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亞平 董瑋瑋
摘 要:界域又稱人際距離,它是人類的一種交際工具,指人對空間的需求和使用,也稱空間語言、人際距離。該文將在界域的象征意義其中包括人際關(guān)系,社會地位,社會態(tài)度,情緒狀態(tài);界域在交際中的作用,其中包含界域?qū)λ枷氡磉_的影響,界域?qū)η楦薪涣鞯挠绊懀缬蛟谌穗H交往中的運用;以及界域在各國中的文化差異做對比分析,使人們更好的了解界域在人際交往中的作用。通過對界域的研究,可以更好的促進人與人之間的交際,提高交際效率。
關(guān)鍵詞:界域 象征意義 交際中的作用 文化差異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5)07(b)-0242-01
界域在人際交往中起著重要的作用,人們經(jīng)常運用相互間的距離來表達某種意思,運用空間上的距離來表達感情。人類通過界域傳達不同的信息,因此,界域符號的象征意義也是很豐富。
1 界域的象征意義
1.1 人際關(guān)系
社會心理學范疇的其中一個概念就是“人際關(guān)系”,主要指個人在社會交往實踐中形成的人與人之間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響。霍爾認為,人類的空間距離,同人們相互的聯(lián)系和相互的感覺有關(guān)。他把人類的界域分為四個不同的區(qū)域:親密區(qū)域、個人區(qū)域、社交區(qū)域、公共區(qū)域。
親密區(qū)域—親密區(qū)域表示關(guān)系密切,這個區(qū)域的下限是零,上限是45 cm,這個區(qū)域只允許如父母、孩子、配偶等關(guān)系親密的人進入,如有外人闖入我們會下意識躲避或反抗。
個人區(qū)域—個人區(qū)域表示友好關(guān)系,這個區(qū)域的下限是45 cm,上限是1.2 m。一般同事、同學、朋友在此區(qū)域活動。
社交區(qū)域—社交區(qū)域的間隔是1.2~ 3.6 m,在這個區(qū)域活動的人彼此之間不一定熟悉認識。會客、談判用的辦公桌,自動取款機以及銀行的“一米線”等,都是按照這種空間距離來制作的。
1.2 社會地位
從社會學理論來看,所謂社會地位是指任何具有從社會角度規(guī)定了的權(quán)利和義務的社會位置,不管這種位置是高是低,社會地位是個人在社會關(guān)系體系中所處的位置。空間的高度往往顯示出地位的高低,權(quán)勢大的總是高高在上。正如朱利葉斯﹒法斯特說:用高度來表示控制,從動物到人都是不言自明的。
1.3 社會態(tài)度
社會心理學家使用距離測量法來測量人們的態(tài)度。雙方交往時持積極,肯定的態(tài)度時,則會身體向前傾,距離較近;反之則表明雙方持否定的交往態(tài)度。
我們還可以通過與會者選擇的坐位來判斷參加會議的人的態(tài)度。例如:坐在主席團附近的人則最認真,對主題也最關(guān)心;而坐在后面或者靠近門邊的人則對會議漠不關(guān)心或者隨時準備撤離。
1.4 情緒狀態(tài)
情緒指有機體的天然生物需要是否獲得滿足而產(chǎn)生的暫時性生物劇烈情感。情緒高漲,如:興奮、激動、喜悅等等。情緒低落,如抑郁、煩悶、消沉、沮喪等等。如果是一群人,還可以把同伴抬起來以顯示喜悅。因為獲勝者總愿意向人們顯示自己的喜悅心情,希望人人都能看到自己,而顯示個人最簡單的方法就是增加高度。
情緒低落時則表現(xiàn)為位置變低。例如:當一個人當眾受到領(lǐng)導批評時,他往往會低下頭,把上身盡量縮到椅子里,甚至“恨不得鉆到地縫里去”。
2 界域在人際交往中的作用
人類可以通過空間距離來傳達信息。人們之間的交流可以通過合理的空間距離來提升,而人們之間情感的交流也可能會受到不合理界域的阻礙。
2.1 界域?qū)λ枷氡磉_的影響
心理學家K·霍尼認為,喜歡遠離別人的人屬于“分離型”的人,他們一般是從事音樂、科研、繪畫等工作的人,因為他們怕被干擾。我們都知道,搞藝術(shù)的人喜歡獨處,在他們創(chuàng)作的時候,房間里不允許有別人。一般來說,人在思維創(chuàng)作的時候,對空間的需求較大。研究表明,進行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腦力勞動者受群體的阻抑作用特別大,較大空間可以促進人的思維過程,使思想表達更清楚,更迅速,而過小的個人空間往往會降低工作效率。
2.2 界域?qū)η楦薪涣鞯挠绊?/p>
情感是人們交往的重要因素之一,人們之間的交流在很大成分上是情感之間的交流。據(jù)心理學研究表明,空間上的寬廣有助于情感的交流,例如:室外強于室內(nèi),鄉(xiāng)村強于城市??臻g大能促使人們之間變得融洽,空間小則容易引起人們彼此間的對立,不利于情感交流。人際吸引是人際關(guān)系的一種特殊形式。研究表明,這一因素隨著時間的推移,其發(fā)揮的作用將越來越少。西格爾的研究也表明,被隨機安排在同一宿舍和臨近坐位上的人容易成為朋友。
3 界域在人際交往中的運用
界域是人際交往中的一部分,在人際交往中同其他因素一樣扮演著重要的作用。我們要了解它的作用,是其在人際交往中起到更加積極的作用。
3.1 界域的文化差異
界域行為是有文化差異的。例如:多數(shù)講英語的人不喜歡人們離得太近,而阿拉伯人的交往距離是美國人的1/3。中國人和一般朋友交往時的距離是1 m以內(nèi),而美國人在0.45~1.5 m之間,當有陌生人碰到自己是中國人會認為這沒什么,而美國人則認為是侵犯了自己,而在南美人看來,美國人之間的交往距離則是“冷冰冰的,疏遠的”距離。
3.2 在交際中講究禮貌
(1)人與人之間的交往要保持適當?shù)木嚯x,距離太遠會使人覺得傲慢,距離過近則又會使人覺得不夠莊重。
(2)身體所處位置的變化。在人際交往中,我們應當根據(jù)交際的情景以及我們交往的目的,隨時變化自己身體所處的位置,以向?qū)Ψ奖硎菊\意。變換身體位置的另一種方式是改變所處高度。例如,降低身高表示對對方的尊敬以及好感。
(3)尊敬他人的領(lǐng)域權(quán)。主人不在現(xiàn)場時,不可隨便亂翻別人的東西,以免侵犯了別人的隱私權(quán),另外,即使主人在場時也要征得別人的同意,不然,都會侵犯到別人的領(lǐng)域權(quán)。
綜上所述,更好的了解界域的象征意義以及其在人際交往中的作用,可以使人們更好的了解空間距離在人際交往中的作用,促進人與人之間的交際。
參考文獻
[1]耿二嶺.體態(tài)語概說[M].北京語言學院出版社,1988.
[2]時蓉華.社會心理學[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3]謝福之,白曉煌.英語國家概況:語言文化類[M].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13.
[4](美)朱利葉斯.法斯特,著.體態(tài)與交際[M].孟小平,譯.北京語言學院出版社,1988.
[5]鄧言昌,劉潤清.語言與文化[M].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