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平 趙亮
摘 要:文章研究了不同加熱溫度對合工鋼S2M脫碳層深度和脫碳組織的影響。結(jié)果表明,700℃以下,S2M鋼表面不會產(chǎn)生脫碳層,超過700℃以后,其脫碳層深度隨著加熱溫度的升高逐漸增大,在700-900℃加熱時,脫碳組織以全脫碳層為主,而且全脫碳層深度在800℃達到最大值;在950-1050℃加熱時,脫碳組織以部分脫碳層為主,總脫碳層增加十分緩慢;但是超過1050℃加熱時,總脫碳層深度又開始明顯增加。綜合各方因素考慮,S2M鋼線材軋制時的加熱溫度應為950-1050℃。
關(guān)鍵詞:合金工具鋼;脫碳;線材;組織
合金工具鋼S2M線材主要用于制造六角扳手、螺絲批頭、氣動起子等小型五金工具器件,在生產(chǎn)過程中,最常見的問題是線材脫碳較為嚴重,造成這些工具器件的表面硬度達不到要求,使用時易磨損失效、壽命低等現(xiàn)象,為此,用戶對原材料S2M鋼線材的表面脫碳提出嚴格的要求,以保證材料熱處理后的表面硬度。
根據(jù)脫碳的基本原理及Fick擴散定律,影響鋼脫碳的因素有化學成分、加熱溫度、加熱時間和爐氣氣氛等。該合工鋼的碳含量雖不是很高,但由于含有較高硅、鉬合金元素,提高了碳在奧氏體中的活度,增大擴散系數(shù)[1-2],所以S2M鋼的脫碳傾向仍較大。但鋼的化學成分和實際生產(chǎn)條件如加熱時間和爐氣氣氛的調(diào)整范圍有限,文章主要對該合工鋼的脫碳層深度與加熱溫度的關(guān)系進行了試驗,研究分析其脫碳特性,以指導線材的生產(chǎn)實踐。
1 試驗方法
本試驗選用的材料為表面經(jīng)盤剝后的無脫碳S2M鋼試樣若干個,規(guī)格尺寸為Φ8mm×60mm,其化學成分見表1。
表1 試驗S2M鋼化學成分(質(zhì)量分數(shù),%)
試驗采用空氣電阻爐加熱,將試樣分別加熱到650-1100℃范圍內(nèi)、以50℃為間隔的不同溫度下,進行保溫4小時,然后取出試樣空冷至室溫,采用金相法在光學顯微鏡下檢測脫碳層深度。
2 實驗結(jié)果與討論
2.1 加熱溫度對合工鋼S2M脫碳的影響
圖1和圖2分別為S2M鋼試樣經(jīng)不同加熱溫度下保溫240分鐘的脫碳組織形貌和脫碳層深度變化曲線。
圖2 S2M鋼不同加熱溫度下的脫碳層深度變化曲線
由此可看出,在650℃下加熱保溫4小時,S2M鋼試樣邊緣處組織形貌仍與基體組織基本一致,未見明顯的脫碳組織,如圖1a。在700-800℃加熱時,隨著溫度的升高,其總脫碳層深度逐步增加,試樣邊緣的原奧氏體等軸晶,逐步被垂直于表面的柱狀鐵素體晶粒替代,且與基體界限明顯,脫碳組織以全脫碳層為主,過渡區(qū)域的部分脫碳層非常狹小,且全脫碳深度在800℃最深,約為300μm,如圖1b、c、d。在加熱溫度達到為850-900℃,在完全脫碳層鐵素體區(qū)域里面,出現(xiàn)十分明顯的珠光體含量減少的部分脫碳層區(qū)域,總脫碳層深度急劇增加,如圖1e、f。當加熱溫度950-1000℃時,總脫碳層增加十分緩慢,且脫碳組織以部分脫碳層為主,完全脫碳層很薄且變化很小,如圖1g。而溫度達到1050℃,總脫碳層深度又明顯增加,達到約720μm,脫碳組織為完全脫碳層和部分脫碳層組成,且網(wǎng)絡(luò)狀鐵素體由表及里逐步減少,如圖1h。
2.2 合工鋼S2M脫碳特性的討論
