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樹華
[摘 要]《東施效顰》是學生接觸的第一篇文言文。根據(jù)小學階段古詩文的教學要求,注重通過猜讀、對照讀等形式,讀出意味和情趣,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讓學生熟讀成誦;同時,在讀中讓學生感受文言文的特點,體會文本側面烘托的寫作方法,認識到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產(chǎn)生一種民族自豪感。
[關鍵詞]教學實錄 文言文 興趣 特點
[中圖分類號] G623.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9068(2015)16-004
【課文】
東施效顰
西施病心而顰其里,其里之丑人見而美之,歸亦捧心而顰其里。其里之富人見之,堅閉門而不出;貧人見之,挈妻子而去之走。彼知顰美而不知顰之所以美。
【學習目標】
1.激發(fā)閱讀文言文興趣,初步學會猜讀、對照譯文讀,并能熟讀成誦。
2.初步感受文言文特點,體會側面烘托寫法,讀有所悟。
【教學實錄】
一、初讀文言文
(一)揭題激趣,理解題意
師:同學們,今天這堂課,我們一起來學習一篇課文,讀——
生:《東施效顰》。
師:這是一個成語故事,相信絕大多數(shù)同學都知道。誰來說說?(學生簡述故事)
師:故事講得很簡短,能不能稍微講具體一點,比如這西施到底是犯的什么?。繓|施怎么學的?周圍人是什么反應?(學生具體講故事)
師:你看,同樣一個故事,剛才那位同學說得非常精煉,而這位同學又說得非常具體。咱班語文水平高啊,一個故事兩種說法都不容易!同學們說的過程中都提到了一個詞——(板書:模仿)“模仿”就是課題中的——
生:效。
師:(指著課題)東施模仿西施——
生:皺眉頭。
師:學什么不好,學人家生病。西施皺眉是自然的,是美的,東施模仿她就變得——(板書:美——丑)
師:都是誰惹的禍?
生:模仿。
(二)初讀課文,簡介出處
師:今天我們學的這篇課文啊,內(nèi)容跟大家剛才說的差不多,但是表達不太一樣。同學們好好地去讀一讀,看看文言文給你留下的第一印象是怎樣的。(學生自讀)
師:說說給你的第一印象。
生1:文言文很短。
生2:我想給他補充一下,我覺得文言文它是言簡意賅的。
生3:文言文讀起來很有韻味。
師:同學們對文言文的第一印象非常真切。這篇文章啊,是兩千多年前莊子的作品。莊子何許人也?一起讀——
(出示。學生讀:戰(zhàn)國時期哲學家,道家學派的創(chuàng)始人之一)
師:他有一部書,書名就是用他的名字命名的,一起讀——
生:《莊子》。
師:這部書里面有我們熟悉的名言,誰來讀?(出示,指名學生讀)
生:(齊)“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天地與我并生,萬物與我合一?!?/p>
師:還有我們熟悉的很多寓言故事——
(出示,學生齊讀)
生:《邯鄲學步》《井底之蛙》《東施效顰》。
(三)教師范讀,學生評價
師:文言文有著特別的韻味兒,讀好的話很是享受的!想聽老師讀嗎?注意老師是怎樣停頓的。(教師配樂讀。學生鼓掌)
生1:老師讀得似停非停。
生2:有些字老師讀得很重。
二、讀出理解
(一)讀出理解
師:想知道老師怎么讀得這么好嗎?告訴你一個訣竅,首先要理解好文言文的詞句。至于怎么理解詞句,方法多的是。(出示)
(學生自讀,組內(nèi)交流)
師:很想聽咱班同學讀書的聲音。第一句,誰來?其他同學仔細聽。有怎樣的朗讀,背后就有怎樣的理解;讀得好不好,就看理解得準不準。咱們班同學的語文水平高與低,我只要看她讀完之后,大家有沒有反應就知道了。她哪兒讀得好,哪兒讀得不好,總會有反應的。
(一個學生讀。讀完后學生紛紛舉手)
師:嗯,有反應了。
生:她讀的總體很好,但是我要糾正一個錯誤,她把“西施病心而顰其里”讀成了“西施病心而其顰里”。
師:“顰其里”和“其顰里”你看看,意思一樣不?
生:不一樣。
師:為什么?你告訴她。
生:“顰其里”呢,是在街巷里面皺著眉頭,然后“其顰里”呢,就是皺著……皺著眉頭……
師:哈,反正就是意思不對了,是不是?所以,理解得怎么樣,就會讀得怎么樣。孩子,你把第一句再讀一下。
生:(有感情地)“西施病心而顰其里”。
師:現(xiàn)在是不是讀得很好?來,接著評價。
生:我認為她讀得再慢一點就更好了。
師:有沒有哪一處讀得特別好的?
