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斯喬
【摘 要】伴隨時代的發(fā)展,社會結構主體已經(jīng)呈現(xiàn)出信息化的大趨勢,在新的形勢下,其對人才的要求主要趨向綜合化,創(chuàng)造化,在這種大前提下,本文通過探討高中物理教學怎樣從以課本為基準的傳統(tǒng)的“教與學”教學模式轉變?yōu)橐环N“討論互動”教學模式,且以“互感和自感”教學為例,闡述了其如何應用。
【關鍵詞】高中課堂;物理教學;互動教學
高中的物理知識已有一定的難度與高度,因此高中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往往會產(chǎn)生畏難情緒,以致于阻礙了其前進的腳步,而以個體為單位的學習方式往往會因其自身原因而導致其失去繼續(xù)學習的興趣、信心與動力。
一、內(nèi)涵、特征及意義
“討論互動”模式教學是以學習課程為準,師生之間或學生之間以合作的方式探究學習的過程。相對于滿堂灌、滿堂聽的傳統(tǒng)教學有很大的優(yōu)勢。
1.表現(xiàn)方式靈活多樣
“討論互動”教學模式的方式多種多樣,它或以演講形式,或以課堂小組形式,或以同桌之間,或以集體討論等形式展開,靈活多樣,不拘一格。
2.激活課堂,激發(fā)興趣
“討論互動”教學模式的整個課堂充分體現(xiàn)了以學生為學習主體的理念,為學生創(chuàng)設展示自我的舞臺,讓學生從個體的圍城中走出來,真正參與課堂,融入課堂。
3.開放課堂,實現(xiàn)資源共享
在此教學過程中,將學生從個體認知中解放出來,將學生個人的學習體驗與群體的學習經(jīng)驗融合在一起,與大家共享學習所得,實現(xiàn)資源共享的創(chuàng)面。
4.增強學生多方面的能力
運用此模式可以使學生的社交能力、發(fā)散思維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等多種能力得到加強,這樣就有助于開展全面的素質(zhì)教育。
二、以“互感與自感”教學為例
為了形象直觀地說明其整個教學模式,筆者就以“互感與自感”教學為例,分別從更換角色,組建課堂小組,多媒體教學等方面加以說明。
1.從聽到講,互換角色
教師在此模式的教學中,首先是要改變師生在課堂里的角色。過去的課堂是老師講學生聽,而我們“討論互動”的課堂應是學生講老師與學生一起聽一起討論一起探究一起得出結論。其實學生在自我表達互相交流的過程就是其對知識把握過程的再現(xiàn),學生在自我的表述中能很清楚地認識到自己對知識的掌握度,從而引發(fā)學生主動進行思考;同時也是教師感受教學效果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老師可以搜集出學生不易掌握的教學點,然后組織學生共同探究解決,甚至可以由已經(jīng)掌握這個知識點的個別同學進行講解,而老師則可以充當幕后導演的角色,這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自信力更可以讓學生體驗到成功學習的快樂。
2.組建小組,以小組形式進行試驗
學習小組是“討論互動”教學模式課堂的基本單位,所以要科學組建合作學習小組。而高中物理知識相對其他科目而言較難理解,且很抽象,因此所組建的小組要能讓優(yōu)等生的才能得以施展,中等生得到鍛煉,后進生得到幫助,從而互相促進、共同提高。所以在組建小組時教師要遵循兩個原則:
①在充分了解學生的基礎上根據(jù)組內(nèi)異質(zhì)、組間同質(zhì)的原則,按不同的性別、能力、性格、興趣愛好、交往人群和學習成績按4~6人組成一個小組。
②根據(jù)學生的要求及教學實踐進行微調(diào),爭取讓每人都有合作伙伴。
通過組建這樣的學習小組來實現(xiàn)其“互動性”,使學習成為真正意義上的個體內(nèi)在需要和追求。這樣,既能提高學生學習成績,又使學生適應未來社會發(fā)展對人才的要求。
3.引進科技手段,利用各種媒體教學
信息技術的快速發(fā)展,已經(jīng)改變了人們的交往方式。通過多媒體,計算機等進行視頻教學,遠程互動,或以社交網(wǎng)站形式進行作業(yè)課練,皆可以提高學生的興趣,加快學習的速度。與此同時,也能使其在整個學習過程中,潛移默化的掌握運用網(wǎng)絡技術進行知識面的拓寬,進行知識的深化,也可以讓其在這種開放式的更大量的信息中學習整理編織知識,對知識進行重組,將其潛在而初步的知識結構進行更新轉換,使其內(nèi)在的知識體系得以完善。
三、在實踐教學中應注意的幾個方面
1.以傳統(tǒng)教學為基礎,逐步進行
由于傳統(tǒng)教學模式根深蒂固,所以在將其轉換為新的“討論互動”式教學模式過程中,要注重循序漸進,因勢利導,如同醫(yī)學上的小劑量服藥進行疾病治療一樣,漸漸增加這種學習方式,不要追求一次性過渡到位,以免造成學生的慣常思維與惰性習慣……
2.小組合作學習中教師的定位
在“討論互動”教學模式中學生占據(jù)了主體地位,那老師是不是可以退之千里了呢?其實不然。表面上看課新課堂似乎沒有老師存在的必要了,然而這恰恰是對老師的管理能力的高要求即要達到此時無師勝有師的境界。這就要不斷提高教師的誘導與指導作用,要從更寬,更廣,更深的層次上來教育學生。
3.情感與知識并重
偉大的人格才能造就偉大之人物。高中這個學齡段的孩子正處于人生觀和世界觀的形成期。特別是在新的現(xiàn)代化條件下,孩子們所面臨的誘惑實在是太多太多,所以在教給學生知識的同時別忘了對其人格的培養(yǎng)。
總而言之,筆者通過對于“討論互動”教學模式的內(nèi)涵及意義介紹與說明,分析了開放式學習與信息共享式的互相補充性學習等,并從實際經(jīng)驗出發(fā),以“互感與自感”教學為例,真實的再現(xiàn)了該學習模式對于學生主動能力的提升,在此互動式學習過程使其想象能力,思維能力等得到了訓練。對其將來成為社會型的實用人才頗為有利。
【參考文獻】
[1]楊瓊玉.談如何把握好高中物理教學中的互動環(huán)節(jié)[J].課程教育研究·新教師教學,2012(12)
[2]呂正業(yè).淺談高中物理“探究互動”式習題教學[J].物理教學探討,2012(10)
[3]白一杰.高中物理“雙主互動”探究式課堂教學方式的探索與思考[J].教學交流,2012(08)
[4]李琳玲.“活動單導學”教學模式下高中物理課堂學習小組的組建[J].中學教學參考2012(32)
(作者單位:福建省尤溪第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