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文剛
計算器的使用已經深入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它能夠進行復雜的計算,還可以讓學生借助計算器解決實際的問題、探索富有挑戰(zhàn)性的規(guī)律。新課程標準中明確要求在數學課堂教學、課外作業(yè)、實踐活動以及考試中應當允許學生使用計算器,因此,我們有必要研究計算器的使用對數學教學的影響,積極推進計算器的教學,使學生樂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現實的、探索性的數學活動中去。
一、計算器對數學教學內容的影響
新課程標準中對筆算要求降低了,并鼓勵學生運用計算器進行較復雜的計算,不再注重技巧運算,這樣既節(jié)約了時間,又不必擔心出現錯誤,這樣就使數學準確性得以顯示,使實際問題更加符合實際,學生可以感到數學的應用價值。
計算器的使用也為統(tǒng)計等內容提供了技術支持,為人們做出合理的推斷和預測提供幫助,為現實生活中廣泛應用提供基礎。
二、計算器對學生學習的影響
首先計算器的使用拓寬了解題的思路。利用函數或圖象計算器、選代法等可以使窮舉法、順推法、逆推法、數學建模等成了基本的首選方法,說明隨著首先技術的進步,數學思想方法也有所發(fā)展。其次計算器的使用也改變了學生的學習方式。由于計算的準確而迅速,能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這種讓學生動手操作,積極參與的學習方式,改變了教師講、學生聽的學習方式,教師可以利用計算器讓學生進行一些探索活動,提高學生的數學素養(yǎng)。
學生親自動手操作,獨立或合作進行探究性學習,還可以反復學習,學習的進度自主控制更能體現主體性,有利于自主構建知識,學習更具個性化。
但計算器的使用也削弱了學生的運算能力,影響了學生數學素質的提高。所以,我們必須正確引導學生合理使用計算器,保障運算能力提高,能熟練地操作計算器。
三、計算器對數學教學活動的影響
新課程標準倡導“問題—建立模式—解釋、應用與拓展”的教學模式,計算器的使用讓學生經歷知識的形成與應用過程,經歷觀察、實驗、猜想、推斷、交流、反思等的活動從而達到掌握基本知識與方法,形成良好的數學思維習慣和應用意識,提高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感受數學創(chuàng)造的樂趣,增強學習信心,獲得對數學較為全面的體驗和理解。
總之,我們應該在教材的例題、習題的解答中適當考慮計算器的功能特點,只要精心選擇例題,巧妙設計問題,就能讓計算器教學情境化、生活化、現代化,深度挖掘數學知識中蘊涵的重要思想,讓學生領悟數學的真諦,同時享受現代技術便捷的快樂。
編輯 馬燕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