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惠乾
(廣西南寧市賓陽開智中學南寧市530400)
高效課堂指的是在課堂有效開展的基礎上,高效完成教學任務、達成教學目標并取得教育教學的較高影響力和社會效益的課堂。近幾年來,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各種提升課堂效率的教學方法得到了不斷的發(fā)展與完善,其中問題教學法的教學功效尤為突出。本文以高中物理學科為例,對問題教學的應用展開具體探討如下
所謂問題教學,即是學習者在一定社會環(huán)境背景下,借助他人的幫助與相關學習資料的使用,通過意義構建的方式來提出和解決一個或一系列的問題,以達到科學教育的一種教學方法。問題教學有著三大顯著的教學特征。首先就是情境性。學生必須依靠一個有利于其對所學知識意義進行構建的具體情境,唯有如此,才能讓學生在在已有知識經(jīng)驗與新的學習材料之間建立起一種實質的非任意性的聯(lián)系。其次就是社會性,其具體指的是與他人的會話與協(xié)作,以通過這種方式來達到意義構建的目的。最后,就是主動性。學習是信息加工的主體,是情景的主人,是意義的主動建構者,并非是受外部刺激而進行的一種被動的接收。另外,要想將問題教學的教學功效發(fā)揮到最大,就必須遵守以下幾點重要原則。其一,教師應當使學生了解在科學歷史中,教學概念發(fā)展的邏輯,并再現(xiàn)形成關于現(xiàn)實的現(xiàn)象、過程和事物概念中科學思維的過程。其二,通過解決教學問題的方式來對所研究的概念進行認識、了解與掌握[1]。
物理問題情境的創(chuàng)設旨在對物理現(xiàn)象的矛盾進行揭示、引起學生內心的沖突,動搖學生已有認知結構的平衡狀態(tài),進而喚起學生的思維,激發(fā)學生學習的動力,使學生真正進入探索者的角色,并有效的融入到自主的學習活動中。而好的問題情境,可讓學生在尋求問題解決方案的過程中,通過解決相關性的、難度性較小的延伸性問題來逐步達到解決所研究問題的目的。為此,相關教師應當切實認識到問題創(chuàng)設的重要性,不僅可以通過利用直觀性、形象性較強的實驗來對問題進行創(chuàng)設,還可將創(chuàng)設的問題與生活實際進行緊密結合,使學生感到學有所得、學有所用。例如,在物理課前,向學生提出問題∶為什么海水看上去是藍色的,但舀起來看確實白色的?又如∶從力和運動的關系來對乒乓球正反兩面膠片的作用進行具體分析。
教師在物理問題進行設計時,應當充分注意到以下幾個方面。首先,就是把握好恰當?shù)膯栴}難度。即設計的問題不能過于簡單,否則不能激發(fā)學生挑戰(zhàn)自我的好奇心,進而影響學生的學習興趣;與此同時,問題也不宜設置的過難,否則會讓學生由于難度超出自我解決能力的范圍而失去學習的信心[2]。其次就是所設計的問題要與學生的生活息息相關。將物理問題與學生的生活實際進行緊密結合能夠使學生感到熟悉感與親切感,有利于縮小學生思維與問題之間的距離,并有效激發(fā)起其想學和樂學的動機。
問題教學的有效性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教師提問的水平的高低,而一般情況下,教師提問水平的高低取決于以下三個方面因素。首先就是問題針對性的強弱。教師應當以特定的教學目標及教學內容為重要依據(jù),緊密圍繞教學內容及對象進行提問,以增強問題的針對性,進而擊中問題要害,引發(fā)學生進行有效的思考。其次就是開放性。它要求教師在實際提問過程中,以某一知識點為中心,從不同方位和角度來提出更多有價值的探索性問題,以此來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及創(chuàng)新能力。另外就是序列性的科學與否。問題的序列性要求教師教師將難度過大的問題精心分解為一系列由淺入深、環(huán)環(huán)緊扣的小問題,以在激發(fā)學生探究欲的同時,通過思考將各個小問題進行逐個擊破,進而促使學生完成對研究問題的解決與處理[3]。
總而言之,問題教學作為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一種有效改良與革新,是符合教育發(fā)展趨勢,滿足學生學習規(guī)律及需要的。為此,高中物理教師要想將物理課堂教學效率進行有效提升,就務必要對問題教學法進行充分關注與重視,并嚴格遵循教學法的實施細則與注意事項,以打造出高效課堂,進而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1]周文闊,張延惠.如何在物理探究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問題意識[J].物理教師,2013(01)
[2]陳穆,鄭坤山.今天,你問了沒有——問題教學的理念和操作[J].福建教育學院學報,2013(03)
[3]袁振國.問題與答案哪一個更重要——新世紀基礎教育改革的微觀思考之一[J].人民教育,201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