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晴
【摘 要】根據(jù)新的英語課程標準的要求,在實際的英語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努力摒棄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模式,并積極摸索和推行新的課堂改革模式,以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全面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本文將以譯林出版社出版的牛津初中英語教學為例,探討在英語課堂教學中如何有效地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希望本文能夠對一線的英語課堂教學提供一定的啟示,并有效促進課堂教學效率的提高。
【關鍵詞】英語;課堂教學;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培養(yǎng)
由于受到一些主觀因素和客觀因素的限制,很多教師仍然在實際的課堂教學過程中沿用傳統(tǒng)的“灌輸式”或者“填鴨式”的教學模式,因此,學生也只能充當學習中的被動接受者,從而無法有效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也無法有效培養(yǎng)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動性和獨立性。為了能夠有效改變這一不良狀況,一線的英語教師應該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采取多種策略來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本文將以譯林出版社出版的牛津初中英語教學為例,探討在英語課堂教學中如何有效地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根據(jù)本文的研究,在實際的英語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采取如下策略來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第一,設置豐富多彩的課堂教學活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機。
在本文看來,有效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的第一步便是設置豐富多彩的課堂教學活動,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機。這是因為,擁有強烈的學習動機和學習興趣是學生邁出第一步的一個重要前提。在傳統(tǒng)的英語教學過程中,很多學生對枯燥無味的英語課堂非常厭煩,甚至經常會不交英語作業(yè),(下轉第26頁)
(上接第25頁)
上課不認真聽講等等。試想,在這樣的情況下,學生怎么可能主動地進行自我學習,自主探究,他們的自主學習能力又怎么會得到提高。因此,為了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并幫助他們逐漸養(yǎng)成這樣的好習慣,教師必須首先有效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機,刺激他們的內部學習動力。其中,設置豐富多彩的課堂教學活動便是一種有效的方法。在設置這些活動時,教師必須考慮某一個年齡階段學生的認知水平和興趣愛好,并能夠真正地深入學生的生活,了解他們的興趣,并在設置這些課堂活動時有效地將課堂任務與學生興趣結合起來。同時,在設置這些課堂活動時,教師還必須注意所設置的活動不能太難也不能太簡單。太難會打擊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導致他們不愿意積極地參與進來,而過于簡單也無法有效地激起學生的積極性。除此之外,對于中學生而言,特別是對于那些初中階段的學生,教師所設置的課堂活動也不能是一成不變的,而應該隨著不同的課型和不同的難度有所變化,如進行歌曲教學,故事教學,視頻教學,比賽教學等等,這樣,才能有效激發(fā)起所有學生的學習動機,從而能夠為培養(yǎng)他們的自主學習能力打下堅實的基礎。比如,在講解由譯林出版社出版的牛津初中英語八年級下冊第二單元Traveling時,為了能夠有效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機,讓他們愿意主動積極地參與到課堂活動中來,教師可以指導同學們在課前每人準備一些自己曾經在旅游時拍的一些照片,并在課堂上進行展示。在展示的過程中,同學們還應該用本單元所學過的目標語言來描述這次旅行經歷以及自己在旅行中的感受。具體來看,教師可以這樣指導學生:“Boys and girls, before this class, you are required to prepare some photos taken when you are in travel. Then, in the class, you will present these pictures to your classmates. Certainly, when you present, you should also describe your own traveling experiences and your feelings with the words and sentence patterns we have learned in this unit.”
