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琴
【摘 要】所謂素質教育,就是要全方位抓好德、智、體、美各方面的均衡發(fā)展。隨著社會的進步,國家從成功申辦2008北京奧運會開始,對社會各界的民眾特別是祖國未來的在校學生們,提出了“全民參與,我運動,我健康,我快樂”的號召。對于職業(yè)高中重在學習一技之長后就進入社會參加工作的學生們,體育課程成了一門鍛煉學生體質,培養(yǎng)個性,發(fā)現和發(fā)揮特長的科目。我在體育教學管理中,從學生實際出發(fā),以提高學生身體素質為基礎,按教學大綱要求,結合學校運動場地來選擇學生適合和喜歡的體育課程教學,放眼未來,努力拓寬學生的體育視野,培育學生個性,積極發(fā)現和發(fā)展學生體育特長,為學生以后的就業(yè)提供專業(yè)選擇或輔助作用。
【關鍵詞】運動 體育 個性 特長
一、以提高學生身體素質為基礎,重視體育教學準備,提升學生對體育課程的參與性、配合性
毛主席說過:“身體是革命的本錢。”沒有健康的體魄,做任何事情都是空談,而要想擁有強健的身體,就必須運動鍛煉起來。體育又稱體育運動,是人們遵循人體的生長發(fā)育規(guī)律和身體的活動規(guī)律,通過身體鍛煉、技術訓練、競技比賽等方式達到增強體質、提高運動技術水平、豐富文化生活的目的的社會活動,也是對于所有有組織或無組織參與,通過使用、維持或改進體能,為參與者提供娛樂的競技性身體運動的總稱。職業(yè)高中的學生畢業(yè)即將面臨就業(yè),就更需要好好地為以后的工作打好健康身體的基礎,好好地學好體育課程。體育教育者有責任和義務盡心盡力安排好體育課程。任何課程都是循序漸進的,體育也不例外。每次體育課程開始前,我都會關注天氣預報情況,將教學場所確定好,提前跟學生溝通好課程安排內容,提醒學生著寬松透氣的運動裝、布鞋或運動鞋,帶毛巾和水瓶,特殊情況及時報備請假等。充分的課前準備工作,大大提高了學生體育課程的參與性和配合性,為教學開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也為學生參加體育運動,增強身體素質,提供了必要的條件。
二、按教學大綱要求,根據學校及學生實際情況,參考學生建議,增加學生感興趣的相關體育課程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最直接的學習動力,是健康美好的情感。著名教育理論家夸美紐斯說過:“興趣是創(chuàng)造一個歡樂和光明的教育環(huán)境的主要途徑之一。”興趣是積極探究某種事物或進行某種活動的傾向。要想較好地完成體育教學大綱任務,就需要提高學生對體育課程的興趣。職業(yè)高中學生青春活力十足,自我個性化十足,完全地聽從教學安排是不容易的。為此,我根據學校的教學場地實際情況,參考學生對體育教學內容的建議,壓縮教學內容,在學生完全掌握好教學項目后,增加學生感興趣的內容作為自主選擇教學項目,如適合人身自保的散打、柔道,女生喜愛的健美操、流行的廣場舞等。期末考核時,我將教學專業(yè)內容占50%考核成績,興趣愛好的自選式內容占40%考核成績,平時紀律和教學表現占10%考核成績,考核成績由我和學生不記名投票來綜合評定,公平,公正,讓學生對教學內容更有興趣,更有信心,更主動。
在教師節(jié)感恩合演中,看著學生們根據實際情況編排的“小蘋果(體育版)”,歡樂明快的節(jié)奏中,穿插著體育教學中的各種動作,聽著學生們感性地唱著那溫暖的歌詞,讓我欣慰而自豪。原來我選擇的教學方法是有效的,學生沒有辜負老師跟家長的期望。能培育學生學習和興趣愛好,雙贏雙收,這樣的教學方法是可以持續(xù)完善進行的。
三、培養(yǎng)學生的體育個性,積極發(fā)現和培育學生的體育特長,為以后擇業(yè)做準備
個性,是指一個人在生理素質和個性心理特征的基礎上,在一定的社會歷史條件下,通過社會生活的實踐鍛煉與陶冶,逐步形成的觀念、態(tài)度、習慣與行為等。個性是一個人比較穩(wěn)定的生理、心理素質和社會行為特征的總和。個性并不是社會環(huán)境的消極產物,而是人類在掌握社會經驗和周圍現實的活動中,通過動機、興趣、理想、信念等內部世界體現出來的。因此,體育教學對于職業(yè)高中學生的個性培養(yǎng)是有著比較有利和積極的意義的。體育也是直接性格的行為表達之一,職業(yè)高中的學生已進入青春期,其身體形態(tài)、機體的代謝功能都已日趨完善,他們具有旺盛的精力、蓬勃的朝氣,能較好地適應外部環(huán)境變化,其生理和心理在不斷地趨向成熟。根據職業(yè)高中學生好動、好勝、自控能力不強等特點,通過體育教學內容中的技能鍛煉,不但能提高身體的整體協調性,把學生身體的各種機能潛力體現出來,對性格的堅持和忍耐性有著良好的輔助性,更能及時地發(fā)現和培養(yǎng)學生體育相關特長,造就獨特的性格特點,形成個性,進而持續(xù)培養(yǎng)相關的體育特長,擁有體育一技之長,在參加工作后,更能協調溝通,活躍工作氛圍,也能讓工作壓力得到良好的釋放。國內外很多研究表明,學生時代所獲得的體育鍛煉的經歷,到成人工作后能夠促使其積極地參加相關體育活動,而且在運動中不可缺少的體力、技能、勇敢、果斷、靈敏以及機智等品質,可以在同輩群體中受到較高的評價,讓以后的工作、生活更順利。
綜上所述,對于職業(yè)高中的體育教學管理,要從學生實際出發(fā),以提高學生身體素質為基礎,按教學大綱要求,結合學校運動場地來選擇學生適合和喜歡的體育課程進行教學,放眼未來,努力拓寬學生的體育視野,培育學生個性,積極發(fā)現和發(fā)展學生體育特長,為學生以后的就業(yè)提供專業(yè)選擇或輔助作用,努力把每個職業(yè)高中學生打造成社會需求的特色個性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