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朱林
摘 要: 教師要在教學實踐中運用多媒體課件,在制作課件時,既要進行教學手段性的思考,更要進行教育目標性的思考,還要注意多媒體與主媒體的關系。課本是主媒體,課件的根據(jù)是課文,教師必須依綱據(jù)本,以課文為主。
關鍵詞: 語文教學 PPT課件 注意事項
PPT課件具有直觀性、形象性、趣味性、交互性等特點,能充分創(chuàng)造圖文并茂、有聲有色、生動逼真的教學環(huán)境,為教師教學的順利實施提供形象的表達工具,有利于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真正改變傳統(tǒng)教育的單調模式,使學生直觀、形象地接受知識,教學效果顯著。應用PPT課件輔助語文教學是一種新的教學手段。那么利用PPT課件進行語文教學應注意哪些事項呢?下面我就談談自己制作和使用課件進行語文教學的體會。
一、注意色彩搭配,避免違背了人眼的視覺原理
課件的每一個細節(jié)都應該給予學生美的享受。首先,課件的制作要有一致的設計風格。各頁面的標題、導航條、圖標、主色調、色彩組合、段落圖像、空白要保持一致,字體、顏色應相同,各頁面有相似的外觀。課件展示的畫面應符合學生的視覺心理。版面的布局要突出重點,同一畫面對象不宜多,以避免或減少引起學生注意力分散的無益信息干擾。注意圖片、字符的大小和清晰度,保證學生都能充分感知對象。色彩的搭配要注意對比,文字、圖片和背景可以同時考慮明度的對比、色相的對比及整個版面色彩的協(xié)調。要使學生既看得清楚又沒有眼花繚亂的感覺。如果對色彩搭配不了解,課件中的配色就不科學、缺乏美感。背景色與字體顏色反差大,色彩純度過高,如綠色背景紅色字體;背景色與字體顏色反差小色彩明度差過低,如白色背景黃色字體;忽視課件營造課堂氣氛的作用,隨心所欲地選擇色彩搭配。
二、注意文字的數(shù)量,避免學生產生厭煩情緒
有的課件一節(jié)課的內容有三四十張,教師上課僅僅播放多媒體課件就行了。把“滿堂灌”變成了“滿屏灌”,把主動權交給了課件,有的課件內容太少,一節(jié)課就使用兩至三張幻燈片;有些課件是書本搬家,從內容到例題,與教材相差無幾,有形無神,缺乏現(xiàn)代教育觀念,沒有很好地將教學內容、教學思想和教學方法有機結合起來。內容多、文字多,如語文課一般都要介紹作者,一些教師習慣于把作者各方面的情況,包括地位、生平、經歷、作品等,用大段段的文字制成一張課件,甚至再加上作者的肖像,整個版面全是密密麻麻的文字,不具形象性,從而引發(fā)學生的厭煩情緒。
三、注意音頻和視頻的合理使用,避免分散學生的注意力
音樂和聲效的使用主要是創(chuàng)設欣賞的情境,給予學生美的感受。但有的老師喜歡在幻燈片切換時或展示某一張圖片時運用軟件自帶的聲音效果,如緊急剎車聲、爆炸、疾馳、風鈴等聲效,但我認為使用起來效果并不好。有時突然出現(xiàn)的聲音甚至會把學生嚇一跳。有的課件為創(chuàng)造氛圍,放上一些關聯(lián)的歌曲,學生被音樂本身吸引而忘記教學內容。一節(jié)45分鐘的課,播放音視頻的時間為25分鐘左右。有的課件運用音、視頻虎頭蛇尾,課堂教學開始時,通過聲音、視頻營造氛圍,情境創(chuàng)設完畢,接下來的課全是文字展示、教師講解。雖然動畫可以把抽象的知識具體化,但太多的動畫展示,會使學生產生過多的與教學內容無關的遐想,從而忽略了與課堂教學相關問題的深度思考。如果使用動畫,我們就必須在每一個環(huán)節(jié)設計相應的問題,否則有可能學生只關注動畫的形式,而不是動畫的內容,影響課堂教學效果。
四、注意激發(fā)學生的高級思維,避免限制學生的思考能力
傳統(tǒng)黑板板書的最大優(yōu)點就是教師一邊講授,一邊把重要的知識點和相互之間的聯(lián)系寫在黑板上,學生隨時都可以思考和回味。現(xiàn)在的語文PPT課件,設計問題往往是“是什么”的知識,“如何做”的知識少。比如分析人物性格,往往設計成“某某具有什么樣的思想性格”,而不設計成“某某有什么樣的思想性格,你是如何分析的”。語文PPT課件在設計問題的時候,就應該想到要更多地激發(fā)學生的高級思維,讓學生更多地在高級思維方面得到發(fā)展。以多媒體課件展示重要的教學內容時,應該給足學生時間,這樣既便于學生系統(tǒng)掌握知識,又可以避免課件內容切換造成的思維中斷。
五、注意課堂的生成性,避免課堂的呆板封閉
新課程下的課堂教學不應拘泥于預先設定的固定不變的程式。以PPT課件為例,一旦制作出來,程式一般就是比較固定的,這是語文PPT課件的先天缺陷。因為程式固定,步驟是預設好了的,有的教師因為突然停電,沒有了PPT,結果無法把課上完。語文PPT課件的制作如何關注課堂的生成性呢?一是在制作課件時要預想教學流程的多種可能性,步驟宜粗不宜細,細的就留在教學設計中。因為粗,就留下了許多可以自由揮灑的余地。二是設計問題要注意留白,即不要把固定的答案輸入PPT課件當中,特別是一些開放性的問題。三是提供可供選擇的菜單,提供多種學習模式,并且可以快速切換。四是設置質疑環(huán)節(jié),鼓勵學生大膽質疑。這樣,語文PPT課件的程式就不會那么呆板。
六、注意充分發(fā)揮計算機在教學中的輔助作用,避免本末倒置
多媒體在語文教學中的應用,其作用是輔助教學,起主導作用的還是教師。利用PPT揭示知識的形成及來龍去脈,讓人感到生動、形象、真實,便于學生接受。但在實際教學中,有些課件的播放時間占了課堂的大部分時間,課件成了講課的主體,代替教師上課,而教師則成了輔助作用的旁觀者、解說員,或成為電腦的操作者,本末倒置,夸大了信息技術在教學中的作用。我認為多媒體課件要適量、適度,大量的媒體信息不但增加了學生的負擔,還直接或間接地分散了學生的注意力,重點不再突出,學生已經把大部分精力放在了這些動畫、文字顏色、聲音上,內容對其已沒有吸引力。其實一節(jié)課利用多媒體的教學形式,可以利用一個教學片斷,一個具體事例,解決一個知識點,一個具體問題,這樣的簡單課件同樣是一個好課件。信息技術運用到教學中,現(xiàn)代教學手段與傳統(tǒng)教學手段完美結合是很重要的,不是信息技術用得越多越好,信息技術是輔助教學的一種工具,要用得恰到好處,與傳統(tǒng)教學方式取長補短,交相輝映。
要提高PPT課件與語文課堂教學的整合水平,語文教師就要充分認識語文教學的根本,更新教學理念,提高信息素養(yǎng),認識到PPT語文課件的局限性。只有深入研究圖片、聲音、視頻、動畫在語文教學中的作用,才能讓PPT課件為語文課堂教學錦上添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