費孝通先生將文化自覺歸結(jié)為16字箴言: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與共,天下大同。文化的發(fā)展既離不開縱向的積累與創(chuàng)新,也離不開橫向的溝通和借鑒,唯其如此,才能形成自己的文化意識。文化意識是一個民族文化歷史長河中積淀的精神底蘊及由此帶來的促進民族進發(fā)的創(chuàng)新意識。作為考生,在考場作文中的文化意識,既體現(xiàn)了自己的豐富的知識積累,更展示了自己研究問題的創(chuàng)新能力。要想在考場作文中體現(xiàn)文化意識,必須厘清以下幾個概念。
一、倡導國學,絕非復古
費孝通先生在文化自覺論中說:“文化自覺是人類對其文化有自知之明,明白其來歷、形成歷程和發(fā)展傾向,而不是文化復歸,更不主張全盤他化?!比欢趯ξ幕^承發(fā)展、堅守革新中,人們還存在諸多偏頗與分歧。辜鴻銘、南懷瑾等先生倡導的“圣賢是文化之本,文化由歷史圣賢創(chuàng)造”的理念, 也不乏有高呼“把儒教重新定為國教,建立一個儒教社會”復古主義者。
其實,所謂的復古文化在極度自信后隱藏著極度不自信,因為復古文化減少了中國文化與其他文化平等對話的可能。真正獨立的文化應(yīng)該是在繼承中發(fā)展,堅守中革新,一定是適應(yīng)現(xiàn)代社會的需求,又能對現(xiàn)代社會的畸形發(fā)展有所矯正。
有些考生在寫作時,語言絕對化,極端化,一切以古為圭臬,棄今日如敝履,這種態(tài)度是絕對不可取的。美美與共首先要有像傅雷所說的“我始終是中國儒學的門徒”的虔誠與堅守,還要有如林語堂的“兩腳踏東西文化,一心評宇宙文章”的激情與胸懷,不能固執(zhí)己見,更不能黨同伐異。
二、文化多元,而非西化
哲學家陳嘉映有言“我夢想的國土,容得下跳的、跑的、采花的,在溪邊濯足的,容得下什么都不干躺在草坪上曬太陽的?!敝袊奈幕蛷d里容得下一切優(yōu)秀的文明成果,可以讓各種文明以禮相待。我們愿意傾聽他國語言的流暢優(yōu)美、借鑒他國文化的深刻動人處,但更懂得欣賞我們的吳儂軟語的溫婉、秦腔南音的韻味。提倡文化多元,這才是我們的文化自信。
生長在現(xiàn)代環(huán)境中的部分考生,對于文化,卻總是缺少了文化自信,總是在寫作中不經(jīng)意的流露出對于唐詩宋詞的厭棄,對于歐柳王顏的鄙視。
但是,“真理往前多走了一步就是謬誤”,全盤西化論者不加質(zhì)疑地追隨西方現(xiàn)代化,對西方理論毫不猶豫地全盤接受、生搬硬套,對西方學者提出的現(xiàn)代化危機論熟視無睹、置若罔聞。忘卻了“橘生淮南則為橘,橘生淮北則為枳”,水土不服,毀掉的會是千年的中華的文化。嫁接而成的文化永遠是異類,無法站穩(wěn)腳跟,難以對國民的精神產(chǎn)生推動力。
有些考生在全盤西化的牽絆下,文章寫得費勁費力卻又不討好。其實,真正的大同社會中,容得下高歌狂飆者,容得下思戀古事者,容得下憤慨激昂者,容得下低吟徘徊者,容得下放浪形骸者,容得下溫潤君子者。
正如費老所言,“文化自覺的根本目的是加強文化轉(zhuǎn)型的自主能力,取得適應(yīng)新環(huán)境、新時代文化的自治地位?!蔽┯欣斫舛嘣幕拍茉谶@個已經(jīng)形成的多元文化世界中找到適當?shù)奈恢?,真正做到美美與共,天下大同。
三、文化獨立,并非趨同
“東施之貌未必丑于西施,止為效顰于人,遂蒙千古之誚?!边@句話其實說出了文化獨立的重要性。文化只有有自己的個性,才能為時代銘記。文人也只有做到擁有獨立的個性才能成為時代的經(jīng)典,如沈從文與湘西,魯迅與紹興,林雨堂與鼓浪嶼,張愛玲與上海。各有其美,成就中國文化之美。所以,文化只有“和而不同”的,才能最終達到“美美與共,天下大同?!?/p>
有些考生對于文化的絕對化,認為好的文化只有一種模式,甚者認為只有中國的才是最好的,只要是別國的總能雞蛋里挑出骨頭來,這樣的文章表面上看來慷慨激昂,氣勢如虹,讀起來很具感染力。但真正品讀,卻經(jīng)不起推敲。文化本來是人類的文化,絕非一個族群,一個區(qū)域,一種主義的文化。如梁思成卻沖破狹隘的民族主義,放下民族仇恨,勇保奈良城,與維克多·雨果因法蘭西參與破壞圓明園而痛斥法國國王一樣,他們有美人之美的大度。這份氣度能穿越歷史,超越民族,得到全世界的認可。文化本來就是為了社會的更加繁麗多姿而存在。余秋雨對此也說:“如果連文化也走向了全球一體化,那必然是人類文明的一場大災(zāi)難?!蹦戏谴笾鹘虉D圖曾言:“為了我們的差異而歡欣!”而蔡元培亦言“兼容并包,兼收并蓄”。保持文化的獨立,多元與發(fā)展,如此中國文化才具有生生不息的生命力。中華崛起離不開文化的崛起,民族復興離不開文化的復興。對中華文化有清醒的認識,自覺自信,又要有“海納百川”的胸懷,如此方“有容乃大”,如此才可有美美與共,天下大同”的和諧文化。
張鳳,教師,現(xiàn)居江蘇徐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