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永利
摘要:新課程改革要求語文教育一定要以學生為主,為學生創(chuàng)設良好的語文自主學習情境,以此幫助學生樹立自主學習的意識,同時還能提升學生的語文成績。情感教學是語文教學中的一種重要教學方式,也是新課程改革小語文教學的一種有效方式,它能夠突出語文課堂的特點,并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本文對新課程改革下的高中語文教學中的情感教育進行分析,為提升學生的語文學習能力提供一些有效的幫助。
關鍵詞:新課程改革;高中語文教學;情感教育
引言
語文是一門情感非常豐富的學科,在傳統(tǒng)的語文教學中情感教學一直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因此語文教學的功能并沒有得到有效的發(fā)揮,從而影響了整個現代語文的教學發(fā)展。在科技技術高速發(fā)展的現代,人們情感的表達與感受已經受到了一定損害,因此在語文的教學中,一定要加強學生的情感培養(yǎng)。情感教育并不是一種簡單的教學方式,這是一種教育理念,不僅要讓教師通過對知識的教學來提升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還要用啟發(fā)、引導的方式讓學生進行想象,以此激發(fā)學生的情感,實現教師知識與文明的傳播。
一、新課程改革下高中語文情感教育的原則
民主與平等。在高中語文情感教育中,教師與學生之間在人格精神上應該是民主和平等的,這樣才能實現有效的溝通,學生和老師才能更好的分享彼此的情感與觀點,以此豐富教師的教學內容。老師尊重學生,學生尊重老師,因此在教學的時候才能出現平等的局面,提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以及創(chuàng)造性,為每一個學生都提供一個發(fā)展進步的機會。
自由與活潑。情感的教育重視的是精神的培養(yǎng),因此在情感教育中提倡自由與活潑,主要是為了體現師生之間的精神自由與教學氛圍活潑,在課堂教學中,學生能夠通過自己的思維形成自己的想法,并通過課堂自由的表達,形成一種無拘無束的課堂,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
投射一定的人文信息。情感與人文是不可分開的兩個方面,老師在課堂上關心和尊重每一個學生,鼓勵學生戰(zhàn)勝學習和生活中的困難,讓他們積極的發(fā)展自己的創(chuàng)造能力,讓每一個課堂都充滿人文的關懷,學生才能在課堂上感受到愛,并養(yǎng)成優(yōu)秀的品格。
二、在語文教學中提升情感教育水平的方式
(一)努力提升老師的自我修養(yǎng)
在情感教育中,老師是非常重要的因素,也是教育的主要實施者因此要不斷的提升自己的修養(yǎng),才能更好的開展情感教育。
首先要加強老師的教研能力。語文課文充滿各種情感,因此需要老師去充分的挖掘和教研,在課文的研究過程中,老師應該選取不同的切入點,以此喚醒學生的情感。體現在教師的備課階段就需要老師限度教材進行解讀,不斷的去揣摩和研究文章中作者留下的情感,并善用教材中的素材,采用有情感的朗讀方式,將學生帶入情感教學之中。同時還可以與情境教學方式、渲染教學方式等聯用,及其學生心中的情感,讓學生感受得到作者的情感進而讓他們更好的理解課文,并豐富自己的情感。
其次在教學中融入教師的真實情感。在語文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融入自己的情感,這樣才能引起學生的共鳴,提升語文教學的質量。教師應該要讓學生感受到愛,才能產生信任感,并愿意與老師交流。同時在對學生進行輔導的時候,應該對學生提出的問題非常耐心,解答要不厭其煩,并且對學生的失誤循循善誘,給與學生正面的引導,才能發(fā)揮學生的主動學習能力與學習積極性,讓學生體驗到學習的快樂,從而提升語文學習的熱情。
最后是要注意老師的語言修養(yǎng)。教師的任務是教書育人,以此教師的言行對學生來說非常的重要。而教材本身就具有豐富強烈的情感,因此想要發(fā)揮教材的情感作用,就需要重視情感的教學。判斷一個教師優(yōu)秀與否,除了從教師本人的教學水平來判斷之外,還應該從教師的語言表達方面來判斷。一個優(yōu)秀的教師,其語言必定是豐富多彩,且富有魅力,這樣他才能在教學的過程中將深奧與抽象的語言知識變得淺顯易懂,將平淡的學習內容,變得豐富多彩,從而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能夠充滿情感。
(二)根據不同的較差內容實施不同的情感教育
首先是在散文的閱讀中,要細細的領悟散文中表達的情感。散文作品一般與作者的生平有著很大的聯系,其表達的情感也都源于作者的生活,因此在學習的時候一定要聯系作者的生活環(huán)境 這樣才能更好的理解作品中蘊含的情感。如在朱自清的《背影》的學習時,首先讓學生了解朱自清所處的時代,以及這篇文章的寫作背景,這樣才能更好的分析出文章的情感。當時的朱自清所處的時代是民國的革命時期,而他寫《背影》這篇文章,從很多的細節(jié)上描寫了他的父親,不管是跨欄桿買橘子,還是給他裝橘子這些動作,我們除了能夠感受到作者父親對他的愛之外,還有作者對其父親深深的歉意和感謝。因此在閱讀的時候先讓學生了解寫作背景,那就是作者的父親在車站送自己,表現出來的不舍卻又無法阻止,這樣才能讓學生更好的理解作者這篇文章表達的情感。
其次在詩文的閱讀中,要感受作者表達的情感。古詩文雖然每一篇字數都不是特別的多,但是寥寥數語卻能夠完美的表達出作者的心境和情感。在古文的教學中,教師并沒有多少有效的方式,因此只能靠閱讀來提升學生對詩文的理解,只有學生不斷的閱讀,才能不斷的在腦海中形成畫面,以此體驗作者的情感。如老師在教詩文《念奴嬌·赤壁懷古》時,要讓學生有感情的朗讀,反復的品味,才能理解當時蘇軾的心境,了解他當時預報五門,空有一身才華,卻無法報效國家的不甘與失意。
最后是在小說的閱讀中,要在典型的環(huán)境中理解作者表達的情感。小說主要是通過對人物形象的塑造來表達作者的情感,因此老師在教學的時候,應該首先了解作者注入形象中的情感,然后再引導學生對小說要表達的情感進行理解。如在學習《變色龍》的時候,作者通過主人翁五次“變色”將人物的的性格特點勾勒的非常形象,主要想要表達的情感是對當時黑暗環(huán)境的批判,因此要讓學生學好這篇文章,就應該抓住文章中的重點,讓學生對典型環(huán)境中的情感進行把握,才能提升他們對整篇文章的理解。
結語
在新課程改革下,高中語文的教學不僅僅是教會學生如何運用知識與技能,更重要的是通過作品理解作家的情感與思想,這樣才能對學生的情操與情感有所影響,讓他們形成正確的世界觀與價值觀,并豐富他們的精神世界,讓他們做一個情商高的人。
參考文獻:
[1]喬素青.情感教育在高中語文教學中的重要性探索和研究[J].赤子(上中旬).2015(12)
[2]徐曉琦.淺談情感教育在高中語文教學課堂中的滲透[J].中國校外教育.2015(15)
[3]李會冉.高中語文教學融入情感教育的探究[J].學周刊.2015(08)
[4]高麗娜,于曉飛.淺談高中語文教學中的情感教育[J].中國校外教育.201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