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淡而有味

      2015-09-10 20:53:13丁乙
      書屋 2015年10期
      關(guān)鍵詞:呂叔湘楊憲益蘇州

      丁乙

      一、蘇中共事

      楊人楩與呂叔湘最初相識于人文薈萃之地蘇州。呂叔湘于東南大學畢業(yè)后,曾前后兩度任教于蘇州中學,第一次是1928年初,經(jīng)同學介紹到蘇州中學教黨義(三民主義);第二次是1929年暑假以后直到1935年赴英留學之前,期間擔任英文首席教師兼圖書館主任。楊人楩畢業(yè)于北京師范大學英語系,也在1930年間受校長汪懋祖的盛邀來到蘇州中學,擔任歷史科目首席教師。

      關(guān)于兩人于蘇州中學匯聚,后世文壇大家曹聚仁的回憶可以給我們一個更為直觀的感受:“我與楊兄(楊人楩)相識于蘇州,其時,蘇州中學的兩教師,楊兄和呂叔湘兄都是英文修養(yǎng)最深、譯筆最暢達的能手。后來,他們應留學(英國)考試,他們都是百中取一先后抓到那機會到倫敦去讀書的?!币陨狭攘葦?shù)語,真切勾勒出兩人在時人心目中的形象。

      蘇州中學位于春雨池畔、道山亭前,不僅環(huán)境優(yōu)美,且離蘇州圖書館僅一墻之隔,藏書之豐,可以想見。當時的蘇州中學在汪懋祖的廣納人才、精心治理下,一時名士云集,妙譽四方。除了楊人楩與呂叔湘外,還包括錢穆、吳梅、陳去病、沈佩弦、沈穎若、胡達人等學問大家。而當時被汪邀請至蘇州中學講學的學術(shù)界名流則更是不勝枚舉,如章太炎、蔡元培、胡適、何炳松、顧頡剛、張君勱、張其昀、歐陽予倩等,胡適等人還曾兩次來校演講。在汪懋祖的精心擘劃下,一時間呈現(xiàn)出學者云集、人才濟濟的盛況,成了遠近聞名的“江南第一中學”。

      楊人楩對這段執(zhí)教的經(jīng)歷頗引以為豪,他曾親口對后來在北大的學生周清澍說過,他在蘇州中學教書時,“由錢穆教國文,呂叔湘教英語,他教歷史,后來都是國內(nèi)著名的教授和學者,頗因此自豪”。而對于呂叔湘來說,這段經(jīng)歷也非常難忘,他給自己的外孫呂大年的信中這樣回顧自己一生的教書生涯時,曾說過:“我有時候和婆(呂叔湘的妻子、呂大年的外婆程玉振)回憶往事,我總覺得在蘇州這幾年是我們生活中最愉快的時光?!?/p>

      正是在這得天獨厚的環(huán)境下,在這良好的人文氣息中,兩人在教書授課的同時,還勤于著述,并時常切磋學問。呂叔湘當時有感于“高中英語課缺少中國人自己編的課本”,便與同事沈同洽、胡達人等合編《高中英文選》三冊,出版后頗受學界歡迎,“銷路很好”,且被多所高中用為教本,以至于有很多人認為,時至今日,這套課本仍不失為一套絕佳的范本。而楊人楩生平所編著的絕大部分中學教科書都是在這里完成出版的,其中尤其以《高中外國史》上、下冊最為出名。這是他多年來從事歷史教學工作的心得之作,“是繼陳衡哲編寫的外國史教本后,在中學廣為采用的教本”。《高中英文選》、《高中外國史》這兩套教科書日后曾多次重印再版,風靡全國,對今日教科書的編寫仍具有極大的借鑒與啟示作用。

      值得一提的是,呂叔湘對楊人楩這部《高中外國史》也傾注了不少心血。如楊人楩在《高中外國史》(下)中的“敘”所言:“有一個人,著者該以十二分的敬意鄭重提出致謝的,便是呂叔湘兄。關(guān)于選材、整理、選圖以至細微末節(jié),都承他和我詳細討論;有些是完全采用他的意見。”不僅如此,呂叔湘還親自參與了這部教本的編撰,甚至有整整兩章都是出自他一人之手,且全書上下都是由他來校改的。按照楊人楩的意思,這個教本本該“署兩人合著的”,可呂叔湘只愿成人之美,不肯貪人之功,于是教本上才單署楊人楩一人之名。日后這部教科書之所以能備受青睞、享譽盛名,固然是因為楊人楩之人文素養(yǎng)與歷史學識深厚,但也與呂叔湘的傾力相助息息相關(guān)。僅從此一件小事,可看出楊人楩治學嚴謹、實事求是,也可看出呂叔湘對朋友熱忱之情。

