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通洋
摘 要:于2013年在淮安市參加了江蘇省農村初中化學骨干教師培訓,在南京師范大學馬宏佳教授和揚州大學吳星教授的講座上,深刻領會到提高化學探究性實驗教學的有效性是擺在一線教師面前的重要課題,結合鹽城全市上下積極推進的有效教學活動,從演示型探究實驗、分組型探究實驗兩個層面對探究性實驗教學這種有效教學方式進行探討。
關鍵詞:探究實驗;實驗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
實驗是化學學科的基礎,探究性化學實驗更是我們認識化學、走進化學、深入化學最直接、最有效、最科學的途徑,有效性化學探究實驗的正常開展可以有效培養(yǎng)學生的實驗思維、實驗技能、科學素質,促使學生深刻、牢固地理解并掌握化學規(guī)律,促進學生科學思維的建立和科學素養(yǎng)的形成。
新課程標準的實施是化學實驗教學的分水嶺,傳統(tǒng)的化學實驗教學大多數(shù)情況以“講實驗、背實驗”為主,談不上主動設計實驗,更不會創(chuàng)設性地進行探究實驗教學。但新課程標準要求重視學生的認知過程,重視學生的情感體驗,重視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這就要求教師不但要重視探究實驗教學,而且要在探究實驗的有
效教學上多動腦筋。以下是筆者就新課程背景下我們如何指導學生進行有效探究實驗教學的一些有益探討。
一、做好演示型探究實驗,培養(yǎng)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和實驗能力
演示型探究實驗是實驗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恰當?shù)难菔緦嶒灴梢约ぐl(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思維能力以及分析問題、歸納問題的能力,同時可以加深學生對化學現(xiàn)象和化學規(guī)律的認識,如在進行“測定空氣中氧氣含量”的教學時,若單純地講實驗,學生或許能理解所學規(guī)律,但缺乏直觀、信度,我們教師若用實驗演示探究,引導學生觀察、分析、推理,對化學教學而言將會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1.要有明確的實驗目的。探究實驗并非是為了實驗而實驗,演示型探究實驗也并非越多越好,實驗的設計要有目的性,能體現(xiàn)你的實驗意圖——通過這個實驗你想達到一個什么效果。
2.要有明確的要求。要求學生觀察什么,解決什么樣的問題,給學生清楚的方向,絕不能做“甩手掌柜式”實驗,使學生處于茫然無措的實驗狀態(tài)。實驗時,老師要結合實驗操作進行恰當?shù)闹v解,努力使學生在演示型探究實驗的過程中了解實驗的注意點、關鍵點,明確“看什么”“怎么看”。如我們教師在演示“燃燒條件”實驗時,可以引導學生做到“一看”“二想”“三判斷”“四小結”“五應用”,這樣的探究式實驗教學,肯定是有效的實驗教學。
3.要有正確的示范。老師的實驗操作過程要正確無誤,也只有準確無誤的實驗才能得出科學的結論,否則就會誤導學生,學生的錯誤認識一旦形成再想糾正就困難了。這就要求教師在實驗前認真?zhèn)湔n,設計好最優(yōu)的探究式實驗方案,最好在課前先預做一次,全面了解器材特點及實驗探究過程中可能出現(xiàn)的問題,防患于未然。
4.要培養(yǎng)觀察、分析能力。探究實驗的目的是幫助學生認識知識、理解規(guī)律、形成能力。這個“能力”筆者認為除了方案的設計外,還要能學會觀察,并能根據(jù)觀察的現(xiàn)象進行正確的分析、歸納,以形成科學的結論,以促使學生科學探究素養(yǎng)的養(yǎng)成。
二、抓好分組型探究實驗,培養(yǎng)學生探究思維和創(chuàng)新能力
學生分組探究實驗是對教師演示實驗的有力補充,是學生自主實踐、培養(yǎng)創(chuàng)新能力的舞臺,分組探究實驗是學生在教師的組織與指導下,圍繞實驗目標合理選擇實驗儀器,有目的、有計劃地認識事物、歸納結論、得出規(guī)律的過程。其程序是:實驗目標的確定—實驗方案的設計—實驗器材的選擇—實驗步驟的確定—實驗現(xiàn)象或數(shù)據(jù)的記載—分析歸納并得出結論—儀器的整理—交流實驗結論—實驗報告的撰寫。學生始終是實驗的主體,教師應發(fā)揮主導功能,在巡視過程中發(fā)現(xiàn)問題并給予適當指導。具體做到:
1.優(yōu)化學生實驗組合,發(fā)揮幫教功能。初中生由于視野相對狹窄,思維的活躍程度較低,分析問題的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動手能力都存在一定的差異,所以在分組探究實驗中要考慮到將優(yōu)等生與后進生、動手能力強的與動手能力弱的學生有機搭配,以互相幫助、共同提高。
2.發(fā)揮教師主導。教學活動是教師和學生雙方共同參與的活動,學生是主體,教師是主導,在分組實驗中,不可“管”的太死,也不能“放任自流”,尤其對初中生,由于自控力較差,“玩實驗”的心理較強,更應加強教師探究的主導作用,倡導進行“教師可控下的自主探究”,因此在進行分組探究實驗中,要有明確的實驗要求和達成目標,既全面監(jiān)控實驗探究環(huán)節(jié),又給學生一片靈動、自主的探究空間,讓他們能積極、自主、有效地完成實驗探究。實驗結束后,教師要組織各小組的成員對參與實驗情況進行互評,測評結果納入學生學習常規(guī)管理。
3.抓好實驗探究環(huán)節(jié)。實驗操作是實驗課的中心,應強調學生科學的實驗態(tài)度和實驗方法,并養(yǎng)成良好的實驗習慣,在學生實驗操作過程中,教師要巡回指導,但在實驗中對預測出現(xiàn)的問題,教師先不要干預,只是讓他們動手做,當學生遇到困難尋求幫助時,老師要先引導小組成員自行討論解決,實驗結束后教師在組織交流的過程對各小組出現(xiàn)的問題再次組織學生討論解決,充分發(fā)揮學
生的探究主體作用。
綜上所述,扎實抓好初中化學有效性探究實驗教學工作,是激發(fā)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培養(yǎng)學生科學素養(yǎng)和創(chuàng)新能力的重要途徑。“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庇行蕴骄繉嶒灲虒W這支催化劑必將大大提高化學實驗教學的效率。
參考文獻:
[1]趙彥美.化學課程有效教學策略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05.
[2]賴增榮.有效實驗是有效教學的基礎[J].福建教育學院學報,2008.
[3]郭來秋.淺談中學化學教學中的有效教學[J].新課程學習,2011.
編輯 溫雪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