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多海
摘 要:新課改是一次知識回歸人文的具有生命力的變革,對培養(yǎng)出具有思考力、創(chuàng)造力和實踐力的新型人才具有深遠意義。而班級是承載這次變革的最基本單位,其舊有模式已無法適應變革需要。以小學班級管理為例,分析了新形勢下的班級管理內涵。
關鍵詞:新課改;小學;班級管理;創(chuàng)新
新課改的核心是變“應試教育”為“知識生命化”,其目的是培養(yǎng)具有生命力的新型人才。這場變革的最終落腳點是班級,而舊有的班級管理模式已無法適應新形勢,這勢必會要求班級管理也要進行革新。如何對班級管理進行創(chuàng)新是當下小學班級管理亟待解決的問題。
一、教務管理方面,使知識生活化、技能化和實踐化
小學班主任應當將教學內容與生活結合起來,設計生活化的作業(yè),鼓勵小學生在日常生活中運用知識。比如,在教授了算術后,可以讓學生在課后自己帶著零花錢去買東西,通過這種方式讓知識內化成學生的生存發(fā)展技能。
二、學生管理方面,“以人為本”
新課改下小學班級應當從學生座位開始體現互助合作、公平人性的教育內核。這就需要教師打破舊有的按成績劃分座位的模式,根據學生的興趣、愛好、個性和成績互補等特點來穿插安排座位,形成學生間互助合作、公平人性的班級氣氛。同時,班主任應當讓學生參與班級管理,改革班干部選舉機制。將舊有的按學習成績委派班干部的固定機制變?yōu)楦鶕W生特長選舉班干部并實行班委輪崗制、值日班長制等模式,讓每個學生都參與進諸如開關門窗、清潔衛(wèi)生、維持課間紀律、填寫班級日志及協助教師處理作業(yè)等具體班務中,從而發(fā)揮他們的主觀能動性,培養(yǎng)他們的主體意識、服務精神和責任感,把班級還給學生。
另一方面,班主任還應當加強師生間、同學間的心靈交流。打破舊有的師生間的權威障礙、同學間的攀比壁壘。以諸如讀書會、知識接力賽、興趣小組等形式鼓勵學生自由表達自己的思想,分享他們的興趣、特長愛好,促進同學間的平等互助交流,從而加深師生間、同學間的感情,營造和諧的學習生活氛圍,從而培養(yǎng)出身心健康的人才。
新課改為小學班級管理的創(chuàng)新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契機,小學班級可以乘著本輪改革東風,一掃已僵化的舊有班級管理模式,建立起“以人為本”、充滿活力和創(chuàng)新精神的班級管理體系,以期培養(yǎng)出具有鮮活生命力的、身心健康的人才。
參考文獻:
[1]朱丹茜.新課程背景下小學班級管理的創(chuàng)新研究[A].江蘇省教育學會2006年年會論文集:綜合二專輯[C],2006:11.
[2]李雯婧.論新課改背景下小學班級管理策略轉變[J].文學教育:中,2014(08):135-136.
[3]王端恬.淺談新課改背景下小學班級管理工作的實施[J]. 新課程學習:上,2012(03):117.
編輯 張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