在不同的加熱溫度下,S2M鋼試樣邊緣脫碳深度和組織形貌的發(fā)生著明顯的變化:在650℃下加熱,試樣表面不發(fā)生脫碳。在700℃-900℃范圍內(nèi)加熱,即為S2M鋼的α+γ兩相區(qū)內(nèi),脫碳與相變同時發(fā)生、并相互促進。室溫下,該合工鋼的組織為P+少量F,當加熱溫度超過700℃,試樣表層開始產(chǎn)生脫碳,奧氏體中碳含量降低,平衡被打破,為了重新達到平衡時的碳含量,將析出鐵素體,析出的鐵素體將沿著原始組織中未轉(zhuǎn)變的先共析鐵素體繼續(xù)生長,隨著脫碳的進行,鐵素體量逐漸增多,并形成厚度均勻的全鐵素體組織[3],即脫碳主要為完全脫碳層,而當加熱溫度超過了共析轉(zhuǎn)變點時,且碳原子的擴散系數(shù)進一步增加,脫碳繼續(xù)進行,在緊臨全鐵素體組織區(qū)域里面,形成珠光體含量減少的部分脫碳層。
而在950℃及以上溫度加熱時,S2M鋼為奧氏體的單相組織,脫碳只在該單相區(qū)中進行,試樣自表至里碳濃度呈連續(xù)性分布,直至與基體碳濃度一致,這種含碳量線形變化的奧氏體在室溫下呈現(xiàn)出“鐵素體+珠光體”的部分脫碳組織[4],而碳含量趨近于零的最表層,即完全脫碳層很薄。
當加熱溫度超過1050℃,釩的碳化物幾乎全部溶解,其對晶界原子的釘扎作用越來越弱,增加了碳的活度[5],碳的擴散速度進一步加快,表現(xiàn)為總脫碳層深度再次明顯增加。
鋼在加熱過程中產(chǎn)生脫碳的同時,也會產(chǎn)生由擴散控制的氧化,根據(jù)脫碳氧化基本原理[1],當鋼加熱達到某高溫時,可能會出現(xiàn)脫碳層明顯降低。但對于該合工鋼來說,試驗中加熱溫度達到1100℃時,總脫碳層深度仍未出現(xiàn)下降,而隨著溫度繼續(xù)升高,鋼坯氧化燒損嚴重,晶粒粗大,對實際生產(chǎn)的成品組織性能、成材率等產(chǎn)生不利影響。
綜合以上各方因素考慮,S2M鋼線材軋制時,鋼坯的加熱溫度應選用950-1050℃,同時提高加熱速度,縮短在700℃-900℃范圍內(nèi)(α+γ兩相區(qū))的時間,總的加熱時間在確保透燒的情況下盡量縮短,將有利于成品線材的脫碳層深度的控制。
3 結(jié)束語
(1)合工鋼S2M在700℃以下加熱,表面不會產(chǎn)生脫碳層,超過700℃以后,其脫碳層深度隨著加熱溫度的升高逐漸增大,在700-900℃加熱時,脫碳組織以全脫碳層為主,而且全脫碳層深度在800℃達到最大值;在950-1050℃加熱時,脫碳組織以部分脫碳層為主,總脫碳層增加十分緩慢;但是超過1050℃加熱時,總脫碳層深度又開始明顯增加。(2)綜合各方因素考慮,S2M鋼線材軋制時的加熱溫度應為950-1050℃。
參考文獻
[1]朱應波.鋼在加熱時的脫碳數(shù)學模型[J].特殊鋼,1989(3):1-4.
[2]田俊,薛順,成國光,等.中低碳高強度彈簧鋼成分對表面脫碳的影響[J].金屬熱處理,2013,38(5):60-63.
[3]王麗萍,柳洋波,張瑋,等.60Si2Mn彈簧鋼全脫碳的影響因素[J].金屬熱處理,2014,39(3):7-12.
[4]肖金福,劉雅政,張朝磊,等.彈簧鋼55SiCrA脫碳規(guī)律的研究[J].金屬熱處理,2010,12(35):94-98.
[5]崔娟,劉雅政,黃學啟.中碳彈簧鋼加熱過程脫碳特性的試驗研究[J].熱加工工藝,2007,36(20):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