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曉莉
摘 要: 電工、電子專業(yè)是中職學校的重要學科,主要向社會輸送電子類技能型人才,目前我國中職教育培養(yǎng)的電子類學生越來越多,而隨著社會不斷發(fā)展,對電子類技能型人才的要求愈加苛刻。導致大量中職院校電子類學生畢業(yè)后就業(yè)很不理想,而如何對中職院校電工、電子專業(yè)的教學方法進行改革進而培養(yǎng)當前社會需要的電子類技能型人才是中職院校教育工作者共同面對的問題。
關鍵詞: 中職院校 電子專業(yè) 實踐課程
引言
培養(yǎng)學生實踐能力是中職院校的首要教學目標,向社會輸送全面技能型人才是主要教學思想。電工、電子專業(yè)是相關學科最為基礎的課程,其基礎性強、理論廣、實踐性高且具有實用型,學生學習這一專業(yè)是必須理論和實踐并行的。當前中職院校電工電子專業(yè)的教學存在諸多問題,重理論輕實踐問題嚴重,面對當前社會需要電子技能型人才的形勢,電工、電子專業(yè)的實踐課程教學必須予以重視并且需要科學合理的教學方法。本文通過敘述中職學校電工電子實踐課程現(xiàn)狀,并結合現(xiàn)狀對其教學方法進行深入探析。
1.中職學校電工、電子實踐課程教學現(xiàn)狀
面對當前電子人才市場供大于求的局勢,中職院校培養(yǎng)電子類人才的教學方法應該改善,通過對教學方法的創(chuàng)新讓學生有更多就業(yè)優(yōu)勢。就目前來看,大多數中職院校的電工、電子實踐課程教學方式存在很多問題,筆者就三大點進行敘述。
首先是學生問題。面對如今學生是主體的課程改革,學校應該對學生進行細致研究。中職院校學生大多數是中考失利人群,自身學習態(tài)度不端正,素質不高,且知識基礎不牢靠,無較高的自律意識,給教師日常教學活動帶來影響。而且電子電工學習難度大,較為抽象,學生學習無效果,并產生厭學情緒,進而對此科目的學習興趣缺失,嚴重影響之后的電工電子學習。
其次是教學問題。教師深受傳統(tǒng)教學觀念的影響,單純進行理論知識灌輸,并沒有考慮到學生知識層次的接受程度。中職院校學生文化知識基礎較差,而電工電子專業(yè)的知識較為抽象,有的學生易于接受而有的學生并不能理解教師所講內容,這樣的教學方法并不能提高教學效率。另外,學校根據課程設置的相關教學計劃并不能有效執(zhí)行,往往受到多種因素影響,導致學生理論課程教學時間占用實踐課程教學時間,使其對電工電子類的教學理論重實踐輕的情況,而這并不適合電工電子專業(yè)學習。
最后是設備問題。電工電子專業(yè)學習離不開實驗設備,目前我國中職院校的實驗設備并不能讓學生做到“邊做邊學”[1]。學校經費少,不能配備相應的實驗教學設備,抑或學校同一類型設備少,學生不能全面地進行實驗設備操作,另外對現(xiàn)有實驗設備的維護不全面,以及不能及時維修損壞的實驗器材等問題都導致學生電工電子實踐課程效率得不到提高,學生動手能力亦得不到提高。
2.中職學校電工、電子實踐課程教學方法淺析
2.1培養(yǎng)學生興趣,建立理實一體化的教學方式。面對當前社會對電子類人才的需求質量不斷提高,中職院校對電工、電子實踐課程的教學方法需要改善。而實踐課程是和理論分離不開的,學生如果沒有掌握好理論知識的基礎,對實踐活動太過于盲目,亦不能提升此專業(yè)的學習效率。針對中職院校學生特質,增強其素質教育及培養(yǎng)其對電工電子的學習興趣是老師開展相關教學工作的關鍵。電工電子的學習目前并沒有施行理實一體化的教學方式,針對這一科目較為抽象化的特點,有一些課題可以展開這一教學方式。教師將理論課堂搬到實踐課堂,用實驗驗證方式講解學生的電子理論知識,將抽象知識具體化,并且讓學生實時操作,及時領會知識要點。如講解電工技術課程中的《電機控制電路》時,實驗室當做理論課堂,對著實物向同學講解,在低壓電器的結構、動作原理和作用以后,開講控制電路,并且一邊講電路圖一邊和同學連線。這樣的教學方式不僅讓學生與教師一起參與,而且讓學生對知識學習產生興趣,并且針對不同程度的學生,教師在講解與操作的時候能更好地進行知識銜接。再者,在理論知識基礎上進行實驗操作,練就學生的動手能力,以實踐方式深化理論理解,讓學生對抽象知識理解得更為徹底。
2.2明細教學計劃,優(yōu)化教學方案。目前中職院校施行“2.5+0.5”模式,學生實際在校有兩年半的時間,而在這兩年半間增強學生的操作能力及培養(yǎng)技術型、設計型人才需要制訂科學合理的實踐教學計劃。對于兩年半的學習需要建立學生最初以儀器儀表使用和基本技能訓練為主的基礎性實踐課程,延伸到以培養(yǎng)學生能力為主導的設計性和綜合型實踐課程活動。具體可為,一年級學生開設較為基礎的實踐課程,如設單相照明電路、電子技能訓練,可以包括相關電子器件的識別、常用電子元器件的檢測及基礎電子線路的焊接等。二年級學生有了一年級的基礎鋪墊之后,可以根據專業(yè)分類的不同進行相關實踐課程,如電動機的拆卸與裝配、畫圖軟件的應用、音視頻技術、制冷技術等[2]。三年級的上半年可以進行綜合型模塊化訓練。教師的職業(yè)素養(yǎng)及專業(yè)知識的含金量直接關系學生的學習深度,針對電工電子學科的教學特點,教師應該不斷提高自身的專業(yè)實踐能力,多促進相關教學交流。教師針對學生指定貼合學生實際學習的教學方案,并且自身對電工電子實踐課程予以重視。
2.3增添實驗設備,優(yōu)化實踐環(huán)境。先進的教學環(huán)境,優(yōu)質的實驗設備,是學生培養(yǎng)創(chuàng)新能力及增強器設計、操作能力的關鍵條件。學校從多方面加大實驗設備投資,根據教學具體實踐內容及計劃,增添相關實驗設備及實訓基地。在數量及設備種類上符合學生電工電子課程的實踐教學計劃,如低壓電器安裝實驗室、制冷實習室、電工電子實訓基地、PLC實驗室、電子綜合實驗室等都是電工電子實踐課程必備的實驗室[3]。另外,對于實驗室建立相關管理制度,針對不同實驗室采取不同維修、維護方案,避免設備損壞。
結語
本文對電工電子實踐教學的弊端進行相關敘述,并且針對當前電子類人才培養(yǎng)形勢對電工電子實踐教學方案進行深入探析。希望本文可以對中職院校培養(yǎng)電工電子類的高技術、精操作人才有所幫助。
參考文獻:
[1]蔣楊濤.淺析中職學校電工電子專業(yè)的教學改革措施[J].中國科教創(chuàng)新導刊,2011,(29):59.
[2]秦根紅.對中職電工電子專業(yè)實踐課教學的探索[J].時代教育(教育教學),2011,(03):243.
[3]李志正,申繼民.淺淺談對中職電工電子專業(yè)教學的思考[J].電子制作,2013,(06):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