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顛來
[摘 要]在中考思想品德總復習的過程中,教師要探究近幾年中考命題趨勢,制定復習計劃、夯實基礎知識、研究考綱考點、關注社會熱點、精講精練,引導學生把握答題技巧,追尋高效復習策略。
[關鍵詞]中考 命題 高效復習 策略
[中圖分類號] G633.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6058(2015)160081
如何在初三第二個學期這么有限的時間內進行高效的復習,對初三學生提高中考成績至關重要。下面談五點具體的做法供大家參考。
一、制訂計劃,掌控復習節(jié)奏
在近百天的時間里,要復習完初中五本教材和時事,這就要求教師對時間進行合理規(guī)劃,掌控好復習的節(jié)奏。這幾年我們常用的是三輪復習的方法。
第一輪復習時間為3月初到4月底,約兩個月,復習完進行第一次質檢。這一輪復習的內容應緊扣《考試說明》,以單元為順序,注重基礎知識的積累和鞏固,精講精練,特別對每單元一些易錯易混的考點進行重點講解,并設計成試題進行反復訓練。第二輪復習時間為5月初到6月初,約一個月,復習完進行第二次質檢。這一輪復習應圍繞題型專題、時政熱點專題和中考模擬題三大模塊進行專項訓練,引導學生掌握專題解題方法,提高學生的作答能力。第三輪復習時間為6月初到中考前,約二十天,復習完剛好應對中考。這一輪復習首先要注意收集平時學生做過的錯題、各地質檢試題和考前有關命題的信息,然后設計幾份綜合模擬題,讓學生考前熱身。其次要根據(jù)中考命題特點,對學生進行考前指導,減少非智力因素導致的失分現(xiàn)象,提高復習效率。
二、夯實基礎,構建知識網絡
當前各地中考思想品德試題的命制雖取材靈活、形式新穎,側重考查學生的知識遷移能力,但無論如何變化,都遵循“題在書外,理在書中”的命題原則,都比較注重對教材基礎知識的考查。因此,我們在復習時要注重夯實基礎,構建知識網絡。
在第一輪復習時,要從橫向出發(fā),按年級、單元、課、框題的順序,把基礎知識全面系統(tǒng)地梳理一遍,引導學生掌握教材的知識體系,形成知識網絡。在第二輪復習時,要從縱向出發(fā),打破年級、單元、課的限制,對五本書二十個單元內容的呈現(xiàn)順序進行必要的調整,以專題的形式按“是什么”“為什么”“怎樣做”的思路對相同領域的知識進行整合,從整體上把握每個考點之間的內在聯(lián)系,便于學生在考試時查得快、查得準。
三、研究考綱,把脈中考動向
考綱是中考命題的依據(jù),是考試的“指揮棒”,對中考復習有著重要的導向作用。在第一輪復習時教師首先應仔細研讀考綱,理解領會考綱中三維目標的要求。不同目標要求主要通過一些動詞(認識、理解、懂得、掌握、知道、運用等)指向學生學習的不同水平,并且內在地包含了知識內容緯度。其次要對考綱呈現(xiàn)的例題進行研究,懂得不同題型的解題方法和新題型的解題策略。
教師應把脈中考動向,重視對當?shù)亟鼛啄曛锌荚囶}所涉及的考點進行分析,領會高頻考點,關注新增、刪減或修改的考點,將這些信息滲透到總復習課中,提高總復習的針對性和有效性。
四、關注熱點,聯(lián)系學生生活
關注社會熱點,倡導學以致用,是新課標的內在要求,也是思想品德學科的內在特點。隨著中考思想品德命題不斷地人文化和生活化,以時政熱點為素材的試題命制在中考試題中都有所體現(xiàn)。因此在第二輪專題復習時,教師應對一年來具有代表性且普遍受關注的國內外重大時政熱點進行收集和梳理,切實把握這些熱點話題的來龍去脈,圍繞“是什么”“為什么”“怎樣做”去復習,復習時做到有條理、多角度、多層次。
當然,教師平時也要留意當?shù)匕l(fā)生的一些重大事件,如取得的經濟成就、改善民生的舉措、涌現(xiàn)出來的模范人物等。選取其中一個或幾個專題作為切入點,讓學生對家鄉(xiāng)的政治、經濟、精神文明建設等方面進行思考,找到這些熱點話題與教材的結合點,設計成地方專題,引導學生立足教材、關注生活、知鄉(xiāng)愛鄉(xiāng)。
五、規(guī)范作答,把握答題技巧
首先應加強審題能力訓練。復習時應引導學生掌握審讀材料、提取材料和問題中有價值的關鍵詞或中心詞的方法。讓學生根據(jù)材料所反映的問題,聯(lián)系教材相關考點,尋找最佳答案。也可以讓學生帶著問題重讀材料,將材料與考點有機結合起來,找準答題的角度,確定答案要點。其次應加強答題能力的培養(yǎng)。復習時應把近幾年中考所涉及的不同題型讓學生在考前進行全面系統(tǒng)的訓練。如認識、理解、啟示、感悟、說明、辨析、評析、點評、建議、倡議等不同題型,其作答要求是不一樣的,有的回答“是什么”,有的回答“為什么”,有的回答“怎樣做”,也有的三種都要回答。這些不同類型的主觀題解答方法雖不盡相同,但也有規(guī)律可循,學生應通過反復訓練來掌握。對一些開放性典型例題可進行練后反思,收集個別錯題,進行深度剖析,再反復訓練,直到會做為止。在組織答案時,要做到條理性、層次性、規(guī)范性、簡潔性相統(tǒng)一。
總之,教師在復習備考的過程中,要探究中考命題趨勢,整合教材知識,精講精練,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責任編輯 袁 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