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蜜
摘要:在多年教學中觀察有抵觸情緒的學生時發(fā)現,原因無非和筆者小時候學琴一樣,最初都喜愛鋼琴美妙的聲音,但從開始學習鋼琴一段時間后這種喜愛之情瞬息即逝,慢慢變成了抵觸情緒。在文中,筆者把自己從抵觸轉變?yōu)樽杂X學琴并走上專業(yè)道路的經歷與教學研究相結合,再談如何引導學習鋼琴的兒童轉變抵觸情緒的問題。
關鍵詞:兒童 抵觸情緒 信心 興趣
在學習鋼琴馬拉松式的成長中,中途退出的琴童最大原因是沒有養(yǎng)成練琴的習慣,進而產生抵觸學琴的情緒。凡事習慣成自然,只要能養(yǎng)成每天練琴的生活規(guī)律,量到一定程度時就會有質的飛躍,然后對練習提升到要求質量的高度后,很多孩子都可以很好地學習下去,我們的目的是要讓信心和興趣交相輝映產生共鳴,使鋼琴成為這些孩子一生的伙伴。
一、找到演奏的信心
在循序漸進的引導孩子轉變抵觸情緒的同時,要逐漸培養(yǎng)他們的演奏信心。
(一)克服技術難點
每首曲子都有相對比較困難的地方,無法克服這些難點部分,就會使曲子的演奏不完整,家長和老師要幫忙孩子們跨過這個坎。
1.重復練習?!爸貜褪菍W習之母,知識是在重復中積累的,記憶是在重復中鞏固的,運動技巧的肌肉習慣是在重復中走向自動化的……”。這里指的重復練習是專門針對技術難點的練習,需要在不斷重復練習中慢慢養(yǎng)成肌肉習慣,解決技術難點。
2.慢速練習。小時候和其他琴童一樣就想加快彈奏,殊不知這樣的危害極大,筆者是有切身體會的,首先,兒童在專注度和判斷力上還欠缺成熟,由于快速練習會造成來不及看樂譜規(guī)定的正確音符和節(jié)奏關系,來不及提前準備好樂譜要求的指法和奏法,不能根據視覺和聽覺調整及修改問題所在,更不能完成預定的設想要求和解決難點。其次,忽視慢速練習會造成先入為主的錯誤,不管是識譜的準確還是技術動作的規(guī)范,以至于會花費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去改正錯誤。一段時間里,這種不好的練習習慣讓學習進度放慢很多,正所謂慢工出細活、欲速則不達,要避免讓孩子演奏出粗制濫造的音樂,從開始學琴就強調慢速練習。
3.分解練習。學生在回課時普遍出現演奏到某個地方卡住了會從頭開始,再卡住又從頭來的現象,這時一定要制止,把難點找出來分析解決。鋼琴的演奏是雙手協(xié)調性的習慣和體現,樂曲中大多需要雙手或兩個以上手指做完全不一致的演奏動作,尤其是學習新曲子時,音響是陌生的,技術動作沒有協(xié)調,如果一開始就雙手練習不利于形成音響和動作的正確記憶,結果費時費力卻收效甚微。分手練習可以把不同奏法、不同節(jié)奏關系、不同強弱關系、音色處理等很多問題一一解決。老師要明確指出分手練習的進程中難點的解決是由淺入深、從易到難,只有分手練習才是讓音響和動作從陌生到熟悉的唯一捷徑。讓學生慢慢習慣分手練習,特別是解決了難點后,他們就會接受,要養(yǎng)成習慣貴在老師和家長的堅持。
(二)訓練完整演奏
隨著練習時間的推移,已經能熟練地彈奏樂曲,但這不是練習的終點,老師應該適時地提出更高的要求:第一,要求學生能夠完整、準確無誤地演奏,目的是完善演奏的技術;第二,演奏中能明確地表現出強弱力度關系,樂句、樂段的劃分,以及情感表達,目的是完善演奏的表現力。第三,需要訓練適應表演環(huán)境的心理狀態(tài),目的是訓練演奏時的心理素質。
所謂完整性練習,首先,在思想上讓孩子知道演奏只有一次機會,需要一次就成功。其次,要針對這次的成功展開有目的性的練習,包括音樂開始后即使彈錯也不允許重彈或停下來;鍛煉應變能力,出現失誤時要么直接接下去要么跳過接下去,樂曲的總體完整性特別重要。完整的演奏是以牢靠的背譜為基礎,而大多學生都是開頭和結尾比較容易記牢,中間部分都是模糊記憶,在讀本科和研究生期間,演奏的曲子都是很長篇幅的,如何才能牢記這么多內容,筆者采用了一個行之有效的辦法:分段記憶。把一首曲子按樂段或段落拆分,然后從每段的開頭記譜,這樣練習的好處之一是當演奏失誤時能抓住最近的段落開頭立即往下接,保證演奏的完整。在認真的分段練習后會發(fā)現其好處之二,是整首樂曲已經記得很牢,出現失誤的幾率在不知不覺中降低了。有時,學生在演奏時筆者會故意打斷,然后挑一個地方讓其接下去,訓練他的應變能力和分段記憶的效果,降低學生在臺上失誤的幾率。
(三)自我肯定和欣賞
學習鋼琴的目的不是自娛自樂,是要在別人面前表演?;卣n是給老師表演,但很多孩子在家彈得不錯,一到老師那里彈奏時就大打折扣,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心里緊張造成的。所以要讓孩子能自我肯定,必須要通過訓練演奏性的練習,在人前的演奏和在家一樣完美,才能在得到大家表揚的同時形成自我肯定和欣賞。
二、重拾學琴的興趣
在做好了前面這些要求后,已經進入了成熟的演奏階段。音樂是瞬間消失的藝術,孩子在彈奏時未必能清楚知道自己實際的演奏效果,可以用錄音或攝像的方式把演奏的樂曲保留下來,一方面可以讓他聆聽自己的演奏查找錯誤或獲得信心;另一方面在錄音或攝像時可以制造緊張氣氛進行模擬鍛煉。在經過多次這樣的鍛煉后,當有親朋好友來訪或家人團聚時,孩子就會有信心表演一下,上臺演出和比賽時也會充滿自信,當獲得了殊榮與表揚體會到鋼琴帶給他的快樂時,就會越來越主動的學習鋼琴,形成良性循環(huán)與發(fā)展。
三、結語
在談論轉變抵觸情緒這個問題上,筆者結合學習鋼琴過程中產生的興趣與獲得的信心,直到成長為高校專業(yè)鋼琴教師的歷程,分析梳理自己的見解和觀點,力圖讓興趣與信心交相輝映,對遇到此類問題的家長和老師有些許幫助。
參考文獻:
[1]但昭義.少兒鋼琴教學與輔導[M].北京:樂華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