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梅萍
【摘 要】 詞匯是英語學習的基石。怎樣讓學生既節(jié)省時間又有效率地學習詞匯,這對教師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新理念的倡導下,不少教學方法也逐漸應用到課堂。本文筆者以支架式教學理論為支撐,結合自己的上課實踐談了一些想法。
【關鍵詞】 支架式 詞匯 高中英語
近年來,江蘇英語高考試題提高了對學生的詞匯要求,不僅要掌握其音形義,還要能夠系統(tǒng)、靈活地運用。若一味機械地讀記默,既耗時又低效。為此,現(xiàn)行教材專門在每個單元設置了Word Power這個版塊。在此版塊教者可圍繞一些相關話題來幫助學生擴充以及靈活運用詞匯。然而采取怎樣的方式去教,卻給教者帶來了困惑。
本文筆者以教材中的Module 8 Unit 1 Word Power的教學設計為例,對支架式教學法在高中英語詞匯教學中的應用做些探討。
1. 搭建腳手架
根據(jù)這節(jié)課的教學內(nèi)容,筆者幫助學生將其分解到二級支架問題。此版塊的設計圍繞literature這個話題展開。所以,筆者首先幫助學生設計一級支架問題:將literature分解為fiction與non-fiction.其次,fiction分解為novel,short story, drama和poetry。再次,non-fiction分解為news article, biography和autobiography.在教學設計的課堂實施過程中,筆者從學生熟悉的的相關知識出發(fā),幫助學生構建系統(tǒng)而完整的與literature相關的詞匯知識。
2. 進入情境
腳手架搭建好以后,筆者創(chuàng)設了靈活多樣的問題情境:(1) 創(chuàng)設話語情境。筆者首先設置了兩段學生熟悉的音樂,同時呈現(xiàn)與文學相關的話語,讓學生在欣賞音樂的同時,感受文學所帶來的內(nèi)心愉悅感。其次,鑒于文學作品繁多,筆者還創(chuàng)設了部分文學作品的電影賞析情境。在視頻帶來真實的視聽覺體驗下,學生能夠體會不同文學體裁帶給人不同的心靈感悟。(2) 創(chuàng)設類別、猜想情境。在介紹fiction的相關支架問題的過程中,筆者首先介紹學生熟悉的中國古典四大名著,學生在談論四大名著的讀后感過程中,總結出novel的定義。其次,筆者呈現(xiàn)他們應該熟悉的短篇小說莫泊桑的《項鏈》,引導他們將short story和novel進行類比,得出short story的定義. 再次,筆者在呈現(xiàn)了novel的七種類別之后,幫助學生結合他們熟悉的幾部小說,真實地感受novel的不同類別。例如,學生熟悉的《夏洛克 福爾摩斯》是偵探小說,《達芬奇密碼》則是懸疑小說等。(3) 創(chuàng)設競賽情境。在筆者的引導下,學生了解了literature的分類,在學生討論與自我復習環(huán)節(jié)之后,筆者設置了與literature相關的十個問題,以競賽的模式安排學生進行知識鞏固。(四)創(chuàng)設過程展示情境。學生了解了literature的具體分類,只是完成了本節(jié)課的認知任務,在競賽環(huán)節(jié)之后,筆者引導學生小組討論,探討The benefits literature brings us. 討論之后,每個小組選一位group leader向全班進行小組討論成果的展示。通過成果展示,實現(xiàn)對文學相關內(nèi)容的理解的升華。
3. 獨立探索
接下來筆者結合學生已有的文學背景知識給定話題The benefits literature brings us. 讓學生利用問題框架,再現(xiàn)這節(jié)課的主題literature。在這個教學環(huán)節(jié)中,學生不再以筆者為中心,而是自主討論,獨立探索。
4. 協(xié)作學習
在獨立探索后筆者進一步指導學生展開小組討論,讓不同層次的學生在小組互助學習的模式下,都能得到足夠的機會,用英語表達自己的觀念。然后,小組成員進行討論,決定本組對于上面話題的討論角度。最后,每個小組的group leader 在吸收并整合本組其他學生的表達方式和思維方式之后,形成本小組的討論結果。小組協(xié)作學習徹底改變了傳統(tǒng)詞匯教學筆者“一言堂”的教學模式,在筆者給定的問題情境下,增強學生的語言交流,豐富他們的語言儲備,提高學生綜合運用英語語言技巧。
5. 效果評價
小組活動后,每組的group leader在全班進行展示,接受全班學生的點評和討論,發(fā)現(xiàn)討論中存在的不足。效果評價環(huán)節(jié)將學生自主學習的范圍從每個小組擴大到全班。但是,在這個環(huán)節(jié),筆者需要進行適時的有必要的點撥,真正起到引導者的作用。因為高中生的自主學習并不意味著教者可以游離于課堂之外,教者依然是課堂有效的組織者。同時,在group leader進行成果展示的過程中,每個組員都要反思自己在討論中充當?shù)慕巧?,發(fā)揮的作用:是否積極參與了討論,自己的表達方式和思維方式是否經(jīng)得起全班學生的推敲。在反思的過程中,每個學生都加深了對literature的相關詞匯以及延伸知識的掌握??傊?,在支架式教學模式的幫助下,有效提高了詞匯教學的有效性。
肖琳. 支架式教學法在英語翻譯教學中的應用[J]. 教育探索, 2013(11).
中學生英語·外語教學與研究2015年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