第二,教師努力“簡政放權”,為學生提供更多的進行自主學習的機會。
在本文看來,為了能夠有效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為學生提供更多的進行自主學習的機會是必經環(huán)節(jié)。這是因為,任何能力的提高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在實踐活動中進行不斷地磨礪。因此,在實際的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努力學會“簡政放權”,把更多的思考問題的機會,探究問題的機會,自我探索的機會留給學生,從而能夠為學生提供更多的進行自主學習的機會。但是,在這一過程中,教師應該注意如下三個方面的問題:第一,教師必須努力摒棄傳統(tǒng)的教學理念,不能認為教師教給學生的知識才更正確,更全面,而應該努力樹立以學生為中心的意識,大膽地進行“簡政放權”。第二,教師還必須注意在“簡政放權”時,教師所留給學生的任務的難度不能過大,否則會在剛開始便打擊了學生的自信心。另外,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因此,教師所給學生提供的自主學習的任務難度也必須是由易到難,這樣才能起到應有的效果。第三,在這個過程中,教師應該拓展思路,不能簡單地認為學生進行自主學習的內容僅僅包括書本上的那些知識。反之,教師應該樹立宏觀地“學習”觀,學生的自主學習不僅包括學習課本中的內容,還包括學習如何在課堂中互幫互助,如何提高課堂學習效率,如何進行高效地課堂展示等等。比如,在講解由譯林出版社出版的牛津初中英語八年級上冊第一單元Friends中的詞匯之后,教師可以指導同學們對所學過的詞匯進行總結。但是,如果教師只是簡單地進行自行總結,并由學生進行記憶的話,將無法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也沒有為學生提供了進行自我學習,自我探究的機會。反之,教師可以通過讓學生進行“頭腦風暴”的方式,為他們提供自主學習的機會。
第三,有效培養(yǎng)學生的“問題”意識。
在本文看來,在實際的英語課堂教學中,為了能夠有效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除了應該設置豐富多彩的課堂教學活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機,以及教師努力“簡政放權”,為學生提供更多的進行自主學習的機會以外,教師還應該有效培養(yǎng)學生的“問題”意識。這是因為,只有學生有疑問,才能進一步促使他們進行發(fā)問,然后,學生才能帶著這些問題進行認真地思考,并進一步進行自主地探究,從而能夠通過自己的努力獲得相關的知識,提高相關的能力。另外,這樣的實踐活動也是一個逐步的漫長的過程,通過這一過程的培養(yǎng),學生才能逐步養(yǎng)成勤提問題,善于發(fā)問的習慣,并在這些問題的引導下進行自主學習和探究活動。然而,在傳統(tǒng)的課堂上,很多老師只注重一味地將相關的知識灌輸給學生,根本沒有顧忌學生是否有問題,存在哪些方面的問題等等。比如,在講解由譯林出版社出版的牛津初中英語九年級上冊第三單元Teenage problems時,教師可以這樣鼓勵學生進行提問:“Boys and girls, I believer all of you are fond of putting forward some questions. So now you are required to think about the topic carefully and put forward your own questions. In addition, if you have offered some valuable questions, I will give you some rewards.” 通過這種方式,學生們便可以大膽地提出自己的問題,從而能夠逐步提高學生的問題意識,并提高他們的自主學習能力。
結語
總之,在實際的英語課堂教學過程中,如果教師仍然占據(jù)主導地位,并采取灌輸式的教學方式進行課堂教學,將無法有效地活躍學生的思維,提高學生的主體意識,從而影響英語教學效率的提高。反之,如果教師能夠進行大膽地“簡政放權”,將學習的權利交給每一位學生,充分尊重他們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積極鼓勵他們能各自發(fā)揮自己的才能,自主學習,自主探究,將會極大地提升每個學生在學習中的自信心,并且能夠真切地感染他們積極參與到課堂活動中來。只要學生的積極性被有效地調動起來,英語課堂教學的效率就一定會得到提高。但是,在這一過程中,教師還必須注意的是,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提高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一個漫長的過程。因此,教師切不可過于著急,而應該慢慢引導,幫助學生逐步取得進步。同時,教師所設置的任務也應該由易到難,便于學生接受和學習。
【參考文獻】
[1]何克抗.構建數(shù)字化教學環(huán)境—何克抗教授談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核心內涵[J].信息技術教育(人文社會科學版),2012年2期
[2]孫詠梅,李旭.基于差異性和整體性教學理論的初中英語教學中學生的教學策略研究[J].大慶師范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0年5期
(作者單位:江蘇省蘇州市相城區(qū)望亭中學)