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曉宏
【摘要】我們國家的發(fā)展需要一些重點高校實施精英化教育,而小班化教學就是一項非常有針對性的教學改革,其既有顯著的優(yōu)勢,又有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
【關鍵詞】小班化教學 大班級教學 啟發(fā)式教學 師生情感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5)04-0016-01
一、高校小班化教學的緊迫性
大學生是國家寶貴的人才資源,是民族的希望、祖國的未來,他們代表的就是這個國家的可持續(xù)發(fā)展的實力。我國高校的課堂教學的基本組織形式仍然是以大班級教學為基礎的教學模式,其基本特點就是注重知識的傳授和掌握,但隨著時代的發(fā)展越來越暴露其缺點。因為在大班級教學下高校教育模式幾乎都是“灌輸式”“填鴨式”,這樣的結果就是我們培養(yǎng)的大學生在應試方面都是能手,然而最終能夠真正成為引領世界學術、技術潮流卻鮮有其人,其根本原因在于這種模式下培養(yǎng)的大學生缺乏學科與學科之間的貫通性能力;缺乏創(chuàng)造性、批判性的思維能力;缺乏對權威挑戰(zhàn)的勇氣。這就需要我們改變過去傳統(tǒng)的大班級教學的教育模式,轉變?yōu)槟苓M行啟發(fā)式的講授、批判式的討論的授課模式和非標準答案式的考試模式,進而努力打造實行精英教育的高校教育模式?!靶“嗷钡恼n堂教學模式注重學生能力的培養(yǎng)和個性的發(fā)展,是解決這些問題的一個較明確的方向。高校實行“小班化”教育在國外的高校已經非常盛行,美國從上世紀90年代起就大力推行小班化教育。在美國《福布斯》雜志公布的2010年全美最佳大學排行榜中,排在首位的大學不是哈弗、耶魯,而是一所小型私立文科學校威廉姆斯學院。威廉姆斯學院只有2000多名學生,師生比例達到1:7,學生的課程幾乎全是小課,大約3/4的學生參加的課堂不超過20個學生。因此為了縮小與國外高校之間的差距,我們必須在課堂教學方面做深刻的改革,在目前條件時必須堅定不移地實施一部分班級的小班化教學。
二、小班化教學的優(yōu)勢
1.小班化教學有利于教師了解學生,培養(yǎng)師生感情
眾所周知,情感在教學中起著巨大的作用。古今中外,教育家們都十分重視師生關系,并對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給予高度的評價。蘇聯(lián)教育家霍姆林斯基曾經這樣認為:“師生之間有一種互相有好感、互相尊重的和諧關系,這將有利于教學任務的完成”。古人亦所云:“親其師,信其道?!绷己玫膸熒P系會讓學生對教師產生尊重和信任,從而將這種感情轉移到教師所講授的學科上來,最后形成“無拘無束”的教學氛圍,調動學生的學習情緒,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造潛能。這一切都需要教師的參與和規(guī)劃來實現(xiàn),然而大班級教學人數一般都在100人左右,老師要記住學生的名字都需要相當長的時間,能在一起交流時間就更少了。同時由于大學課程的特殊性,一門課的老師與學生相處的時間一般是一學期或兩學期,在還沒有完全了解學生的時候這門課就結束了。故在教學的過程中無情感可言,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完全是兩條軌跡,都是一種被動的過程,灌輸式教學的產生就不足為怪了。小班化教學人數一般在15-20人,最多控制在30人左右,這就為教師快速了解全班的同學提供了有利條件,這也為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奠定了基礎??傊?,學生的學與老師的教是一個雙向互動的過程,這個過程必須有情感的參與才能更好地達到教學目標。
2.小班化教學有利于提高教學效率
據國外心理學家統(tǒng)計,學生的注意力一般為30至40分鐘。而有些學生自控力較差,上課時分心、走神的現(xiàn)象還比較普遍,這樣注意力的穩(wěn)定性時間就大大降低了。因而對老師講的有些關鍵性的內容,對一些容易出錯的題目,對一些常見性結論的總結、歸納都沒有聽進去。這就對學生的后續(xù)學習產生了惡性循環(huán),大大降低了教學效果。因此教師在上課的同時不僅要完成本節(jié)課的教學任務,更重要的是要注意如何延長學生的注意力時間。在大班級教學中,由于學生多,坐在教室后面的學生老師很難注意到其注意力變化,這樣開小差的同學就不能及時得到老師的糾正。這時小班化教學的優(yōu)勢就體現(xiàn)出來了,由于人數少,與教師的距離都比較近,老師很容易發(fā)現(xiàn)學生出現(xiàn)的情緒變化,能用眼神、提問等等方式提醒這些學生,在不經意間拉回學生的注意力,使他們的注意力重新回到課堂上,跟上教學的節(jié)奏。