      兩人又都擅長翻譯,在教書之際,都曾翻譯過一系列西方著作,且譯介書目之主題主要是依據(jù)自己之興趣,而決不僅僅囿于自己所擅長之領(lǐng)域。于呂叔湘而言,馬雷特所著《人類學》(商務印書館,1931)、羅維之《文明與野蠻》(生活書店,1934)、《初民社會》(商務印書館,1935)都是在這期間翻譯完成的。而對于楊人楩來說,霍倫德的《世界文化史要略》也是在這一時期翻譯完,并于1933年交由北新書局出版;雖然他所譯克魯泡特金的《法國大革命史》上、下冊(北新書局,1930,1931),從他在福建泉州黎明高級中學開始即已著手翻譯,但譯稿最終修訂、潤色完成及其出版,乃是在蘇中執(zhí)教期間。

      在譯介中,這兩位同事也一同討論、相互切磋,譯本也得以更加完善。楊人楩所譯克魯泡特金的《法國大革命史》即從呂叔湘那兒獲益不少,如他所言:《法國大革命史》“譯后隨時由楊東蓴兄(按:即楊東莼,“蓴”是“莼”的異體字,楊人楩長兄)替我校閱;當我下筆時又和衛(wèi)惠林、呂叔湘二兄討論,使我減少很多困難”。同樣,呂叔湘在翻譯中,也時常得到楊人楩之點撥與鼓勵。1932年4月,他在《文明與野蠻》一書中的“譯序”中就曾說道:“致謝友人楊洛漫君(按:即楊人楩,字洛漫,亦可作蘿蔓、洛曼,因仰慕法國作家羅曼·羅蘭而?。┘捌纸寰@個譯本幾度中斷,倘非他們鼓勵,大致不會續(xù)成的?!?/p>

      楊人楩1931年7月1日曾寫過一篇《病中讀書記》,之所以作這篇文章,用他自己的話來說,“不過想借文字來寄托我在病中讀書的喜悅,同時想將這喜悅獻給健康的讀者而已”。在他看來,“生病而能夠讀書,總算是不幸中的大幸”。文中也講述了他與呂叔湘在讀書與學術(shù)上的交往。他在病中閱讀的兩本英文原著全是呂叔湘借給他的。一本是,U.Sinclair(辛克萊)的The book of life,一本是Robert H.Lowie(羅維)的Are we Civilized?楊人楩稱作“我們文明了嗎?”而據(jù)呂叔湘在《文明與野蠻》一書“譯者序”所言,Are we Civilized全名為Are we Civilized——Human Culture in Perspective,正是他日后即將翻譯的《文明與野蠻》一書。相較于辛克萊那本,楊人楩非常推崇這本書,認為“我們中國人尤其要讀這本書”,尤其是那些“富有偏見而妄自夸大的人,更有讀它之必要”。由于此時呂叔湘正在翻譯羅維的另一本書《初民社會》,因此楊人楩希望呂“在脫稿之后,接著把這本‘我們文明了嗎’也譯出來。

      可見,呂叔湘尚未開始翻譯這本人類學著作《文明與野蠻》時,楊人楩便已讀過這本書的英文原版,并且是他提議呂叔湘接著翻譯這本著作。不難想見,兩位“英文修養(yǎng)最深,譯筆最暢達的能手”(曹聚仁語)一定會就這譯本中的一些細節(jié)相互交流,這便不難理解上文呂叔湘所謂“倘非他們(楊人楩、浦江清)鼓勵,大致不會續(xù)成”一語了。

      二、倫敦求學

      楊人楩于1934年7月投考中英庚子賠款第二屆世界史留學生名額,旋被錄取,與其同一屆被錄取的還有俞大纟因 、伍啟元。他于8月從上海乘船赴英,入牛津大學奧里爾學院攻讀,師從當時著名的法國革命史專家湯普森。一年后,蘇州中學同事呂叔湘也考上了江蘇省教育廳設(shè)立的久任教員留英名額,并于1936年3月末抵達英國倫敦。剛抵倫敦,便遇見了楊人楩,據(jù)他回憶:“那時楊人楩放春假來倫敦,我就隨他一塊到牛津,到人類學講座聽課?!焙髞硭衷谂=蚪Y(jié)識了楊憲益,錢鍾書夫婦,俞大纟因 、俞大縝姊妹,向達等友人。

