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小麗
摘 要: 近兩年來,隨著小學英語新教材的不斷更新和使用,口語教學在小學英語教學中顯得尤為重要。因此,教師在英語教學中更重視培養(yǎng)學生的交流能力,設(shè)法在課堂上為學生創(chuàng)設(shè)交流情境,使學生學有所用,使他們的知識與生活實際相結(jié)合,以增強學生的學習成就感,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本文就如何加強小學英語口語訓練進行了論述。
關(guān)鍵詞: 小學英語 口語訓練 訓練方法
近兩年來,隨著小學英語新教材的不斷更新和使用,口語教學在小學英語教學中顯得尤為重要。因此,教師在英語教學中,不但要加強英語基礎(chǔ)知識和基本技能的訓練,而且要重視培養(yǎng)學生的交流能力,設(shè)法在課堂上為學生創(chuàng)設(shè)交流情境,進行交流活動,使學生學有所用,使他們的知識與生活實際相結(jié)合,以增強學生的學習成就感,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筆者從實踐性和實用性出發(fā),在英語教學中對學生口語訓練常采用以下幾種方式。
一、強化訓練,形成句式概念
語言的學習總是跟語境有很大的聯(lián)系。所以,老師應(yīng)不斷提供或創(chuàng)設(shè)良好的情境,使所學的知識與實際生活聯(lián)系起來,將常用的句型配合情景進行操練。如筆者要求學生早上見到老師或同學說“Good morning.”,放學時要跟老師、同學說“Goodbye.”,進教室或辦公室時說“May I come in ?”,遲到了說 “Sorry , I am late.”。每學一個新句型,都會在上課開始的 “Free talk”中不斷地創(chuàng)設(shè)情境,把新句型和舊知識結(jié)合起來,起到復(fù)習和鞏固的作用。如學了“Give me a..., please.”這個句型后,就可以利用學生的學習用具來進行操練,在操練的同時,可以復(fù)習 “What colour is it ?”這個句型。
二、角色模擬,激發(fā)興趣
針對小學生年齡小、注意力持續(xù)時間較短,以及小學生對具體事物容易接受等特點,教學中盡量把表演引進課堂,以滿足學生的自我表現(xiàn)欲。把所學的對話、課文編成短劇,讓學生表演或師生共同表演,把講臺變成舞臺,學生是演員,教師是導(dǎo)演。如教材PEP5上冊Unit 4 “What can you do?”Part A“l(fā)et’s talk”這一課,首先創(chuàng)設(shè)party 情境,讓學生上來do a show。學生紛紛爭著上來表演, 有的說 “I can sing .”,有的說“I can dance .”有的說 “I can write.”,然后他們真的唱起了歌、跳起了舞、寫起了詩。
三、用好范例,規(guī)范語音語調(diào)
小學生的模仿能力極強,所以,每學一篇課文都應(yīng)盡量讓學生模仿錄音帶里的語音語調(diào),形成純正的語音語調(diào)。在學生熟悉了語音語調(diào)后,再讓他們用純正的語音語調(diào)復(fù)述課文。復(fù)述有多種形式,如轉(zhuǎn)換人稱復(fù)述、看圖復(fù)述等。對于初學者來說,看圖復(fù)述較易于接受。如PEP3 Unit1 “My classroom.”Part A“Let’s talk”,教者應(yīng)該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手段,讓學生反復(fù)模仿音頻的語音語調(diào),然后教者與學生進行模擬對話,接著分組(大組或小組)讓學生進行對話,或者分角色繼續(xù)進行操練,最后教者應(yīng)要求學生認真觀察課室,把剛剛學到的新句型(What’s in the classroom? One blackboard one TV many desks and chairs. Where is it? It’s?搖 ?搖)和新單詞(blackboard desk chair)在實際情境中靈活運用。這樣既可以在運用中鞏固所學的詞匯、句型、語法等知識,又可以訓練他們的語音語調(diào)及語言表達能力,為進一步培養(yǎng)交流能力鋪路。
四、小組會話,形成多邊方式
培養(yǎng)學生交流能力的關(guān)鍵在于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調(diào)動他們的積極性,增加口頭操練量。教師可以用實物、圖片、簡筆畫、投影儀、多媒體課件等直觀教具,為學生創(chuàng)設(shè)情境進行會話,使他們猶如身臨其境,說者言而有物,言而有趣,聽者聞有所得。如PEP3 Unit 2“My schoolbag.”Part A“Let’s learn”部分是學習各學科名稱的單詞(English book, Chinese book, maths book, storybook),教者可以通過直觀教學法進行教學。比如從書包里隨機抽出一本(What’s this? Is this?搖 ?搖?),讓學生快速回答,說出相對應(yīng)的單詞;或者教者可以出示事先準備好的各學科教科書的簡筆畫,讓學生通過圖畫快速說出相對應(yīng)的單詞;也可以利用多媒體課件,以游戲競賽的方式進行鞏固和練習。
會話形式可以是同桌之間、小組之間、師生之間等,方法上以輪流說、派代表說或搶答式和快速反應(yīng)等方式為主。這種對話活動不僅能極大增加口頭操練量,使每一個學生都開口,還有利于提高學生的自覺參與性和競爭意識,營造學生學習的氣氛,緩解學生的心理壓力。
五、營造良好的校園英語口語氛圍
校園是學生學習生活的主要場所,對營造課外口語氛圍意義很大。因此,要求學生在校園里盡量說英語。
為了營造良好的校園英語口語氛圍,筆者經(jīng)常在課前課后的幾分鐘逗留在課室,借機和學生進行口語對話。如 “Hello! What’s your name ?” “ Where are you from ?” “ What’s this ?” “What colour is your bag?” “ What time is it now ?” 等等。開始有些學生可能不懂或不敢說,但時間長了,說的次數(shù)多了,學生的膽子也大了,開始“蠢蠢欲動”,很想和老師“侃一侃”、“一比高低”。每次筆者進教室,學生都爭著搖手說“Good morning /afternoon, Miss Deng .”,每次放學,學生遠遠看見筆者就大聲說“Good bye,Miss Deng.”,甚至有的學生經(jīng)過筆者辦公室的時候,特地走到辦公室門口說“see you tomorrow, Miss Deng.”。這樣,不但基礎(chǔ)好的學生得到了英語口語的鍛煉和提高,而且使其他學生感到新奇,提高了學生學習、運用英語的興趣,培養(yǎng)了口語表達的能力。
六、開展課堂演講
英語課堂演講是一種有準備的自我表達思想的形式,一般有“自我介紹、一周見聞,主題演講”等。對于小學階段的學生來說,“自我介紹”實用性較強。例如學了PEP3的內(nèi)容后,學生懂得了用英語簡單介紹自己、介紹身邊的東西,筆者每一節(jié)課叫二、三個學生上講臺來自我介紹,成績好的學生能說上十多個句子,成績中下的學生也能說上三、四個句子。這樣不僅有助于提高學生的英語口語表達能力,還可以不斷地鞏固所學過的單詞或句型,演講內(nèi)容可以隨著學生詞匯量的豐富逐漸增多。
為了激發(fā)學生學習英語口語的興趣,培養(yǎng)學生聽說英語的能力,作為起主導(dǎo)作用的老師,我們必須不斷探索、鉆研、實踐。通過課堂、課外營造學習英語口語的氛圍,使學生的口語運用熟練,從課堂走向課外,從教室走向校園,從校園走向家庭,最后走向社會,切實提高學生的英語運用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