生:我覺得她把“丑人”和“美之”兩處著重讀了。她這樣讀可以體現(xiàn)兩者的差別。
師:什么差別?
生1:丑和美的差別。
生2:一個是天使,一個是地魔。
(眾人笑)
師:就是一個美,一個丑,是不是?他換了一種說法。對比地讀,這樣很有感覺,很好!誰能像她這樣讀,讓我聽得出這么豐富的信息?
(一個學生讀。讀完學生鼓掌)
師:為什么鼓掌啊?
生:這位同學她讀得連而不斷,很有韻味。
師:老師感覺她讀得好像斷了,好像沒有斷,好像斷了……唉,我也搞不清嘞。(眾人又笑)她分明就是連著,沒有斷哎,是不是給點建議啊,有些地方可以斷一點,來。
生1:我覺得她一個勁地讀完,可以稍微停頓一會兒。
生2:比如說“西施病心而顰其里,/其里之丑人見而美之”。
師:聽到了嗎?這是句和句之間要注意停頓。那句子內(nèi)呢,有沒有該停頓的地方?
生:她應該在“西施病心而顰其里”的“病心”后面稍微停頓一下。(讀)“西施病心 / 而顰其里”。
師:聽到了嗎?,我們再請她讀一下,好嗎?
(學生再讀,進步很大)
師:這時候才應該有掌聲。(眾人鼓掌)你看,站在這兒就有進步!很好,第二句誰來?好,那個女孩兒,就是你,注意,這次姜老師不提醒大家了。聽!
(出示第二句,學生讀)
生:聽了她的朗讀,我想給她提個建議,就是“之走”的 “走”原本是跑的意思,所以應該讀得快一些,希望她能采納我的意見。(學生示范讀)
師:嗯,有感覺。
生:我覺得她讀得非常好,我也要給她一個建議?!皥蚤]門而不出”這個“堅”要讀重一點兒,我想給她示范一下。(學生讀)
師:把門再關緊一點。孩子,再讀?。▽W生又讀)
師:緊多了,是不是啊?朗讀就是這樣,讓大家你一評,他一評,就讀好了。第三句,誰來?
(一個學生讀。部分學生鼓掌)
師:“長”耳朵的孩子就是不一樣。
生:他在“彼知”和“顰美”之間斷開來了。還有一處應該停,我來給他示范一下。(學生讀)
師:你聽懂了嗎?有個地方要停頓,她為你糾正了一下。孩子,你要說為什么這兒不要停頓?不僅僅光讀。
生:因為這個“彼”就是指東施的意思,所以這里不能斷開。
師:(恍然大悟狀)你再試一下。(學生讀)
師:有感覺了,就要這樣讀。
師:這兩個同學已經(jīng)讀得非常好了,我們一起來讀。(學生齊讀)
(二)整體讀
師:真想聽同學完整地讀,誰來?(指名一個學生)來,老師給你配樂。讓我們把心靜下來,聽文言文首先要把心靜下來。
(學生讀得很好,掌聲)
師:不要光為別人鼓掌,也要為自己鼓掌。來,我們一起讀。(學生齊讀)
三、讀出情趣
師:沉浸在同學們讀書聲里,這種感覺真好!
(一)看圖體會
師:(出示插圖)看看眼前的東施,看看她的模樣,看看周圍人的反應,有的——
生1:有的趕緊離開。
生2:有的拉著小孩往家跑。
生3:有的連忙把門關上,就怕把她的霉氣沾到身上。
師:還有的——
生:還有的差點嚇得哇哇大哭。
師:用一個詞形容一下眼前的東施——
生1:奇丑。
生2:擺弄騷姿。
生3:佯作痛苦。
師:姜老師也帶來好多詞,我們一起來讀讀。
生:(齊)裝腔作勢、扭腰擺臀、無病呻吟、矯揉造作。
師:我們再齊讀,記住這一刻的東施。(學生齊讀)
(二)對比讀
師:把這種描寫送進文中去讀肯定很有意思。對比著讀一讀,然后組內(nèi)再討論討論作者這樣寫的原因。(出示)
(組內(nèi)學習)
師:很想聽聽各組的想法。
生:我們小組認為第二句比第一句更加好,因為第一句作者是正面描寫東施模仿西施的樣子,而第二句通過路人的表情來表現(xiàn)東施那奇丑無比的樣子。
師:這是他們組的想法。你們組呢?
