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慶才
【中圖分類號】G633.5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5)04-0175-02
一、課題的提出:
課堂教學是學校教育普遍采用的基本的教學活動方式。課堂教學過程的展開、教學目標的實現(xiàn)乃至師生關系的真正確立,大多在課堂教學這一特定的時空中完成。課堂教學是學校的“全息體”,其主渠道、主陣地的地位和作用早已為人們認同和接受。
1999年底國家教委提出“減輕學生過重的學習負擔”的要求,這對課堂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長期以來教學實踐和研究,形成了豐富的課堂教學理論;當代教育學、心理學理論的發(fā)展更為本課題研究提供了富有指導意義和時代特征的理論資源。參加本課題研究的教師在長期的教育教學實踐中,充分認識到課堂教學在學校教育系統(tǒng)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并采取了切實有效的措施,推動課堂教學改革。
國內外已總結了許多成功經(jīng)驗,構建了各具特色的課堂教學模式。如美國教育家布魯納提出的“通過發(fā)現(xiàn)學習”理論及其模式;德國教育界提出的“范例教學”。在教學實踐中,機械地模仿他人的某一種模式不能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本課題的研究將在恪守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這一教學思想的前提下,結合自身實際,充分吸納現(xiàn)有成果,形成具有靈活性、開放性的課堂教學基本模式。
二、課題涵義:
“互動式教學模式”是指實施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教”和學生“學”兩個過程互相作用的整體性動態(tài)過程。其內涵表現(xiàn)為教師的主導施教和學生的主體認識相輔相成的課堂活動,即“教”和“學”之間相互聯(lián)系、相互促進、有序發(fā)展的整體性活動。在教師的引導下,讓學生在設置的情景中體會和體驗教學內容,從而激發(fā)興趣,通過“讀、議、講、練”加深理解。在課堂教學活動的全過程中,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和作用,面向全體學生,著眼整體素質,切實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和質量。具體實施步驟表現(xiàn)為:
(一)讀
指引導學生閱讀地理課文重要內容、景觀描述、音像資料、圖表資料等,通過閱讀獲得地理信息,使學生對地理事物有一感性認識。
(二)議
通過閱讀的內容組織學生展開討論,由學生總結地理事物的規(guī)律,了解地理知識在生產、生活中的實用性,并增強地理知識與其它學科之間的內在聯(lián)系。
(三)講
一方面是指在教師指導下的學生講,提高學生的分析能力和口頭表達能力;另一方面是指教師的講,使學生明確課堂的教學目標,理順整堂課的思路,化難為易、化繁為簡,傳授好的學習方法、記憶方法,拓展思路,培養(yǎng)創(chuàng)新意識。
(四)練
針對教學目標,設計形式多樣的訓練題穿插在整個課堂教學過程中。訓練題的設置,難度要有一定的層次,使大多數(shù)學生都能在訓練中獲得成功。
三、實施內容及操作措施:
(一)前期測試:
1.測試試卷一份。
2.各班測試成績清單一份。
3.實驗對象為2012級初一新生,學生來源為濟南市槐蔭區(qū)薄弱小學,學習成績居濟南市中下水平為主。學校在新生分班時實行平衡分班,各班的入學成績差異很小,對所有入學新生進行一次初中地理知識的摸底測試。從測試的情況來看各班地理知識雖存在差異,但差異并不顯著。考慮到教師任課的情況,以及實驗操作及實驗對照的可信度,將(1)、(2)、(6)班選定為實驗班。
(二)運用多媒體教學與“互動式”模式教學對照實驗:
實驗㈠
1.地球的自轉——多媒體課件的制作及運用。
2.課堂練習卷一份。
3.各班測試成績清單一份。
4.實驗結果分析:
(1)、(2)、(6)班運用多媒體課件進行課堂教學,其余班級采用“互動式”教學模式進行課堂教學,通過測試實驗班與對照班的成績差異不明顯。其主要原因是實驗班級的學生初次接觸多媒體教學手段,好奇心分散了注意力,教學效果未能完全達到預期目的;但是就其答題情況來看,知識的理解和運用能力比對照班級尚能體現(xiàn)出一定的優(yōu)勢。對照班級的“互動式”教學模式也體現(xiàn)出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的特點。
實驗㈡
1.氣溫日變化、年變化及氣溫水平分布規(guī)律——多媒體課件制作和運用。
2.課堂練習卷一份。
3.各班測試清單一份。
4.實驗結果分析:
(1)、(2)、(6)班繼續(xù)運用多媒體課件進行課堂教學,其余班級仍采用“互動式”教學模式進行課堂教學,通過測試實驗班與對照班的成績體現(xiàn)出一定的差異。分析其主要原因如下:
(1)運用多媒體課件進行課堂教學具有一定的優(yōu)越性:
第一,交互性強、信息豐富,便于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益;
第二,圖文并茂、形象直觀,從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第三,教學信息的再現(xiàn)能力強。
(2)運用多媒體課件進行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第一,在教學上的發(fā)揮的作用還未達到預期目的;
第二,一定程度上產生了對課件的機械操作,教師的主導作用發(fā)揮不夠。
四、下一階段實驗的設想:
第一,有重點地開設研討課,研究解決開展互動式教學模式中的難點。
第二,突出解決多媒體教學中的師生互動,尋找現(xiàn)代化教學手段與互動式教學模式的有效結合。
第三,加大課題實驗的進程,進一步論證本課題在地理教學中發(fā)揮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