      后來的翻譯界泰斗楊憲益晚年的回憶錄中也對當時在牛津的中國學生做了一番描述:“我最親密的朋友之一是歷史學家向達,他是來研究在中國敦煌洞窟中發(fā)現(xiàn)的古代手抄本文獻的……另一位好友是呂叔湘,他正在攻讀語言學。還有一位好友是楊人楩教授,他研究法國大革命史,正在撰寫關(guān)于圣·茹思特的論文。我和錢鍾書也很熟……當時他和夫人一起在牛津讀書,為期兩年……這幾位學者的年齡都比我大,所以他們都叫我‘小楊’。”這批包括楊人楩、呂叔湘、錢鍾書夫婦在內(nèi)的學子,在遙遠的倫敦,以錢鍾書家為活動中心,組成了一個跨專業(yè)的學人圈,他們在求學、讀書的同時,也時常聚會、一同交游。

      由于離倫敦大學秋季開學還有半年,呂叔湘便常住牛津,直到暑假過完才回到倫敦。在這期間,楊人楩趁著暑假還與呂叔湘在7月份與一同去蘇格蘭旅游,這段蘇格蘭之旅給呂叔湘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旅游歸來后,呂叔湘回到倫敦大學報到,正式入學。楊人楩在牛津大學還有一年即將畢業(yè),他一邊忙于寫畢業(yè)論文,一邊打算投考法國的大學,不過兩人還是時常聚首。尤其在“七七事變”爆發(fā)前后,以呂叔湘、楊人楩為首的這個留英學人圈也在為進行反日宣傳工作而奔忙。當時,身處英國的華僑非常關(guān)心國家,但是只有極少數(shù)人能看英文報紙,因此,呂叔湘、向達、楊憲益、楊人楩等人為給當?shù)刂袊用裉峁┲袊膽?zhàn)事消息,便創(chuàng)辦了一種漢語新聞簡報,楊憲益為此買來一臺油印機。每天下午,由他將英國報紙上有關(guān)中國戰(zhàn)事的消息收集在一起,加以編排,后來拿給呂叔湘、向達、楊人楩等人,由他們翻譯,并刻蠟板。據(jù)楊憲益回憶:他們“每天晚間把從報刊上搜集到的戰(zhàn)爭新聞編譯成中文,油印成一張,當晚就送到東城的華人區(qū),免費送給當?shù)厝A僑看,很受華僑歡迎,每期印發(fā)約八百份,起了一定積極作用。這樣忙了將近一年,一直到武漢撤退,戰(zhàn)爭轉(zhuǎn)向停滯狀態(tài),能收集到的戰(zhàn)爭消息太少了,才被迫停止”。

      呂叔湘、楊人楩等人還時常在國民黨人黃少谷家碰頭,交換國內(nèi)來往情報、湊集捐款等等。楊人楩對國內(nèi)時事非常了解,經(jīng)常與大家一同探討國內(nèi)時局,正如楊憲益所回憶:通過王禮錫、楊人楩,“我對國內(nèi)政治情況有了更多了解”。不過此時,楊人楩已經(jīng)完成學位考試和畢業(yè)論文,即將回國。

      楊人楩本打算畢業(yè)后獲得資助繼續(xù)赴歐洲大陸的法國進行深造,甚至都做好了口試的準備。這點從當時與他交好的呂叔湘寫給蘇中同事張貢粟的信中就可以看出:“洛漫兄(楊人楩)論文已呈進,唯候定期口試,試后擬赴法,法蘭西花頭多,法郎貶值,更屬合算……”可無奈抗戰(zhàn)爆發(fā),楊人楩未曾多想,便于1937年8月匆匆啟程回國,先后執(zhí)教于四川大學、西北聯(lián)合大學、樂山武漢大學。不到半年,呂叔湘也啟程回國,歸國后由浦江清推薦,在云南大學執(zhí)教,爾后又輾轉(zhuǎn)于成都華西大學中國文化研究所、金陵大學中國文化研究所等。

      三、歸國任教

      兩人回國后都歷經(jīng)磨難,輾轉(zhuǎn)于西南后方。但即使環(huán)境再艱苦,兩位摯友仍會時常聚首。蘇中同學會常常定期舉行宴會,如1944年8月6這天就是蘇中同學會月會。據(jù)葉圣陶在當天的日記中所記:上午十點,他到南門萬里橋畔之枕江樓參加蘇中同學宴會,葉圣陶稱這次宴會的名義是為“公宴楊人楩夫婦”。日記中記載了當時宴會的盛況:“到者近二十人,可謂盛會。樓外江聲如濤,頗有豪致。飲啖盡興?!倍@二十人中,除了葉圣陶、楊人楩夫婦,還包括當年蘇中的好友呂叔湘、胡贊平。這群老相識吃完飯后,覺得仍未盡興,便又繼續(xù)“吃茶閑談,直至五時半始散”。楊人楩、呂叔湘、葉圣陶等人情誼之深厚,由此亦可見一斑。

