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春紅
如今,學生的動手能力、自主學習探究能力越來越受到關注,我們教師要克服片面追求學生考試成績的思想,在努力做好教學工作的同時,關注學生的全面發(fā)展。信息技術是一門知識性和技術性相結合的基礎性學科,作為初中的一門必修科目,如果教師積極進行教學研究,就會發(fā)現信息技術在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方面發(fā)揮著重要作用。那么,我們教師如何通過信息技術的教學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呢?
一、要注重對教材內容的挖掘
信息技術教師如果只是為了完成教學任務,教師可以很輕松地給學生進行講解與示范,一節(jié)課的教學很容易完成,這樣的結果就是把知識完全灌輸給學生,學生除了機械性地學習操作外,什么都沒有學會。作為教師,我們應多讀教材,挖掘更深層次的內容,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在傳授給學生知識的同時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才能適應新形勢下的教育教學工作。比如,信息技術八年級下冊第7課《圖表看變化》,我在上這節(jié)課之前,充分考慮到學生現有知識水平對圖表的概念及使用能理解到什么程度、對圖表涉及到的一些術語是否掌握等,把任務布置下去,讓學生在課前預習時把這些問題解決,這樣既拓展了學生的知識層面,培養(yǎng)了學生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又為本課教學的順利實施奠定了基礎。
二、要讓學生真正參與到課堂教學中
學生是課堂教學的主體,課堂的一切活動都是為了適應、利于、促進和發(fā)展學生的學。教師應全面掌握學生的學情,結合教學內容精心設置任務,讓學生能夠積極踴躍地參與到教學中,讓學生在這一過程中發(fā)揮創(chuàng)造性,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被充分調動起來后,其學習熱情會更高。在學習新知識時,我通常不著急講授與示范,而是先問:誰會?你愿意告訴大家嗎?你能示范一下嗎?你還有別的方法嗎?這樣,一些學生便會充滿自信地走上講臺,介紹自己的見解、示范操作方法,形成自由探索的良好氛圍,在這種環(huán)境中創(chuàng)造性思維容易得到激活。比如,在講解Word軟件中插入圖片和藝術字時,我在上前一節(jié)課文字錄入編輯的基礎上,把這一節(jié)課的內容完全交給了學生,只是布置了一個任務:為即將到來的母親節(jié)設計一張卡片。在課堂時間內,我只是巡視,適當地進行指導,幫助學生解決小問題,看到他們一個個認真、激動的樣子,我感到很欣慰。
三、要引導學生利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信息技術教師要端正心態(tài),正確認識信息技術學科,初中信息技術就是要讓學生掌握必要的知識和技能,能夠服務于學習和生活,為將來進一步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它不是強迫性的學習過程,而是輕松愉悅的交流過程。我在教學過程中非常注重引導學生利用當前所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比如,在講解電子表格的數據統(tǒng)計后,我讓學生主動幫助老師統(tǒng)計每天的小組測試成績;在講解數據庫基礎知識后,我讓學生統(tǒng)計自己班級同學的相關資料,建立一個班級數據庫;在講解幻燈片的制作后,我讓學生幫助任課教師制作教學課件等等。學生在完成這些任務的同時,知識得以鞏固和拓展、各種能力得以提升、創(chuàng)造性得以發(fā)揮,他們真正體驗到了成功的喜悅。
四、要開展課外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能力
每周有限的信息技術課總會讓一些對信息技術著迷的學生意猶未盡,信息技術活動課恰恰可以彌補這一遺憾,它打破了課堂教學的局限性,學生既可以有自己的學習進度,也可以在活動課上進行探討和交流,使思路更開闊、更清晰,碰撞出思想的火花。信息技術課程的實踐性與應用性使信息技術課外活動的內容更為豐富,形式更為多樣。比如,可以開設計算機硬件常識活動課,讓學生自己動手組裝計算機,熟悉常用設備的性能,處理常見計算機故障,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還可以開展計算機操作技能比賽,比如網站制作、文字錄入、圖像處理、數據整理等,讓學生在比賽活動中主動學習計算機知識和技能,并將所學知識指導于實踐。在課外活動課上,教師要適當加以點撥和總結,并對學生的表現適時鼓勵表揚,讓學生得到展示的機會,使學生的自我成就感得到滿足,為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產生奠定基礎,同時,還能達到互相欣賞、互相學習、互相鼓勵、互相促進的目的,形成良好的學習氛圍。
在信息技術飛速發(fā)展的今天,學生的信息素養(yǎng)與創(chuàng)造性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不是一兩節(jié)課就能解決的問題,而是我們教師的重要任務,是貫穿于每節(jié)課、每個教學設計、每項教育教學活動之中的,需要我們加強學習,不斷反思,加強實踐,尋找更好的教學方法,創(chuàng)造良好的教學氛圍,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得到更好的發(fā)展。
(責任編輯 馮 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