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益
摘 要:識字是兒童由運用口頭語言向運用書面語言過渡的重要環(huán)節(jié),也是兒童進行閱讀和寫作的基礎(chǔ),而且識字有利于開發(fā)兒童的智力潛能。因此,在小學低年級階段就應努力培養(yǎng)學生的識字興趣,教授其識字方法,提高其識字效率,讓學生喜歡識字、主動識字。
關(guān)鍵詞:識字教學;閱讀能力;識字方法;識字興趣
漢字是中華民族五千年文明的瑰寶,是中華民族燦爛文化得以流傳的載體。掌握漢字是小學生學習的基礎(chǔ),是形成讀寫能力的首要條件。因此,在小學低年級階段就應努力培養(yǎng)學生的識字興趣,教授其識字方法,提高其識字效率,讓學生喜歡識字、主動識字。
一、小學生識字教學的重要性
識字是兒童由運用口頭語言向運用書面語言過渡的重要環(huán)節(jié),也是兒童進行閱讀和寫作的基礎(chǔ),而且識字有利于開發(fā)兒童的智力潛能。小學低年級是培養(yǎng)學生閱讀興趣、閱讀習慣、閱讀方法的黃金時間。閱讀能力的欠缺會形成小學生的理解障礙,最終會影響學生的語言表達及學習能力。
二、培養(yǎng)學生的識字興趣
興趣是學生接受新知的內(nèi)在動力。低年級學生專注度不夠,而且識字是一件單純枯燥的事情。教師應當根據(jù)學生的心理特點,營造識字的教學氛圍,充分調(diào)動學生識字的興趣和愿望。
1.了解漢字的演變過程,激發(fā)識字興趣
漢字由甲骨文而來,其演變擁有近五千年的歷史,其始于商代,歷經(jīng)甲骨文、大篆、小篆、隸書、楷書、行書諸多變化。教師可以利用投影儀讓學生了解商代刻在甲骨和鑄在銅器上的文字。雖然學生讀不懂這些象形文字,但是他們看到了這些四千多年前的新奇的象形文字是多么的激動啊!這樣既讓學生了解了漢字的歷史,也讓學生增加了學習漢字的興趣。
2.展示書法名家作品,激發(fā)識字興趣
中國五千年文化博大精深,教師在書法課上可以利用投影儀給學生展示些書法家的名品,如,《蘭亭序》《泰山刻石》等,讓學生從中感受到書法藝術(shù)的無窮魅力,進一步增強學生對學習漢字的興趣。教師也可以給學生講述一些通俗有趣的古今書法家勤學苦練,直至成名的故事,如,王羲之洗筆成墨池的故事,提高學生的積極性。
三、培養(yǎng)小學生識字能力之策略
1.利用多媒體,直觀呈現(xiàn)
小學生抽象思維能力差,老師可以利用多媒體來讓學生直觀地了解漢字的構(gòu)成。如,一年級“采”字的學習,我們可以利用多媒體直觀呈現(xiàn)由手的形狀,落到長著果實的樹上的過程,也就是“采”字的由來。配合著艷麗的色彩和動聽的音樂,學生的注意力就會集中在課堂上,對這個字的印象就會更加深刻。
2.學生自做卡片,激發(fā)主動參與
識字是枯燥的認知過程,但是如果我們給學生分配一些小任務,讓學生參與到主動識字的過程中來,學生的識字效果會更好。比如,我在講授三年級下冊《驚弓之鳥》時,我讓學生自己做一些識字的卡片。本課中的三個生字“弓”“箭”“弦”,學生興高采烈地畫出了弓箭的圖畫,并在上邊標注了漢字。在進行這一任務過程中學生釋放了童心,也增加了記憶效果,體會到了主動參與的快樂。
3.利用游戲,寓教于樂
學生的注意力集中的時間較短暫,一味強加記憶,效果不會很好。因此,在教學中設(shè)計一些學生喜歡的游戲來引導他們記憶漢字。
“風車轉(zhuǎn)轉(zhuǎn)轉(zhuǎn)”是我常用的一種識字游戲。把教材每一組四篇課文的生字集中起來。讓學生輪流轉(zhuǎn)動風車,指針停留的地方就是這個學生的識字任務,我們可以將漢字設(shè)計為朗讀、組詞、造句等任務讓學生來完成。
比賽背誦漢字兒歌也是好的識字方法。比如:一人大,二人無,無字出頭就夫,夫字兩點夾夾夾,夾字站好來來來。這樣在順口的兒歌中學生就會牢牢地記住其中的生字。
4.歸類識字,舉一反三
在形聲字的教學過程中,我們要教會學生給其歸類,幫助分析它的形旁的表意作用。比如,在教授二年級上冊《我們成功了》時,本課有“揮”“揚”“擁”“抱”四個提手旁的生字,老師可以告訴學生“扌”旁表示與“手”或“動作”有關(guān),并鼓勵學生拓展些其他的提手旁的漢字。學生會積極補充如“拉”“推”“扣”等字,舉一反三,學生的學習效果會更好的。
5.鼓勵課外閱讀,在生活中學習
學生生活在這個多彩的世界中,隨處都是學習的機會,他們也擁有著強烈的好奇心,我們要鼓勵學生利用身邊的一切機會去識字。學校中同學的姓名、校名、校訓、標語牌等都是學習的機會。社會環(huán)境中超市、街頭廣告、對聯(lián)、商店名稱等都能幫助學生識字。我們還要鼓勵學生多讀一些課外書,如,《阿提凡的故事》《木偶奇遇記》《伊索寓言》《魯濱遜漂流記》等。學生的記憶力非常強大,有時雖然是囫圇吞棗的閱讀,但也能儲備知識,積少成多。
總之,在教學中我們要讓學生懂得漢字是中華民族文明與智慧的結(jié)晶,讓學生擁有民族自豪感。教學中教師要變枯燥為生動、變單一為多樣,讓學生感受到識字的快樂。讓學生接受傳統(tǒng)文化的熏陶,培養(yǎng)學生對祖國語言文字的熱愛之情。
參考文獻:
[1]李濤.淺談小學語文識字教學[J].學周刊,2010(11).
[2]劉新平.如何提高小學生的識字效率[J].教育藝術(shù),2010(12).
?誗編輯 董慧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