3.小班化教學有利于啟發(fā)式教學的實施
啟發(fā)式教學,就是根據教學目的、內容、學生的知識水平,運用各種教學手段,采用啟發(fā)誘導辦法傳授知識、培養(yǎng)能力,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學習。啟發(fā)式教學不僅是一種教學方法,更是一種教學思想,是教師們應當遵守的一種教學原則和教學觀。當代世界各國教學改革無一不是圍繞著啟發(fā)式或和啟發(fā)式相聯(lián)系進行改革。我國古代大教育家孔子就很重視啟發(fā)式教學,他曾論述:“不憤不啟,不悱不發(fā)?!薄吧聘枵?,使人繼其聲;善教者,使人繼其志”(《學記?禮記》)?!皩W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這是現(xiàn)代教學的指導思想。教學的成敗常常取決于學生是否有學習的積極性,啟發(fā)式教學就是通過在教學中教師的外因作用,調動起學生的內因的積極性。而小班化教學由于人數的優(yōu)越性,就能使教師在授課過程中更容易采用啟發(fā)式的教學,讓學生直接參與教學活動,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進而引導學生掌握解決問題的方式方法,開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教育理論家曾明確指出:“最有效的學習方法就是讓學生在體驗和創(chuàng)造的過程中學習”。在教學中是“授之以魚”還是“授之以漁”,我想每一位教師都會選擇后者。然而要讓學生掌握“漁”的技能,啟發(fā)式教學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小班化教學有利于因材施教教學的實施
不可否認,學生之間存在個體差異,通過小班化的教學,師生之間可以更多交往和相互了解,老師能更加清晰地掌握每個學生的身心特點和思想狀況,可以有針對性地進行教學設計和個別輔導,從而更好地進行因材施教。比如:在備課時,按照學生素質和能力的不同分別為他們制訂不同的學習目標和學習計劃;在上課時,可以根據學生的不同特質進行差異教學、個別教學,為每個學生個性特長的發(fā)展提供機會。
三、小班化教學亟待解決的問題
1.有無操作性
我國大學實施多年的擴招政策,大學生的數量大幅上升,其整體素質有了一定程度的下降,而基本的配套措施遠遠滯后,大學教師人數、教室都嚴重不足,所以現(xiàn)在的高校一般都是大班級的教學,一個老師、一百多名學生,一學期下來,老師連學生的名字可能都不知道,何來精英化教學、啟發(fā)式與批判式教學。因此在目前條件下,小班化教學有無操作性?當然在現(xiàn)階段,大面積實施小班化教學還不現(xiàn)實,我們可以選擇一些專業(yè),一些學生來實施小班化教學。同時縮減招生規(guī)模,提高高校教師的數量與質量,為小班化教學做好物質準備,為國家的發(fā)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2.如何評價教師的工作
小班化教育是以提高全體學生素質作為學校辦學的核心目標,由此帶來了教育內容和形式的巨大變化。小班化教育需要高素質的教師,它要求“教師以其高尚的人格魅力和積極向上的人生態(tài)度熏陶學生”,“同時,小班對老師的教學藝術也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包括備課、課堂上的引導等等”。改革前,大學老師按照課本和教案照本宣科、按照標準答案化考試出題、改卷。改革后,小班化教學要在課堂上推行啟發(fā)式的講授、批判式的討論,考試要以非標準答案的要求出題、改卷,老師課堂教學的難度和工作量將會加大。這樣一來,如何評價教師的工作?在這種情況下學校領導者不能僅僅從教學成績來評價教師的工作,而是要綜合學生、教師同伴等多方面的評價來評價教師。“如果授課老師能夠達到以上標準和要求,我認為他們的工作量就可以按原來的2-3倍來計算,”四川大學校長謝和平這樣認為。
小班化教學是實現(xiàn)一所高校精英化教學的一條可行的道路,是真正以學生為主體的素質化教學。然而小班化教學對于我們國家而言畢竟是新出現(xiàn)的事物,其有很多配套的措施還在探索之中。因此,考察國外相關研究及發(fā)展趨勢,結合我國的現(xiàn)實教育和實際狀況,作為大學的教師的我們應該仔細研究它,提出教學中可行性的方案,使它日趨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