙的,學校要解決學生的困惑,須設立心理咨詢室,為心理有障礙的學生提供傾訴的平臺,排除學生的心理問題。讓學生到心理咨詢室,向心理教師傾訴或請教心理問題,或到心理咨詢室找一些娛樂活動,從而達到緩解壓力、解決心理障礙、提高心理健康的目的。
7.建立家校聯(lián)系制,引導家長關注心理健康教育。寄宿生與父母接觸時間少,教師要加強與家長的溝通。通過召開家長會、請家長進校園、家訪等形式,交流學生在校、在家的表現(xiàn)。了解學生的心理狀況,使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有機結(jié)合,引導家長為學生提供寬松、民主的家庭環(huán)境。指導家長建立積極健康的家庭文化氛圍與和諧的家庭人際關系,引導家長關注子女的心理需求,從而使學生心理素質(zhì)得到全面提高。
總之,寄宿制學校要重視寄宿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師要整合學校、家庭、社會各方面的力量,對寄宿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使他們能適應環(huán)境,有良好的人際關系,能正確面對挫折,充分發(fā)揮自己的能力,健康茁壯地成長。
(責任編輯斯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