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基英
摘 要 閱讀是提高學生各科學習能力和拓寬視野的先行軍,但外來務工子女原來在農村的生活條件有限,他們的閱讀面窄,閱讀興趣不濃,閱讀習慣沒有養(yǎng)成,因此,培養(yǎng)他們的閱讀能力,是我們就職于外來務工子女就讀學校的老師應該思考的問題。
關鍵詞 語文教學 閱讀 能力培養(yǎng)
中圖分類號:G623.2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5)12-0105-02
閱讀是提高學生各科學習能力和拓寬視野的先行軍,但外來務工子女原來在農村的生活條件有限,他們的閱讀面窄,閱讀興趣不濃,閱讀習慣沒有養(yǎng)成,因此,培養(yǎng)他們的閱讀能力,是我們就職于外來務工子女就讀學校的老師應該思考的問題。
一、培養(yǎng)閱讀能力,語文教師延伸語文課堂是起點
我們學校的孩子,他們原來生活在農村,教學條件差,手上只有老師發(fā)的課本,他們在與城里孩子做一樣的練習時,綜合能力和概括能力就有了明顯的差距,這就要求我們在語文課上要引導學生去閱讀,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為此,我想到的首要任務就是要延伸語文課堂的魅力。在教學《竊讀記》時,我引導學生在反復讀中體會文中“我”竊讀的滋味,“我”為什么總想起國文老師的話:“記住,你們是吃飯長大的,也是讀書長大的?”孩子在不斷的讀中,產生進一步走進“林海音”的想法,我就抓住此契機,引導孩子閱讀《城南舊事》。在教學《小苗和大樹的對話》一文,我鼓勵學生像文中的“苗苗”一樣,當一回小記者,去采訪身邊有學問的人。他們采訪后,我明顯地感覺到課間看課外書的孩子多了,在走廊上追逐打鬧的少了。孩子們告訴我:他們尊敬的校長、老師等都喜歡與書交朋友,他們也要向有學問的人學習——多讀書。這樣語文課堂就成了學生閱讀的一個起點,讓他們主動走進閱讀的世界。
二、轉變家長對閱讀的態(tài)度是根本
由于外來務工子女的父母大多忙于生計,不重視孩子的閱讀。在這樣的情況下,學校利用召開家長會的機會,請來專家進行“閱讀的重要性”“如何培養(yǎng)孩子的閱讀能力”等專題講座,我在班上也一直強調閱讀對孩子學習的重要性。通過不斷地努力,部分家長慢慢地重視學生的閱讀了。例如上學期我班孩子讀《時代廣場上的蟋蟀》和《夏洛的網》這兩本課外書時,班里有11個家長陪孩子讀完了,其他孩子的家長也能靜下心來聽孩子談閱讀后的感受。家長對閱讀態(tài)度的轉變,極大激起了孩子的閱讀興趣,孩子與我聊天的領域也拓寬了,不再是家里的“老黃?!被颉靶∷疁稀绷耍侵腥A上下五千年的歷史、恐龍時代、諸葛亮……我班的閱讀題也越做越好了,所以轉變家長對閱讀的態(tài)度是培養(yǎng)孩子閱讀能力的根本。
三、閱讀習慣的培養(yǎng)是關鍵
每天走進教室,我手上除了教科書外,還會拿上其他的課外書,孩子見老師喜歡讀書,也喜歡湊過來看。放學后,孩子回家后處于無人管的時間很長,想要一個小學生習慣去做一件事,那需要這件事本身具有很強的吸引力。首先,每天在校,我都會和孩子說:“快樂成長,快樂閱讀”;其次,孩子到校后,我會問一下孩子昨天晚上在家讀了什么書;然后,對堅持讀書的孩子進行當面鼓勵加分,并利用QQ家長群進行表揚,以此鼓勵愛讀書的孩子。就在這一天天、一月月中,孩子的閱讀習慣慢慢地養(yǎng)成了,伴著閱讀習慣的養(yǎng)成,孩子也慢慢地獲得了閱讀的樂趣。有了興趣,反過來也就更鞏固了閱讀習慣,從而最終達到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的目的。
四、正確的閱讀指導是保障
引導學生讀什么、怎樣讀,是培養(yǎng)學生閱讀能力的一個有力的保障。低年級的學生思維還是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可以引導他們去讀一些圖文并茂的繪本,例如《動物王國大冒險》《了不起的狐貍爸爸》《格林童話選》等。中年級的學生,可以引導讀《有趣的科學》《講給孩子的中國地理》《讓太陽長上翅膀》等;高年級的學生了一定的閱讀能力,可以讀《狼王夢》《科學家工作大揭密》《我們的母親叫中國》等。針對中高年級的學生,要求他們每次讀書,都要動筆墨,勾畫出自己喜歡的句子或摘抄一些名言警句、精彩生動的詞語、段落,并在自己的寫作中恰當地運用。隨著學生年齡的增長,可以指導學生采取精讀或略讀的方式去讀。例如,對自己學習有指導作用或是自己感興趣的文章,不能讀得太快,要逐字逐句地讀,特別是一些影響理解整篇文章的句子,要仔細地推敲;對不影響理解文章的一些句子,可以略讀,這樣精讀與略讀結合起來,才能獲得自己所需要的信息和知識。
總之,我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把這些孩子們帶進書的世界,讓他們在書的海洋里盡情地遨游,去探索他們想探索的一切,如能引導一部分學生以書為友,那將是我作為一名語文老師至高無上的榮譽。
參考文獻:
[1]周燕.以趣為徑讓學生愛上閱讀[J].成功(教育),2012,(08).
(責任編輯 劉 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