生:她說得很好,但我們組還有補充。第二句是從側面來烘托出東施很丑,見了東施人人都趕忙離開。
師:還有補充嗎?
生:我們非常認同他們的想法,也覺得第二句從側面寫,更加突出了東施的丑。
師:聽出來了,東施現(xiàn)在怎么丑,怎么寫都寫不盡,于是,作者干脆就不直接寫了,就是你們說的什么方法來的——
生:(齊)側面烘托。(板書)
(三)拓展讀
師:這種方法在文言文中經(jīng)常會用到。(出示《陌上桑》片段)本文初中才會學到,你們今天先睹為快,自己讀。(學生讀)
師:讀出側面烘托了嗎?
生:文中寫了路邊的人,他們都放下手中的農(nóng)活,看羅敷。
師:哪些旁邊的人???
生:(齊)行者、少年、耕者、鋤者。
師:羅敷怎么美我們都沒有看到,但是通過旁邊人的反應,我們能夠感覺到她的美;(結合板書)東施怎么丑,我們其實也沒有真正見過,但是通過旁邊人的反應我們就能夠感覺到她的丑,記住這個描寫。讀——
(出示。學生齊讀)
生:“其里之富人見之,堅閉門而不出;貧人見之,挈妻子而去之走。”
(四)回扣主題
師:全文共三句話,作者莊子想說的最重要的一句應該是——
生:“彼之顰美而不知顰之所以美?!?/p>
師:一起讀。(學生齊讀)
四、讀出意味
(一)情境練寫
師:任何人對一件事情都會有自己的想法。這里,莊子表達了他的想法。其實啊,街坊鄰里看到東施這樣子,是看在眼里急在心上啊。于是,有好多友善的人給東施勸說。請同學們拿起筆,擇填一個身份,勸勸東施。
師:勸人要注意勸人的口吻,更要注意勸人的話語。字要寫端正,人就要坐端正。(學生練寫)
師:很想見識咱們班同學筆下的文字。誰來?(投影一個學生所寫的內(nèi)容)我們先看看這位吳三叔怎么說。誰來說說?
生:我覺得他的字有點兒擠了,看不太清楚。
師:(拍著男孩的肩膀)記住啦,其實字本身寫得不錯,因為想寫快點,所以就擠在一起了。以后要注意了。
師:聽吳三叔讀,看他怎么勸的。希望能得到全班同學的幫助??梢詭椭薷模部梢詭椭由弦粌删?。(刁難狀)當然,前提要看同學們寫作水平的高低。
生1:東施啊東施,你不要盲目地去模仿,那樣只會使你更丑。你要記?。褐挥凶稣嬲淖约翰攀亲蠲赖?。
生2:我覺得他最后一句說得挺好的,“只有做真正的自己才是最美的”。但是,我還想幫他加上一句:“不要一直模仿西施,到最后別走火入魔了?!?/p>
師:還有嗎?
生:因為他選擇的是吳三叔,所以后面可以再加一句“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眾人掌聲)
(二)熟讀成誦
師:大家看,短短的文言文給我們這么多啟發(fā),很有意思,是吧?文言文其實還有更多有趣兒的表現(xiàn)。它原本是沒有標點的。
(出示沒有標點的原文。學生讀)
師:不簡單,沒有標點也能讀得這樣好!文言文不僅沒標點,很多時候還豎行排列。誰再讀?
(出示豎著排的沒有標點的原文。學生讀)
師:兩千多年的莊子時代,人們是用篆書來書寫的。來,我們一起來讀。
(出示篆書作品。學生齊讀)
師:你們連篆書也認識啊,不簡單!文言文是不是很有意思???
(三)總結全課
師:孩子們,下次遇上文言文,你們想怎么學?
生:下次遇到文言文,我想先把它讀通,然后再一句一句地理解它的意思。
師:有分有合,嗯,這是一種學法。還有——
生:我覺得學文言文,心里肯定要帶著猜測來讀。
師:是的,猜讀也是應該具備的方法。還有其他方法嗎?
生:還有就是要瞄準一些關鍵詞語來理解。
師:攻克難點,很好!
(四)布置作業(yè)
師:同學們,姜老師給你們帶來了學著讀文言文的機會。老師給你們帶了《莊子》集這本書里節(jié)選出的精彩寓言,全是文言文,還有譯文。課后幾個人聚著讀讀。下課!
(責編 韋 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