      朱自清曾于1947年3月29日給呂叔湘寫過一封信,信中內(nèi)容也可作為楊人楩與呂叔湘兩人關(guān)系親密的一個佐證。信中說到:“這回楊人楩兄原來和江清兄說北大要聘兄,已和朱孟實兄說妥。后來聽說清華要聘,就決定請兄兼課。兄來信后,弟一面告知江清,一面也告知人楩兄,大家都很悵悵。”從這封信中我們可以獲取以下信息,首先,楊人楩、浦江清等人非常希望呂叔湘這位老友能來北大與他們共事,曾于1947年前后為此事多方打聽,出力不少,甚至就聘請一事,已與當時北大文學院代理院長朱光潛談妥。其次,當?shù)弥獏尾粊肀贝蠖デ迦A之后,楊人楩等不得已,退而求其次,當即與朱光潛商量,邀請呂來北大兼課。第三,當?shù)弥獏我蚬什荒鼙鄙虾螅瑮钊藰F的失望之情可以說是溢于言表。

      兩人交情之深厚還可以從楊人楩推薦呂叔湘擔任《和平日報》“文學增刊”的編輯看出。當時呂叔湘在南京金陵大學文化研究所任職,同時兼中央大學的課,而楊憲益則在國立編譯館作翻譯工作,楊人楩曾來南京找呂叔湘與楊憲益商量有關(guān)編報的事情。楊憲益晚年的回憶錄為我們還原了這樣一個場景。見面之后,楊人楩告訴楊憲益,他和以前在倫敦讀政治經(jīng)濟學的黃少谷一直保持聯(lián)系,且兩人早在北伐時期就已經(jīng)是“老伙伴”了。此時黃少谷是國防部屬下一份報刊《和平日報》(原為《掃蕩》)的主編,他請楊人楩幫這份報紙編一版“文學增刊”。但在楊人楩看來,由于呂叔湘與楊憲益都曾做過報紙編輯的相關(guān)工作,認為他們才是最為合適的人選,便立即向黃少谷舉薦了呂、楊兩人。面對好友的信任與舉薦,呂、楊也都毫不猶豫地接受了這份工作,并一同商量決定出兩種增刊,由呂叔湘負責編輯當代文學增刊,而楊憲益則負責編輯中國古代史增刊。

      這以后,尤其是1949年以后,或許是特殊的時代背景,或是因為兩人都忙于在各自學術(shù)領(lǐng)域的開拓,僅從現(xiàn)有材料很難看到兩人有何交往。1973年9月15日,楊人楩去世。在當時政治形勢仍不明朗的情況下,只有少數(shù)人參加了他的追悼會。呂叔湘并沒有因為楊人楩當時右派的地位而對他避而遠之,他先赴燕東園楊宅吊唁,在17日又參加楊人楩追悼會。1984年9月,北大歷史系舉辦楊人楩先生逝世十周年學術(shù)紀念座談會,這時呂叔湘已屆耄耋之年,仍扶杖前來,在座談會上回顧了自己與楊人楩交往的一生,情深意切,感人肺腑,讓人真切感受到兩位老知識分子的情誼。

      猜你喜歡
      呂叔湘楊憲益蘇州
      呂叔湘向弟子請教
      教育是農(nóng)業(yè)——呂叔湘先生說的比喻
      楊憲益-戴乃迭《紅樓夢》英譯本后四十回底本考證
      紅樓夢學刊(2019年2期)2019-04-12 05:50:34
      追思呂叔湘先生
      求真能賤,龍蟲并雕
      ——呂叔湘中學的成長圖景
      未來教育家(2018年6期)2018-07-18 07:58:00
      蘇州一光
      蘇州十二憶
      蘇州雜志(2016年6期)2016-02-28 16:32:21
      《金絲小巷忘年交》
      新青年(2015年4期)2015-05-18 12:59:29
      新青年(2015年4期)2015-05-18 12:59:29
      蘇州誠和的成功并非偶然
      大城县| 离岛区| 塘沽区| 曲麻莱县| 万山特区| 和林格尔县| 辛集市| 罗甸县| 中方县| 锡林浩特市| 西吉县| 开江县| 南阳市| 沈阳市| 阳东县| 大庆市| 阿图什市| 吉首市| 平乐县| 故城县| 秭归县| 诸暨市| 修文县| 大方县| 东乌珠穆沁旗| 宿迁市| 凯里市| 台安县| 津南区| 南郑县| 富裕县| 民权县| 紫金县| 武功县| 磐安县| 济阳县| 夹江县| 罗平县| 永德县| 贵州省| 东方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